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需要好胜心的,这是动力之源。迈克尔·乔丹在篮球领域取得的成就,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也无法用溢美之词穷尽对他的赞誉。他被人们喻为“一代天皇巨星”。他就是由好胜心领着走向了辉煌。
乔丹从小就喜欢挑战,他在向其他人的挑战过程中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他知道了适当的自我约束能使他在参加各种竞赛时免受伤害。在体育方面,他向比他大一岁的哥哥挑战;在学习上,他与比他小一岁的妹妹比赛;在其他方面,他向自己的父母挑战。
美国的高中篮球队分为两个级别,一队代表学校打比赛,二队则是当陪练。乔丹以为凭自己的技术完全可以进入一队打主力,于是他和好友一起报了名。张榜那天,两人结伴到校体育馆去看榜,结果他的朋友榜上有名,而他在榜上从头到后看了几遍也没找到自己的名字。放学后,乔丹奔回家中,关上房门抱头痛哭。他的自尊心大大地受到了伤害。不过好胜的他硬是去找教练,希望允许他随队训练,教练告诉他说:“你个子太矮,反应也不快,打篮球的前途不大。”迈克尔失望而归。校队参加地区比赛时,迈克尔又来请求教练能随队看球。在他苦苦央求下,这位教练心软了,同意了他的请求,不过他必须为校队的队员们看管衣服。为了看球,小乔丹只好抱着衣服进场。这段时间,好胜心极强的乔丹并不甘心作为一名看管衣服的人,他开始苦练技术,他每天练4个钟头。前两个钟头跟二队练,后两个钟头与一队练。训练结束后他还给自己加码,一有时间他就会拍着球找个篮球架练习,总是挥汗如雨。刻苦训练使乔丹打下了极为扎实过硬的基本功,这种习惯也一直带到NBA。一年之后,校队一队的大门再也无法拒绝他了。那时他个子蹿到1.91米,篮球技艺日渐突出。
乔丹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这也许是一件好事,饱尝失意的我暗暗发誓,今后我再也不能遭受这样的折磨了。”乔丹经常和他的哥哥拉瑞在自家后院的篮球场上打球,在刚开始的时候,拉瑞总是在比分上超过乔丹,乔丹为此十分恼火。在乔丹开始读高中二年级时,二人在自家后院的篮球进行这些比赛,大多数都以互相殴击结束。迈克尔已初步形成了他的个性:喜欢竞争,争强好胜。不管是什么比赛,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乔丹总是想方设法去赢,而且敢于接受任何挑战。乔丹认为竞争是神圣的,因为竞争是他自我发现的一把金钥匙。
当乔丹走进NBA的时候遇见了菲尔·杰克逊,乔丹从他身上受益颇多。菲尔·杰克逊自始至终教导公牛队的队员要修身养性,敢于面对现实,去迎接各种挑战,无论何时何地。乔丹也因菲尔·杰克逊的影响,逐渐成为一名成熟的篮球队员。
在1990年的一场关键比赛中,公牛对抗老对手底特律,结果公牛以81比106败北,当时底特律的艾塞尔·托马斯曾说:“底特律将永远是芝加哥的对手。”然而,在乔丹的心头始终沸腾着这样一句话:“不会这样,你得明白你面对的什么样的对手。”在随后的六周里比赛了两场,公牛均告负。乔丹开始发誓:绝不能让这种事再度发生。他们在季后赛的东区决赛遇上了三次送乔丹和公牛队出局的底特律活塞队,这一次乔丹和皮蓬丝毫没给对手面子,以4比0剃了对手秃头,狠狠报了一剑之仇。这一次总决赛就是乔丹表演经典的“扣篮遇封盖换左手上篮”动作的那次,“魔术师”约翰逊认识了这位小弟弟并从此拜倒在他脚下。评论员在比赛中甚至惊讶得有些语无伦次,他说:“即使上帝穿上球衣也休想拦住乔丹。”
乔丹自始至终都带着这种感情来打比赛。从不服输的乔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乔丹自己曾说:“我不是一个善于四面树敌,到处挑起事端的人,但我的一贯性格是:不服输。我不希望有人小视我,甚至冤枉我。对种种轻视和污辱做出这样的反应,不为别的,就为向别人证明我自己,从而捍卫自己的人格。”
在1996年版的《旷世飞人》一书中,乔丹对自己这种好胜心理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当我站在球场上,我就一心一意地准备比赛、如果你要同我作对的话,那么最好全力以赴,要不然准会倒霉。假设你不想同我竞争,那么我就会控制你。双方轮流轻易得分的比赛不是真正的篮球,只是类似全明星赛的个人表演。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宁愿不参加比赛。”
好胜心并不是“不自量力”地强迫自己,而是做自己精神上的主人,树立积极进取的态度,弱者就可能变为强者,一个成功会走向另一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