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圣贤——杜甫
30884000000032

第32章 创建草堂

杜甫在成都期间,除了几个月的幕府生活外,基本上都是在人民中度过的。他爱与劳动人民往来,并有着深厚的情谊。他厌恶官僚,生活上总是向劳动人民看齐,他关心劳动人民的苦难甚过关心自己,并希望牺牲自己换来人民的幸福;他积极参与地方政治,为府主出谋划策;他依旧心怀国家与朝廷,心怀政治,表现出了杜甫一如既往的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仁者情怀。这期间,他写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杰出诗歌,同时,在诗歌理论上进行了重要的文化开拓工作。

杜甫携妻带子,一路艰辛地来到成都。这里呈现出与战乱的中原完全不同的崭新气象,到处都是华丽的房屋,人民穿着干净的衣服,集市上物资繁荣,人们的生活悠闲,这一切都使杜甫感到很新鲜。杜甫刚从战乱中历经艰辛地走来,看到在天下另一方有这样一处所在,不觉十分的热爱。

在当时战前最繁荣的都市中,除去洛阳、长安之外,就算扬州与成都了。当时的西蜀有着丰富的农产、矿产、手工业与商业。安史之乱后,中原民不聊生,但这里却保持着暂时的安定与繁荣,是战乱时理想的流亡之所,连唐玄宗也带领文武百官流亡于此,一般人民流亡到这里的更多。这地方生活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而且这里的景色与气候宜人,是一块适合生存的“乐土”,杜甫流亡于此,自然也是看中了这是一个可以永久居住之地。初到这里,他便喜欢上了这里,有了终老于此的打算。

而且,杜甫在成都的人事关系也非常广,有利于他终老于此。在759年的岁末到达成都的时候,他的好友高适在离成都不远的彭州当刺史,还有他的从孙杜济就是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裴冕身边的一个得意人物。表弟王十五也在这里当司马。总之,这里要求人接济也是比较容易获得的。所以,这更加坚定了杜甫终老于此的决心。

杜甫已经四十九岁,年近半百,满头白发,人生进入了晚年。在长安羁绊十年,又在官场的纷争与安史之乱的颠沛中度过了四年,这时的杜甫已经饱经忧患,身体迅速衰朽,他需要停下来歇息!在平静中度过余年。况且,这时的杜甫已经具有了平安度过余年的优越条件,他已经写出了他一生最为重要的那些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咏怀五百字》《北征》《洗兵马》等,这些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已经奠定了他作为现实主义诗人在诗坛上无与伦比的地位。虽然在当时或许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但有了这些诗歌的成就,他的名声已经很响亮,名满天下了。虽然在当时社会上还没有普遍接纳他的诗歌,甚至在他逝世后几十年内,都得不到应有的地位,但杜甫这时就已经对自己的诗歌成就充分的自信。于是,在为自己建造房舍的时候,也同时考虑要将它建成为一个后世的纪念地,这是杜甫的一个“奢侈”的愿望。

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从名声、居住地环境来说,都是建一个永久性纪念地的最好时候了。杜甫当然不愿意错过这个时机,他积极地张罗起来。

杜甫要在成都筹划建草堂,自然需要大笔资助。杜甫来成都时是两手空空,但这并不要紧。唐代是诗歌盛行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诗歌独领风骚,有着其他文艺种类无法比拟的地位。首先是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裴冕,作为成都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他非常欢迎杜甫的到来。在杜甫一家生活无着落、居无定所的时候,裴冕暗中提出为杜甫资助建一草堂的计划,他的属下官员也都纷纷解囊,并为杜甫盖草堂提供一切方便条件,以求得杜甫在诗歌中给他们一点馈赠,或是提到他们的名字,或是将他们的某件事情写入诗歌等,这都将是出名的最好方式,也是流传千古的神奇妙招,所以愿意资助杜甫的人很多。杜甫非常感激,在成都建草堂就成了杜甫入蜀后的第一件大事。

杜甫开始有计划地一步步营建他的草堂,将草堂地址选择在成都西边的浣花溪畔。先在这荒地上开辟了一亩大的地方,在一棵相传生长了两百年的高大的柏树下,杜甫将草堂选址在这里。尽管得到了裴冕等人的资助,但由于他自己没有任何资金,要真正建好一个草堂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杜甫费尽心血,四处张罗,求人周济。于是他便顾不得颜面,四处求人施舍建草堂所需要的资金和材料。当然,他对于别人的赠予也表示了最真诚的感激。

有一天他在成都府当司马的表弟王十五来看他,送了钱来帮助他盖草屋,他喜出望外,立即写了诗来表达谢意。诗说:“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惟表弟,还往莫辞劳。”这首诗明白如画,在叙事中表示感谢,烘托出了一种亲切友好的气氛,这就将表弟资助建草堂的功绩“名载史册”了。可见杜甫是很会感谢别人的。

为了修盖草堂,杜甫还四处寄诗索取各种树苗以美化环境,索取各种家什以备日用。他写诗向某县令萧实要桃树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意思是说贵县的桃树李树多得数不完,濯锦江边我这园子里还没有种满,请您赶快派人在春前送一百根桃树苗到浣花村来!他又向绵竹县令索要该县所产的绵竹:“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他还向绵竹县尉何某要几百根桤树苗:“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他向县尉韦班要松树苗,希望栽下后能长成,荫垂千载,还作诗曰:“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可见杜甫对自己期望很高,也很自负,要栽这些松树为千载以后的人留纪念。建草堂的目的自然也是如此。有这样的想法,谁又不会施予他呢?

由他写诗四处求人施舍建草堂的物资可以看出,杜甫营建这个草堂就像燕子筑巢衔泥似的,历时长久,一点一点地将材料累积而成,这实属不易。杜甫为营造这样一个草堂可谓煞费苦心。

杜甫的草堂经过三个月之久才落成。这个房子盖得是如此的别致,就是飞鸟语燕也愿意在这里建新巢,杜甫感到很满意。杜甫在《堂成》一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无比兴奋与快意:“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美丽的所在。杜甫说自己无心与扬雄的故宅相比,其实他是在与扬雄之宅相比,希望像坐落在成都的扬雄之宅那样千古不朽,可见杜甫当时的自负与自信。

杜甫的成都草堂的落成,这个朴素而简陋的茅屋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千百年来人民提到杜甫时,有时竟忽略了他的出生地和死地,但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可见成都草堂在中国文人心目中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也可见杜甫当初在经营成都草堂时的一番苦心。

杜甫苦心营建的成都草堂,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茅屋,简陋、孤独,甚至也不是青砖瓦房,更不是楼宇宫殿,在外观上与普通民宅相似。草堂实为一象征性意象,它是诗人贫困、潦倒、漂泊的写照。这个草堂也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像安史之乱前后人民的生活一样。因此,这个草堂集中反映了杜甫内心平民化的精神境界,反映了杜甫内心的人民倾向。也正是草堂的这种朴素、简陋,与杜甫一生的平民精神,与他“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心忧天下的精神,与他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个人意志等相一致,使得杜甫的一生所弘扬的种种质朴的精神蕴涵在这座普通的草堂之中,永远为后世所缅怀。人们置身其中,很自然地就把它当成了在精神上躲避世事风雨的一方圣土,当作精神的一次净化与洗涤,使草堂成为永远的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