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
30873100000021

第21章 以教为乐是一种境界(1)

一、乐业是一种积极的职业态度

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幸福和完满,我们需要从职业生活中主动去追求那份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做个乐业的教师。乐业的核心乃是教师职业对于教师个人生命的安顿,即教师个人能从教师职业中找到人生的精神依据,妥善地安顿自己的心灵生活。“乐业”与“敬业”同样重要,只有真正从教师职业中找到人生的价值归宿与生命欢乐的人才可能积极敬业。

乐业:一种积极的职业态度

乐业作为一种职业态度,指乐于从事教育职业。具体指教师乐于与学生分享知识、经验、智慧、情感,与学生共成长,共幸福。由此派生出以下6种“乐”:①乐于教学;②乐于育人;③乐于和学生交往;④乐于和同事进行业务合作;⑤乐于和学生家长、相关的社会人员交往;⑥乐于学习、反思和研究。

乐业作为一种职业体验,即从教育这种职业中获得人生的乐趣。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认为“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教师的职业趣味感使教师将教育职业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发自内心地享受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其乐趣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发展;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乐趣;自身成长的喜悦。

这种积极的职业态度取向和情感体验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产生于对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在兴趣、职业理想、对职业的理解。教师的职业兴趣是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个性倾向,它使教师对教育职业具有向往的倾向,乐于去从事这种职业,在此基础上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只有当我们把这份工作当成一种乐趣,由此人生变得丰富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好教师。这种“好”不仅仅是道德意义上的“好”,更是教师生命状态的充实与完善。

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对自我职业生涯的整体规划与追求。这种职业理想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明确的远景规划和奋斗目标,是教师前进的动力。教师在职业理想的驱动下,会使职业兴趣更加稳固,会对未能使其产生直接兴趣的教育活动产生间接的兴趣,从而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激发其创造潜能的发挥,使其生命状态更充实。

正是在职业兴趣和职业理想的引导下,教师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教育工作,在教育活动中会自觉加深对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在认识与理解中把握教育活动对社会、他人和自身的意义,在对教育意义的把握与追寻中找到自身的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随着这种认识与理解的不断加深,教师对自身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把握也会随之不断加深。正是在这种“加深”中,教师的职业人生境界得以不断提升。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人生境界。

乐业: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

我们之所以称乐业为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是从道德的利人、利己两个角度来讲的。从利人的角度讲,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指教师在师德修养的积极实践中,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乐业的教师由于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从事教育工作,能更深地认识和理解教育活动,把握教育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意义,因而在同等的专业水平下,他们会用自己的生命去从事教育,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生命启发生命,用人格感染人格。因而学生所获得的,将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学生学习的过程将不仅仅是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享受、感悟生命,欣赏生活的过程。

从利己的角度讲,乐业使教师的师德遵从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愉快行为,而不再是仅仅出于一种社会责任、良知和理性自觉。在这种愉快的教育行动中,教师将充分享受到自身生活的幸福与职业人生的完满。

师德修养境界的提升经由以下路径来实现:敬业——悟业——乐业。

敬业是一种职业人生操守,是人们出于一种职业敬重,对一种外在规定性即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循。具体到教育领域,是指教师对教师职业神圣性、职业价值、职业责任的内在理解与认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表现出来的对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学校教育教学基本规章制度等的遵循。表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指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敬业乃教师的基本职业态度,它有利于培养教师的职业价值感与尊严意识,提升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自信、自觉与自立。

悟业是一种对职业特殊性、职业基本要求的认识与深化。通过悟业,人们可加深对职业本身的认识和理解,不断领悟到职业本身的意义。具体到教育领域,是指教师不断领悟为师之道,自觉提升自身的教育觉悟与教育艺术,提高自我整体教育素养与教育意识,并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与教育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自我,完善自我,丰富自我,以积极的生命姿态不断创造教师人生的价值。

在不断的悟业中,教师对教育的体悟越深,就越能从“间接的”、“隐藏的”教育结果或教育影响中感受到自身的劳动价值和生命价值在其中得到了衍生和体现。他会在教育过程中意识到,学生走出校园,“教师的身体可以退出教育过程,精神却永远融入了学生的心灵,滋润着学生的未来生活,他是无法完全从学生那里引退出去的。”“在这里,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反映着教师的影子,学生的生命就是教师的生命,学生的成败深切地牵动着教师的心灵。”学生的成长就是教师生命的增值。在这个时候,教师会感觉到他的工作过程和他的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得到了圆满的融合。他会在这种融合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由此更加发自内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去,实现职业活动与人生活动、生命活动的合一。此即达到了乐业阶段。

对教师职业的领悟,最高境界即是职业价值与生活价值、生命价值的融合,职业活动与人生活动的相通,职业活动与人生幸福的合一。在这种合一中,“不仅遵守一定的职业伦理规范,而且对职业伦理具有深切的认同感,能将职业操守与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生命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将职业伦理作为自己的生命追求去恪守、护持,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在职业生涯中感悟道德和智慧,充分享受人生的幸福和快乐,追求道德智慧的完满与自足”。

从敬业、悟业到乐业的过程,乃是教师在领悟职业意义的过程中提升职业人生境界的过程。这种境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职业要求、职业责任到职业欣悦、职业幸福。“杨启亮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说,教师的职业境界有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二是把教育看做是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出于职业良心;四是把教育活动当做幸福体验。前两个境界是一种他律的取向,后两者是自律取向。”当教师在充分理解和感受到教育对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也即经由“敬业——悟业——乐业”路径达致乐业境界时,其教育行为才不仅仅是出于一种职业责任,也不仅仅是出于职业良心,而是出于一种幸福体验的内在驱动。

从谋生到事业、到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存和生计需要的满足为教师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手段,使教师得以摆脱“半饥半饱”的寒酸窘境,但如果教学仅仅是养家糊口的一个工具,这种从外部强加给教师的职业角色,势必使他对职业要求漠不关心,更谈不上从中感受到快乐。

教师只有超越了纯粹物质欲望的追求,把自己所做的平凡工作与新一代的成长联系在一起,他才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教师职业便成为他生活中一个无法割舍的部分,成为他的又一生命。

二、乐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采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教师首先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者,因为“专业”资格不仅需要获得,更需要“维持”;

(2)教师还应成为一个研究者、教育实践的反思者,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和经验,是任何理论代替不了的,对实践的反思与研究,是教师专业不可替代的最鲜明的标志。

各行各业大凡有成就的人都不是“逼”出来的,其工作动力主要来源于工作乐趣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作热情。教育更是如此。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能从教师职业中感受快乐,并且创造快乐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自觉成为“终身学习者”和沉潜的“研究者,教育实践的反思者”。对教师职业的内在兴趣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乐业促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教师转变

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一般包括三大块,一是通识性知识,即主要提升教师整体素养的知识;二是学科知识,即具有学科特点的各科知识;三是教育科学知识,即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知识。以往的教师似乎精通“教什么”及“怎样教”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专业能力,胜任教师职务。今天的教师还必须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知识结构,这种综合的知识结构包括:了解国际上教育发展的新动态,了解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了解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教学结合,并且在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等。教师要获得这种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型教师。只有真正乐业的人,才会不满足于做一个经验型教师,才会从内心深处激发学习的欲望,努力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

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靠的是日积月累。教师要成为学习型教师,除具有学习意识外,必须怀着一种对教育的由衷热爱,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乐于挤时间广泛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其他一切有益于教育教学的知识,并在学习中寻找到积极思考的乐趣。

学习是文火慢功,往往不会立竿见影,尤其是理论学习,一时间不可能立刻改变你的教育行为,提升你的教学水平。“要知道,理论的价值不单在于操作,理论更重要的价值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升华”,“所以学习理论不能急功近利”。只有真正乐于教育本身的人,才能静下心来潜心于学习,深刻领悟到条块知识背后“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升华”,才不会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学习,为评优质课而临阵磨枪式地查资料,为评职称写论文而读书。

学习,特别是理论学习,难免枯燥,但一旦找到读书的门径,能自己选择性地阅读,并将读书所得融入自己的实践经验之中,使学习成为自我职业人生境界的不断敞开,学习就会变得快乐和充实。反过来,缺少了学习和钻研,将直接导致信息和技能的匮乏,使教师感到教育工作的平淡和重复,琐碎和无聊。于是得过且过,丧失职业人生的乐趣,产生厌教情绪。这对教师职业人生的发展是致命的伤害。

乐业促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专业化的教师还必须具备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的是来自教学实践的能力和经验。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可称之为实践性知识,它以经验形态存在着。实践性知识如果不加以反思和研究,即便经验的范围和内容扩大,也将永远停留在即有经验层次。因此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对既有实践能力和经验的反思、研究。一个乐业的人,会不断“琢磨”和改进课堂教学行为和日常教育行为,并在这种琢磨和改进中体验到一种乐趣。在学习型教师的基础上,他将从一名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思想型、专家型教师转变。

乐业精神本身是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

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指专业知识水平与专业能力,还指专业品质。专业品质的养成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容。真正好的专业品质应当是一种心灵的自愿,而不是出于一种责任和理智的维系;应当源于对教育、对学生、对自身的深刻理解;应当是对教育、对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持积极乐意的态度,从自己的职业发展中感到一种内在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