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在细细品位“八百壮士”成功防御日军进攻时,赫然发现,原来日军的强大只是外面一层薄薄的纸。他们仅仅强大于飞机大炮装甲车和那种畸形武士道精神下的不怕死。而我们伟大的蒋委员长非常“绅士”的同样使用飞机大炮装甲车和日军正面对抗。其精神确实可嘉,但是这种战术不正是应了兵家大忌,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么?而日军遇到比自己的飞机大炮装甲车更厉害的苏军和美军时,貌似的强大瞬间被瓦解。因此日军也一直叫嚣他们只败给了美国。
这时张伟的思想还并不成熟,他对抗日战争中的很多认识都只是停留在以前那个时代的教育和现在眼前的所看所想。抗日战争我们胜利了么?是我们战胜了日军么?我们正面战场的作战正确么?游击战争有效么,有效到什么程度?等等一系列问题让张伟在这场战争中重新认识,重新思考。
四行仓库战斗告一段落,时间也到了11月5日。这天历史按照原有的进程进行着:淞沪南边的杭州湾海面上突然出现了无数的日军舰船,在战列舰、巡洋舰的舰炮下,杭州湾薄弱的防御瞬间被炸的支离破碎。也许张伟的“提醒”起到了那么一丁点作用,防守杭州湾海岸线的****至少是一个师。不过,历史往往“懒的”改变。张伟也不知道这个师番号多少,师长叫什么,反正据说一阵舰炮过后,海岸阵地上没人影了。大家猜对了!不是都被炸死了,而是掉头逃跑了。和原来的历史几乎没什么差别,11月5日日军几个师团陆续登陆杭州湾,然后向淞沪会战中的右翼进行迂回包抄,而上海派遣军则向左翼包抄,凭着日军“相对”强大机动力和火力眼看着一点点要把淞沪会战70万将士包围起来。如果日军此举成功,后果不堪设想。
张伟听到这一消息时,正在食堂吃午饭,咀嚼了一半的饭菜根本都没心思下咽。他就纳闷了,怎么****部队良莠参差不齐竟然到了这种地步,有誓死不退的,有不放一枪掉头就跑的,前几天谢晋元的事迹是一点也没感染到他们啊?这人和人的差距咋那么大呢?
更让张伟没心思的是,历史环境似乎发生了一些改变,杭州湾的****部队增多了。但是结局却丝毫没变。那么后面的南京战役以及南京大屠杀呢?也不会改变么。
不行!我张伟发誓,即使战后被送到军事法庭,或者就直接把我毙了,我也要阻止南京大屠杀――老子我拚了!
张伟在谢晋元这样的民族英雄的行为激励下,在当日租界边无数民众唱着雄壮的歌曲感染下。他就像一头不要命的狮子,发誓一定要保护南京,保护这几十万同胞!
可以说老蒋把日军拉进淞沪战场,这个“主动战略”是非常正确而且是成功的。这样一来华北、山西方面的压力全面减轻。而极富智谋的两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唐生智和白崇禧都提出在淞沪以及长江一线拖垮日军的战略设想。尤其以唐生智的想法更让蒋介石满意。
唐生智的战略说起来就是“无限阵地战”。我们****武器装备确实不如日军,但是我们是防守方,只要有阵地在,防御起来吃亏也不是太大。因此利用淞沪地区的地形特点,****可以连续进行阵地战,即第一线阵地失守前,第二线阵地已经建好,并驻防。等第一线官兵撤退后,第二线继续阻击敌人,然后再建立第三道,第四道。就这样一直拖着日军,用中国的宽广国土提供战略纵深。让日军陷入无穷阵地战的绝望中。
本来这个想法真的很不错。但是最高指挥官蒋委员长不是普通人,那是个“热血将军”。一到淞沪打起来的时候,根本什么战略构想都靠边站,他经常是见哪个地方防线危险了,立刻从附近抽调部队堵上,以至于本来用于广大地域作战的七十万大军全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调到一线战场。换句话说,这些军队身后没有任何防御力量,如果被突破的话,日军完全如入无人之境。
战场上瞬息万变,一不留神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本来70万大军跟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军打的还算勉强过得去,虽然节节后退,但可是让对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在日军第六师团、十八师团、一一四师团这十万大军突然加入战局时,就把****打的有些找不着北了。
白崇禧是个有真材实料的军事将领,他发现很多阵地上各军联系不上各师,各师联系不上各团,这完全是全面溃败的前兆。因此一再请示蒋介石把部队后撤,进入第二道阵地。
万事都有凑巧,巧就巧在日军挑选的时间太“阴险”了(估计他们也没想到)。日军在11月5日苏州湾登陆,11月7~8日才正式向****右翼进攻,这离11月13日仅仅7天时间。这个日子特殊啊!日军在8月13日的淞沪会战时说要3个月灭亡中国。现在马上到三个月了,这个时候淞沪地区还没拿下来呢。蒋介石此时心存一个想法:坚持到11月13日!让你们三个月连一个淞沪都拿不下来,看你们丢人不丢人!
蒋介石的任性彻底改变了淞沪会战本来成功的防御战略。对方加入战团的不是一万人,两万人,而是整整十万大军,相当于多了一半上海派遣军(此时上海派遣军已聚集六个师团)不用7天,只要短短的两天时间,在日军二十几万人全面进攻下,整个****防线岌岌可危。
这个时候蒋介石在白崇禧苦苦劝说下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达了全面撤退的命令。
唉!此时已经不是七十万大军撤退了,而完全成了溃退。当病叶支队领命到达前线准备作战时,眼前已经没有****的影子了,这倒让张伟省去了不知如何面对自己同胞的尴尬。
追!不用上头说,日军各部队自然不会放过追击敌人的机会。而张伟则不得不好好盘算一下。这样一来,病叶支队虽然也在“追击”敌人,不过却是全部战线中速度最慢的。当张伟随着病叶支队来到常熟时,他的一颗心彻底掉到了冰窖里。
因为在他们之前,11师团、13师团大部都已经到达这里,轻轻松松的到达了这里。而这里就是张伟曾叮嘱赵志成,要他提醒国民党注意的,原本计划在淞沪地区失守后退入的第二道国防阵地。
张伟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常熟附近,看到了这些根本没有派上用场的阵地防线。这些阵地都是很久以前包括淞沪会战时进行准备过的。如果好好利用,完全可以再阻挡日军1~2个月,但是现在完全成了摆设!
这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历史它不愿意轻易的改变。而南京上空笼罩的乌云也似乎更加浓烈。张伟拿起上海派遣军才发下来不久的军事地图看着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南京的距离,在努力想用什么方法能够真正的改变历史。
联系到历史上南京失守时最后几天的混乱,他想到了似乎是唯一的一个方法:迂回浦口!
首先,病叶支队绝不可以在正面战场上与****交锋。虽然南京战役****最后失利,但是在前期的抵抗中也给正面进攻的日军予以极大的重创。张伟甚至觉得正是这段时间作战把日本鬼子打的嗷嗷痛,才兽性大发,开始了南京大屠杀。因此病叶支队到正面没有任何作用。
历史上的南京守军其实前期守的好好的,就是到了12月12日,雨花台被日军攻破后不久,守军各部队突然出现联络不畅。在全面防线危机的情况下,守城的最高指挥官唐生智根本没考虑什么叫做“巷战”,直接就选择了渡河到北岸,撤出南京。由于前期根本没有制定撤退计划,并且历史上的日军反应速度也快,有一支部队倒也度过了长江,绕到了南京的北面渡口,让正在撤退的****大部分落入日军的魔掌中。
张伟心想残局已经至此,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他就来个破釜沉舟,带领病叶支队北渡长江,绕到南京北面的浦口地区,由他来完成“包围”南京的行动。至于他和病叶支队能不能“守住”浦口地区,防止南京守军渡河北撤则“不好说”了。而且,如果日军真的要从正面杀入南京的话,张伟可以率病叶支队从浦口渡江同样“杀入”南京,然后病叶支队自然会抢占一些重要的地区,防止其他正面冲入南京的师团“横冲直撞”。这样一来,希望能对南京民众的伤害能小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