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百花齐放的中国艺术
30837700000021

第21章 “以狂继颠”的怀素

怀素字藏真,俗姓钱,零陵郡(今永州市)人,后移居长沙。怀素7岁时到零陵县城西门外的“书堂寺”为僧。怀素性格粗放,不拘小节,自幼对书法怀有浓厚的兴趣。他早年苦于无钱买纸,曾将一个漆盘和一块方形木板用来练字。随着岁月的流逝,木板和漆盘都被写穿了底,写秃了的笔头堆积起来,可以垒得犹如一座小山。后来,他又效法古人在芭蕉叶上题诗的办法,在寺后空地上种植了一万多株芭蕉,以叶代纸,日夜练习不辍。硕大的芭蕉撑起了无数把绿伞,覆盖了怀素居住的小屋,为他留下了一个充满绿意的宁静空间,怀素就在这绿色的天地里坐禅习字,神游书法艺术的王国。他还给小屋取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绿天庵。绿天庵中刻苦的学书生涯,为怀素日后超凡的书法艺术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芭蕉叶滑润的、不易着墨的特点,促成了怀素后来那种灵动疾速、忽断忽连、乍干乍湿的笔触和点画。

后来为了进一步学习书法,怀素来到了长安。吏部尚书韦陟看到他的书法极为赞赏,认为他很有发展前途,说:“此沙门札翰,当震宇宙大名。”怀素感到自己的书法没有师授,便拜金吾兵曹邬彤为师,学习笔法。怀素还与书法大家颜真卿多有来往,两人互相切磋,相互探讨,加深了对笔法的理解。

怀素潜心于书法,颇有悟性。一天晚上观看夏天的云彩随风而动,变化无常,“顿悟笔法,自谓得草书三味”。他以草书闻名于世,尤其狂草最为人们所赞叹,论者称他的狂草如“惊蛇走虺,骤雨狂风”。当时的文士名流如李白、戴叔伦等人都曾写诗赞美他的狂草。李白的《草书歌行》称:“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说他的字“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如楚汉相交战。”在此之前,唐人张旭的草书享有盛名,号称“张颠”;人们认为怀素的书法继承了张旭笔法而有所发展,因此后人称他“以狂继颠”,将他和张旭并称为“颠张醉素”。他的主要作品有《自序帖》、《小草千字文》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自序帖》。

《自序帖》的来历是这样的:约大历七年(772年)怀素北赴长安及洛阳,寻求进一步发展。由于他个性洒脱,草书绝妙,受到颜真卿等书家、诗人及名流贵卿的激赏,纷纷赠以诗文。大历十二年(777年),他摘录部分赠诗和序,以狂草写成此帖。《自序帖》几乎概括了他一生的主要事迹。同时一生中的最高艺术成就也体现在酣畅淋漓的笔墨之中。《自叙帖》是他狂草的代表作,全篇126行,702字,一共用15张纸连缀而成。此帖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道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此所谓“铁划银钩”也。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速,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极富动感。此外点划也有分散者,强调笔断意连、生生不息的笔势,笔锋回护钩挑,一字、一行以至数行之间,点划互相呼应。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