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传播产业建设
30960300000011

第11章 现代文化产业展开翱翔之翼(1)

(第一节)文化产业化改革方略

文化传播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辉煌前景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我省的文化传播产业按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大力推动文化传播阵地建设,文化传播良性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文化传播产品日益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为促进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站在时代的最高点,我们要以国际化的眼光和视野,培育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传播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5.1.1要形成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文化传播发展观念

文化传播产品是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引导广大群众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我省的文化传播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一批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民族风格、民族精华,体现中国文化传播发展水平的产品,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全国全省文化传播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文化传播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中华文化正在迅速走向世界,山西省也在向文化大省的地位阔步迈进,全国全省文化传播国际竞争力迅猛提高,具有中华民族元素,体现民族特色、民族传统的文化传播产品,已经成为我国我省文化传播业发展的主流,具有世界性竞争力的文化传播产业骨干力量已在形成,一大批寓教于乐、弘扬真善美的文化传播产品,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传播产业既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产生着深刻的文化影响和感召力,具有广泛的、综合的社会效益。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距离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一些不利因素仍在制约着全国全省文化传播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一方面,文化传播产业链条尚未形成,文化传播衍生产品严重滞后,发展资金缺乏,扶持文化传播事业的优惠政策还不到位,合理的利益回报和运行模式亟待建立,培养文化传播产业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的任务十分艰巨。另一方面,在民族文化传播产业日益发展的同时,欧美各发达国家的文化传播产品也在不断涌进我国文化市场,在广大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少数国产文化传播产品还存在观念陈旧、制作粗糙、手法单一、幼稚说教,甚至内容不健康等问题。这些文化传播产品对广大受众所造成的影响,既有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层面的,也有价值观念、文化内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对广大受众审美观念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应当看到,国家扶持文化传播产业,使其高效率发展,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播产品立足和占领国内市场,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一种手段,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发展传播业,努力形成具有民族特色、民族传统的文化传播环境,构建国家文化安全体系,承担起引导人民群众形成核心价值观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责任。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激发文化传播产业的创造活力,提高文化传播产品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促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容积极健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传播产品的创作,使文化传播产品更加丰富多彩,为受众营造更加良好的文化环境;必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形成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结构布局日趋合理、整体技术水平先进,市场竞争有序、经济效益显著的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格局。

5.1.2要大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传播业发展氛围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传播业水平提升的定位应高于文化传播市场具体运营的层面,要在文化传播产业的文化资源开发和内容创意环节上,牢牢把握主动权,引导文化传播产业所形成的文化传播现象,宏观把握文化传播产业所形成的文化影响力,在焕发民族精神、凝聚时代力量上发挥积极作用,广泛深刻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

(1)推动文化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推动文化传播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发展文化传播的必由之路。不具有原创精神和创新风格的文化传播内容,即使具有领先的传播技术和有效的市场制作,其产品也不具有生命力。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传播业提供了广阔的继承和发展空间,文化典籍、民间故事、风土人情,是世界各国各民族认同的文化主题,是民族文化传播业应立足和深入挖掘的宝藏。要选择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资源并合理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适应。要培育新的文化传播业态,吸取国外先进的文化传播理论,尊重不同文化传播形态的差异,借鉴和应用先进的文化传播运作手法,促进具有传统文化题材的文化传播产品推陈出新。要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创作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内涵、体现民族传统、凝聚时代精神的文化传播精品。

(2)促进文化传播题材多样化,文化传播产品在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应该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积极健康的文传产品不仅要在思想性和内涵上下工夫,而且也要在艺术性、表现形式和风格上下工夫,真正做到不仅思想内容健康向上,艺术表现也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精益求精,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文化传播的竞争中赢得优势。要开阔创作者、传播者的视野和思路,激发创作灵感,突破文化传播内容选材注重说教、表现手法单调的局面。要还原文化传播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真正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道德及正确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民族未来一代的心灵中去。

(3)打造区域文化传播品牌。文化传播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来自文化品牌。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品牌,一定是具有丰厚中国文化底蕴、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精神、充分占有中国文化资源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提升文化传播的影响力,要在传统传播内容上吸收当代的文化内容和科学精神,增加现代文化元素,丰富发展传统文化传播题材,通过先进的传播手段使传统文化升华为现代文化。要支持和鼓励优秀文化传播产品的出版、表演、制作、编创,通过举办各种文化传播作品展览和比赛等活动,促进文化传播精品不断涌现。要重视文化传播学术研究,构建文化理论体系,使其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为文化传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要实施文化传播精品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积极在海外推广民族文化传播品牌,增强我国我省文化传播国际影响力,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及三晋文化的博大、自信和风采。

(4)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合格的文化传播工作者。按照市场需求和文化传播产业发展趋势,完善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播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协会、职业教育机构等单位的积极性,开展文化传播技术与人才培训。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文化传播企业共同建设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践基地,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千千万万面向一线的多层次、实用性、复合交叉性的创新型人才。要提高文化传播制作水准,适时组织专业竞赛,引导有志者专门从事文化传播业的开发与经营,逐渐形成一支创业性强、精通业务的浩浩荡荡的文化传播建设大军。

5.1.3要增强我国我省文化传播产业的自主良性发展能力

从全球范围看,文化传播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正在日益提高,尤其在欧美、日本等先进发达国家,文化传播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2006年,全球文化传播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达到3万多亿美元的天文数字,与文化传播相关的衍生产业总产值已达到5万亿美元以上。面对全球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新趋势,我们要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传播业,逐步形成原版创作、产品生产与供应销售环环相扣的成熟文化传播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传播企业,提高民族文化传播产业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推动我国我省文化传播产业跻身世界文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1)积极培育文化传播营销市场。积极整合文化传播资源,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新闻传播、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不同文化传播介质的业态优势,以特色内容为龙头,以手法创新为品牌,通过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传播企业获得更大市场空间。大力推进文化传播产品建设工程,建立文化传播主要基地,引导文化传播产业健康发展。加快文化传播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引导和扶持文化传播产业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群化,依托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群,增强市场竞争力。

(2)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继续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在文化传播产品的创意、研发、加工、交易、传播等各个环节,建立有利于编创和研发的公平交易机制,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约束文化传播市场垄断行为。设立发展基金,资助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和个人创作,通过投入一定资金,引导文化机构与独立作家、艺术家联姻,解决文化传播机构创意不足的问题。广泛吸收企业界人士加入文化传播行业,吸纳和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开拓文化传播产业的多种资金来源渠道。

(3)进一步加大文化传播基地建设力度。积极支持各地建设及人才教育与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龙头企业集约发展、中小型企业孵化以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传播产业基地,构建文化传播专业化城市,形成良性运转的产业链条。要正确处理好基地内文化传播机构与基地外文化传播机构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文化传播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4)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传播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文化传播产业市场能够建立起合理利益回报和周转机制的前提条件。要形成完善的文化传播产业版权保护意识,进一步强化版权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盗版侵权行为,有力保护文化传播创新成果。深入开展打击各类侵权盗版活动,大力规范文化传播市场秩序,为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推动文化传播机构参与国内外作品展示展销活动,积极开展版权贸易,共同致力于维护知识产权,推动文化传播界创造更多的文明成果。

为实现上述四大类措施,文化传播工作者的培养最为关键,文化传播工作者是文化传播运作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始终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最重要力量。要完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建设目标,开创文化传播工作新局面这一重任,吕梁文化传播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学习,更新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和业务技术素质。加强吕梁文化传播干部职业修养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