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30876000000005

第5章 艺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2)

总之,培养中小学生艺术素养的美术欣赏教育,让其自小接触经典,提高起点,开阔眼界,增强对美的知觉是一个重要途经。我们良好效果的研究验证了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可行性。这一点上一致于加登纳的观点,即虽然中小学生与专家们的艺术偏好不同,但由于5-7岁的中小学生已能够充分掌握并理解事物的形式特质,在其面对大量绘画作品时,会显露出微优于成年人的审美倾向。尽管中小学生和一般成人都不是专家,但幼儿却已明显理解绘画的某些主要方面。“中小学生在经过恰当的训练(直接指导或给予大量的图画接触)之后,他们的识别能力是能够有很大提高的。这种训练会增加中小学生在其绘画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会提高他们看待艺术品的方法,加强他们对感官与特质方面的注意程度,也会提高他们从事某种标准知觉工作的能力。”因此,“我们似乎有可能从幼儿园时代或小学一年级期间就提高中小学生的知觉能力。”而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加登纳的预想。因此可知,在早期成就的达到方面,艺术家或鉴赏家因多依赖于直觉,感悟与艺术灵感的能力而不同于依照一定学科路径逐步积累与发展的科学家,而中小学生天赋能力更接近于甚至高于艺术家的能力,因此他们在达到早期成就方面更具可能性。

五、艺术欣赏教育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的一般发展

艺术欣赏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中小学生一般发展的作用。中小学生视野的开阔,创造力、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自信心与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均来自于艺术欣赏教育。

1.美术欣赏教育有利于开阔中小学生的视野

中小学生在艺术欣赏教育中可接触到艺术角度中审美欣赏的材料与历史事件角度中了解历史文化,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情感的材料。这使小学生的视野开阔,知识面扩大,在欣赏名家名作的同时积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和经验。如作为人类艺术珍品的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及法国的拉斯科洞穴的世界著名的史前洞穴壁画。原始人在上面绘画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如野牛、野马、野猪、麋鹿等,这些动物画得很逼真,有的正在追逐奔跑,有些则带伤挣扎。它们有些画得比真的动物还要大,线条粗健有力,奔走的姿态表现得很明确,而且使用了多种颜料和色彩来调制。实验班中小学生在欣赏这些壁画之前,老师先与他们一起简单讨论过一些有关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的问题,如原始人生活的时代,原始人的肖像,原始人的生活状况是如何的等。这些讨论既拓展中小学生的视野,也为中小学生理解和欣赏原始壁画打下了基础。当中小学生欣赏这些壁画时,他们一边被这些逼真的各种动物形象所吸引,一边也产生了不少疑问。他们边感受、欣赏刻画这些动物的粗健而有力的线条,动物的各种形态,边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一起谈论着画面上及画面以外的种种问题。如在欣赏“拉斯科洞穴的马头”这件作品时,中小学生就在老师的引导下询问着:马头上有一根根像刺一样的线,这代表着什么?是动物的鬃毛呢还是射中它的利箭?原始人为什么用弯曲的线条表明了一匹行将倒地的马,而不用挺拔的直线描绘一匹威武雄健的马?原始人为什么在洞穴里只刻画动物而不太绘制别的东西?通过讨论,孩子们了解到这一切都与原始人以狩猎为主的生活相关,是原始人对食物重视和需要的反映。由于当时的人类正处在狩猎时代,靠捕猎为生。原始人要捕获这些野兽,但出于当时极端低下的工具,又惧怕这些凶猛的野兽,他们为了捕获这些野兽,不得不借用于巫术的力量,即他们描绘野兽是为了捕获这些野兽。原始人认为,不管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形象都具有它所模拟或代表的事物本身的某种精神魔力。因此,描绘出被击中或被捕获的动物形象,就意味着那种动物本身已被击中或捕获,并且魔力随形象逼真而效力增大。同时,由于原始人深入观察的体现,壁画中的野兽形象也相应十分生动。这种欣赏,不仅扩充了中小学生对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状况的了解,更使其收获了把握形式美感敏感度的能力,丰富了审美体验。

2.美术欣赏教育有助于发展中小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开展美术欣赏教育的一个切实而明显的作用是发展中小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艺术欣赏是欣赏者与艺术作品本身及艺术家在生活阅历、经验、社会背景、知识层次及情绪情感等方面进行直接交流与对话的过程。艺术作品在被欣赏者重新建构的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一方面调动起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另一方面欣赏者自身也在依知识经验和个性情感创造着艺术品,这样另一种特有的个性和创造色彩被欣赏对象所附带上。钱学森认为,其创造性与非凡想像力除来源于勤奋与汗水外,更得益于其较高的艺术欣赏能力及艺术功底。

艺术作品在当代接受美学理论中被作为不独立的向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提供同样信息的客体,它是一个有待读者,听者或观者的参与,进行特定对话的开放文本,其中留有许多“空白”和“空缺”,由于文本存在极大不确定性而需欣赏者运用想象力来补充和完成。因此,观赏者以融入任何方式合法的欣赏允许多种接受方式的作品成为意义。中小学生在欣赏现代派大师的抽象作品时将此理论体现的尤为突出。

用各种线条、形状、颜色组合而成的抽象作品并不直接描绘真实的物体或具体的人。实验证明,绝大多数成年人,包括实验教师和专业研究机构人员对抽象作品的反应的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直觉感受和把握,对欣赏作品时展开的想像不及中小学生热烈与丰富。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像广阔空间的抽象作品,不需太多知识经验作基础。在现代派的抽象作品中,艺术家本身就表现出了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而中小学生则透过对这些具有丰富想像力和创造性的作品的解读和欣赏,激发和塑造了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如西班牙著名画家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是一幅轻松、幽默、富于想像的抽象作品,中小学生在欣赏这幅作品时,应配合艺术家的想像和创造,也加深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解释。孩子们有的说,这幅画描绘了“在沙滩上有一个人,这个人手在沙滩的后面,一只脚站在沙滩上。他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着,看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叫,就投给它一个石子。”有的说:“我感觉是一个人在变魔术,把自己的一只眼睛、脚变没了,把小鸟的沙滩变成一条直线。”还有的说:“我闭上眼睛感觉自己左右、上下、前后摇,因为这个人身体是歪的。”当他们自己设计和创作一幅“变形的脸”的画时,他们则把人物的脸形、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等都进行了夸大描述和变形,分别把它们变形成了正方形、圆形、月牙形、长方形、三角形、线形、五角星、爱心形、蛋糕形、水滴形、花形、不规则形、云朵状、螺旋形、火箭、葫芦、信封、把手、蝴蝶、树叶、字母和各种水果的形状,有的把五官移位,距离变化或特别夸张某一部分。这种充分调动中小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变形,夸张练习,是对设计和装饰的启蒙教育。

此外,在通常对作品情感表现性的美术欣赏活动的讨论中,透过猜测作品对画家心境和个性的反映,使得中小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得到提升。这种能帮助中小学生发展想像和创造能力的手段有力地为中小学生放飞想像创造崭新的大好园地。

3.美术欣赏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欣赏者之间及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是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时的几种有效的对话方式。任何对话方式都需借助语言为中介来实现。这些一方面通过作品的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笔触描绘事物或情节等因素向中小学生发出信息的交织的对话方式,需中小学生积累审美经验及敏锐直觉,在情感和理解上不断获取信息时做出回应。另一方面,中小学生又通过与教师、与同伴的对话、讨论,乃至争论,把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传递出去,同时也接收到别人的多种多样的理解和感受。伴随着这些对话所产生的新的感受,中小学生又开始了另一轮与作品、与教师和同伴的对话。在整个感悟、体会、欣赏、交流的过程中,中小学生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希望将其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有感而发的表达,中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难以置信的快速发展。这种发展在运用情绪情感的语汇方面,表现为开阔了中小学生的思维,长句及语言表述的准确流畅,同时,由于运用词汇及多方面词汇在学科之间的移转,中小学生出现在日常交往中表达并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可喜表现。

“敢想、敢说、敢做”是幼儿园实验班的老师对中小学生的进步和变化的概括。他们鼓励中小学生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大胆想像,并注意营造活泼愉快的气氛。自始至终平等、和谐、轻松、自由的对话使每一个中小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愿望。

4.美术欣赏教育在培养中小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态度方面也有明显的效果

以中小学生良好而愉快的内在体验和发展为基础的自信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心通过知识面、感受力、领悟力、想像和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良好发展而促进的同时,也使中小学生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这种良性循环过程,来源于艺术无错特点及为中小学生巨大的想像和创造提供空间而来。

中小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坚持自己观点的自信心表现为带着疑问大胆发问并积极尝试解决问题,为某些问题争论不休,面红耳赤,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常用的句式有:“我认为……”,“我觉得……”,“我有一种感觉……”,“我不同意某某的观点……”等,这些都表现了孩子们的自信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总之,透过美术欣赏活动的开展,中小学生获得综合的多方面的发展,这表明中小学生美术欣赏教育具有对美术学科方面及促进中小学生一般发展方面的双重作用。因此,面对生命力巨大的中小学生艺术欣赏教育,作为普及和值得推广的课题摆在当前。

此外,教师自身的发展也需这一课题的实施起推动作用。由于教师正确的中小学生观、艺术观、中小学生艺术观、中小学生艺术教育观等一系列观念的变革是以美术欣赏教育的有效开展为前提。教师应在开展美术欣赏活动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教师通过全新的对话方式进行的美术欣赏教育,可以在达到与中小学生平等的对话自由中体会到轻松的感受。这样,于教师而言,开展美术欣赏的过程,在转变教育观念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修养和教育水平,是教师体验职业生涯的良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