书城童书青少年地理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30827600000030

第30章 青海省

青海简介

简称“青”。位于中国西部、长江和黄河上游。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多高原和山地。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省也因此而得名。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2.76%。青海省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水电、石油天然气化工、盐化工、有色金属工业是青海的支柱产业。

地理概况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腹地,青藏高原东北部,东邻四川,南与西藏接壤,西与新疆毗连,北依甘肃。青海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境内山川盆地纵横,北部是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中部是阿尼玛卿山和昆仑山,南部是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柴达木盆地、可可西里盆地,以及人口稠密的河湟谷地坐落在山系之间。青海省境内江河纵横,主要有通天河、黄河、扎曲、解曲等河流,以及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

气候特点

青海省终年受大陆性气流及青藏高原气团影响,形成寒冷而干燥的气候。全省年均气温为-4~8℃。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青海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别大,垂直变化显着。东部黄河和湟水谷地年平均气温为3~9℃,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气温为2~5℃。

自然资源

青海省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境内盐类、有色金属、石油等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均相当丰富。在柴达木盆地诸盐湖中富集着巨量的钠、钾、锂、镁、硼、溴、磺等盐类,其储量之大、品位之高,均居全国的前列;省内还有中国储量最大的大型长纤维石棉床之一的茫涯石棉矿。青海植被类型以高寒灌丛、高寒草甸及高寒草原为主,其次为荒漠和山地草原,而森林植被则较少。珍稀动物有野骆驼、野牦牛、野驴、藏羚羊、鬣羚、雪豹、白唇鹿、黑颈鹤、斑头雁、天鹅等,还有梅花鹿、水獭、猞猁、血雉、雪鸡等野生兽禽数百种。

交通运输

青海交通运输以陆运为主,有青藏、甘青、敦格等公路干线,青藏公路横贯全省,是内地通往西藏的要道。铁路有兰青、青藏两条干线。水运现有龙羊峡至沙沟、曲沟、拉干3条内流航线。民航有西宁至北京、西安、太原、兰州的航线。

文化习俗

青海藏区的青稞酒颇为醉人,与当地人豪爽的性格一致。而在招待客人时,当地有酥油茶空碗必重新添满的习俗,是藏民热情好客的表现。青海许多地方是各族穆斯林聚居区,这里的清真餐厅有很多禁忌,不允许客人携带非牛羊肉的食物,并拒绝饮酒。

省会:西宁

西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历来为边陲重镇,又是连接东西的交通要道之一。西宁在连接东西的同时,也留下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塔尔寺在全国享有盛名,瞿昙寺被誉为小故宫,龙羊峡水电站有亚洲第一高坝之称。西宁自然风光秀美,土楼山、凤凰山、青海湖、鸟岛、孟达林区及天池极为着名。西宁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还盛产蚕豆、马铃薯、油菜等。

青海湖

湖面海拔3196米,湖水含盐量为6%左右。湖面形似菱形,海心山位于湖中央。鸟岛地处青海湖的西北部,是青海湖最吸引游人的地方。每年都有从东南亚及印度等地飞来的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鸟到岛上产卵。其数量有几十万之巨,层层叠叠覆盖全岛,蔚为奇观。其中包括稀有的黑颈鹤。虽然要看大天鹅最好是在11月到次年2月间,但从5月到7月这段时间是观赏鸟类的最佳季节。青海湖湖水澄澈,湖滨草原丰美,环境非常幽静。湖中心有海心山岛,林木葱郁,景色秀丽,已成为夏天的避暑胜地。

通天河

通天河位于青海省南部。长江正源沱沱河与当曲汇合于囊极巴陇,由此处往东南到玉树县巴塘河口附近的直门达这一段长江上游的别称为通天河。通天河全长813千米,流经青藏高原腹地内,地面一般在海拔4500米左右。因此,它与长江中下游河段相比,真可谓是通天的河流。在楚玛尔河汇口以上,除个别河段较狭窄外,河谷宽广,河槽宽而浅,河中沙洲栉比,水流散乱。在汇口以下,两岸山岭距河床较近,水流基本上合成一股。通天河的下游河道比较顺直,河槽逐渐稳定,水流比降增大,水势汹涌,两岸山势增高,谷底海拔由上游的4000多米下降到3000多米,成为典型的峡谷河。直门达以下称金沙江。

日月山

日月山自古就是青海农牧区的分界线。东边是河湟谷地,良田漠漠,柳烟蒙蒙,似一幅塞上江南泼墨图;西边草原广阔,帐篷点点,牛羊成群,另是一幅塞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写意画。日月山是一座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名山。唐代时,这里是唐朝和吐蕃两国的分界,汉藏人民在这里茶马互市,进行贸易。

唐蕃古道

即是今天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通达西藏拉萨的青藏公路所经过的路线。唐蕃古道是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所走过的路。其后,这条路便成为使臣、商贾、僧侣来往的通道。从此,汉藏得以连通,经济、文化得以交融。昔年唐蕃古道上的重镇结古镇,曾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欢度蜜月的地方,这里的文成公主庙是当地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传授农耕、酿酒等技术而建。唐蕃古道连通汉藏,同时也是中国联系古印度、尼泊尔等国的纽带,悠远而独特的历史,使古道透出浓浓的历史气息,展现着别样的风情。

可可西里山

可可西里山横贯西藏自治区东北部与青海省中部,西起木孜塔格峰之南,东止楚玛尔河与沱沱河间的青藏公路以西。呈东西走向,是昆仑山系南侧支脉。蒙古语意为“青(或绿)色的山梁”。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就发源于可可西里腹地的可可西里山。可可西里山东接巴颜喀拉山。二者同为中国三叠系分布最广、发育最好的地区。山体长300余千米,宽20~30千米,山地平均海拔5000~6000米,最高峰岗扎日东峰海拔6305米。青新交界处的山峰汇集有众多冰川,最大冰川面积1000平方千米,为通天河支流楚玛尔河发源地。可可西里山年均气温低于-8℃,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属高寒荒漠气候。可可西里山因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远离海洋,是长江流域降水最少的区域,也是典型的高山寒漠带,山地植物稀少,种类贫乏,但有成群的野牦牛、野驴、石羊、长角羊等蹄生动物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