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探源精解
31048800000014

第14章 十三元

幽yōu 对duì 显xiǎn,寂jì 对duì 喧xuān.柳liǔ 岸àn 对duì 桃táo 源yuán①.莺yīnɡ 朋pénɡ 对duì 燕yàn 友yǒu②,早zǎo 暮mù 对duì 寒hán 暄xuān.鱼yú 跃yuè 沼zhǎo③,鹤hè 乘chénɡ 轩xuān④.醉zuì 胆dǎn 对duì 吟yín 魂hún⑤.轻qīnɡ 尘chén 生shēnɡ 范fàn 甑zènɡ⑥,积jī 雪xuě 拥yōnɡ 袁yuán 门mén⑦.缕lǚ 缕lǚ 轻qīnɡ 烟yān 芳jué 草cǎo 渡dù⑧,丝sī 丝sī 微wēi 雨yǔ 杏xìnɡ 花huā 村cūn⑨.诣yì 阙què 王wánɡ 通tōnɡ,献xiàn 太tài 平pínɡ 十shí 二èr 策cè;出chū 关ɡuān 老lǎo 子zǐ,着zhù 道dào 德dé 五wǔ 千qiān 言yán。

儿ér 对duì 女nǚ,子zǐ 对duì 孙sūn.药yào 圃pǔ 对duì 花huā 村cūn.高ɡāo 楼lóu 对duì 邃suì 阁ɡé,赤chì 豹bào 对duì 玄xuán 猿yuán.妃fēi 子zǐ 骑jì ,夫fū 人rén 轩xuān.旷kuànɡ 野yě 对duì 平pínɡ 原yuán.匏páo 巴bā 能nénɡ 鼓ɡǔ 瑟sè,伯bó 氏shì 善shàn 吹chuī 埙xūn.馥fù 馥fù 早zǎo 梅méi 思sī 驿yì 使shǐ,萋qī 萋qī 芳jué 草cǎo 怨yuàn 王wánɡ 孙sūn.秋qiū 夕xī 月yuè 明mínɡ,苏sū 子zǐ 黄huánɡ 岗ɡānɡ 游yóu 赤chì 壁bì;春chūn 朝zhāo 花huā 发fā,石shí 家jie 金jīn 谷ɡǔ 启qǐ 芳jué 园yuán。

歌ɡē 对duì 舞wǔ,德dé 对duì 恩ēn.犬quǎn 马mǎ 对duì 鸡jī 豚tún.龙lónɡ 池chí 对duì 凤fènɡ 沼zhǎo,雨yǔ 骤zhòu 对duì 云yún 屯tún.刘liú 向xiànɡ 阁ɡé,李lǐ 膺yīnɡ 门mén.唳lì 鹤hè 对duì 啼tí 猿yuán.柳liǔ 摇yáo 春chūn 白bái 昼zhòu,梅méi 弄nònɡ 月yuè 黄huánɡ 昏hūn.岁suì 冷lěnɡ 松sōnɡ 筠yún 皆jiē 有yǒu 节jié,春chūn 暄xuān 桃táo 李lǐ 本běn 无wú 言yán.噪zào 晚wǎn 齐qí 蝉chán,岁suì 岁suì 秋qiū 来lái 泣qì 恨hèn;啼tí 宵xiāo 蜀shǔ 鸟niǎo,年nián 年nián 春chūn 去qù 伤shānɡ 魂hún。

注解

① 柳岸植柳的水岸。唐宪宗时,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太守),他在柳江岸边广植柳树,并作《种柳戏题》一文。后来,柳州百姓为歌颂柳宗元治理柳州的功绩,编出民谣《种柳柳江边》广泛传播:“柳州柳太守,种柳柳江边。柳馆依然在,千秋柳拂天。”

桃源指晋代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传说,晋太元中,有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缘溪(武陵溪)而行,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得一山口入,仿佛有光,便弃舟登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其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见渔人大惊,互相问讯。他们自云先世避秦之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竟不知有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

② 莺朋燕友成群结伴的莺燕。[元]不忽木《点绛唇·辞朝》曲云:“谁待似落花般莺朋燕友,谁待似转灯般龙争虎斗。”

③ 鱼跃沼鱼在池中自由自在地跳跃。这是唐代诗人温庭筠《鸡鸣埭曲》中“鱼跃莲东荡宫沼”诗句的化用。

④ 鹤乘轩轩:古代高官坐的车。春秋时期,卫懿公爱鹤,外出也让鹤鸟乘豪华车子。后来,卫军要出征,将士们说:“让鹤鸟去征战吧,鹤能坐豪华车,我们怎么会比仙鹤还能打仗呢?”(见《左传·闵公二年》)

⑤ 醉胆醉酒后的胆量。形容有豪气。[金]元好问《过希颜故居》云:“缺壶(破酒壶)声里《短歌行》(曲名),星斗阑干(醉眼泪痕像天上纵横的星斗。阑干,形容纵横交错)醉胆横(横眉怒目)。”[宋]陆游《观大散关图有感》诗云:“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

吟魂诗人的梦魂或诗兴。[唐]齐己《经贾岛旧居》诗云:“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魄回。”[宋]苏舜钦《师黯以彭甘五子为寄》诗云:“枕畔冷香通醉梦,齿边余味涤吟魂。”

⑥ 轻尘生范甑东汉范冉(一作范丹),字史云。他精通五经。汉桓帝封他当莱芜令,他拒绝任官。他生活极苦,有时断炊,炊具生尘。乡邻们作歌称:“甑(炊具)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见《后汉书·范冉传》)

⑦ 积雪拥袁门东汉袁安为人严谨,知礼厚道,是个贤士,州里敬重。洛阳郡下大雪,人多外出乞食,他为避免与民争食,掩门卧床不出,积雪拥门。为后任高官时,为政严明,不避权贵。(见《后汉书·袁安传》)

⑧ 缕缕轻烟芳草渡芳草渡:岸边长满花草的野外渡口,多指渔夫、隐士活动的地方。[宋]洪适《满江红》词云:“渡口青烟藏叠嶂,岸旁红蓼翻轻浪。”

⑨ 丝丝微雨杏花村杏花村:常指卖酒处。[唐]杜牧《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诣阙王通,献太平十二策诣阙:进王宫。隋朝哲学家王通,曾向朝廷献太平策,不被接纳,遂退居河(黄河)、汾(汾水)地区从教,授徒自立。(见《隋书·王通传》)

出关老子,着道德五千言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欲出函谷关隐居,函谷关令尹喜说:“子将隐矣,强为我着书。”老子遂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最后,尹喜也随老子出关西去。(见《史记·老子列传》)

高楼邃阁深宅大院中的楼阁。《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云:“高楼邃(深)阁,不可胜计。”

妃子骑据宋代吴曾《方物志》载:四川涪陵县产荔枝。杨贵妃爱吃鲜荔枝,就用驿骑向长安传递。自涪陵到长安,有便路,不到七天即可到达。因此有人把给杨贵妃运鲜荔枝的驿骑称作“妃子骑”。[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夫人轩亦作“鱼轩”。古代贵族夫人所乘用鱼兽皮为饰的车子。也是夫人的代称。《左传·闵公二年》云:“归夫人鱼轩。”

旷野平原辽阔空旷的平原田野。[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云:“若平原旷野相逢,契丹抄掠我军粮。”

匏巴能鼓瑟匏巴:善于鼓瑟的音乐人。《列子·问汤》云:“匏巴鼓瑟,而鸟舞鱼跃。”

伯氏善吹埙《诗经·何人斯》云:“伯氏(兄长)吹埙(古土制乐器),仲氏(弟弟)吹篪(古竹制管乐器)。”

馥馥早梅思驿使南朝宋国陆凯与范晔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送给远在长安的范晔,并赠诗一首:“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见《太平御览·荆州记》)

萋萋芳草怨王孙春天花草繁茂,公子出游忘返,佳人既惦念又埋怨。《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泛指贵族官僚子弟)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草木茂盛)。”

秋夕月明,苏子黄岗游赤壁苏轼在黄州做官,曾与客月夜泛舟游赤壁。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月圆之日),苏子(苏轼自称)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春朝花发,石家金谷启芳园西晋巨富石崇,好摆阔气,生活奢靡。他在都城洛阳附近建有豪宅“金谷园”,常在园中宴饮宾客,“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有人)不能者,罚酒三斗。”(见《晋书·石崇传》)

犬马狗和马。旧时臣子在君主前的自卑之称或卑幼者在尊长前的自谦之称。[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云:“狐兔怀窟志,犬马恋主情。”

鸡豚鸡和猪。豚:小猪。[唐]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诗云:“来(当官上任)忧御(侍奉)魑魅,归(回乡)愿牧鸡豚。”鸡豚,又指平民之家的微贱琐事。《礼记·大学》云﹕“畜马乘(能养四匹马的大夫)﹐不察于鸡豚(不在乎鸡豚小利)﹔伐冰之家(指卿大夫以上高官)﹐不畜(养)牛羊。”《孟子·梁惠王上》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龙池迷信传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住的旧宅兴庆宫东侧,有一口井,忽然涌为小池,常有云气,或见黄龙出其中。唐中宗年间,这个小池水面扩大,被命名为“龙池”。(见《唐六典七·兴庆宫注》)

凤沼亦作“凤凰池”,禁苑中的池沼。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机要﹐接近皇帝﹐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唐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又多以“凤凰池”指宰相职位。

刘向阁即长安未央宫内的天禄阁,藏典籍之所。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光禄大夫刘向曾在此校阅群书,故又称“刘向阁”。(见《汉书·刘向传》)

李膺门东汉司隶校尉李膺,名望极高,到他家做客是难得的荣誉,人称“登龙门”。“李膺门”更成为德高望重之家的代称。(见《后汉书·李膺传》)

柳摇春白昼白天春风摇柳。这是唐代诗人孟郊《摇柳》中“因风似醉舞,尽日(自早至晚)不能正(挺直)”诗意的化用。

梅弄月黄昏晚上月移梅影。这是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的化用。

岁冷松筠皆有节松竹材质坚韧,比喻人的坚贞。这是《隋书·刘庄传》中“而今已(通‘以’)后,方见松筠之节”和宋代女诗人朱淑真《咏竹》中“凌冬不改青坚节,冒雪何妨色更苍”诗意的化用。

春暄桃李本无言桃李从不说话,比喻人不自夸。这是宋朝诗人辛弃疾《一剪梅》中“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桃李不夸耀自己,因其花实佳美,人们争来观赏,树下自然踏成路径)”词意的化用。

噪晚齐蝉,岁岁秋来泣恨晋朝诗人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载:昔日,齐王宠爱妃子,王后怨恨而死,尸化为蝉,年年登王宫树上噪鸣泣恨,故世人把蝉称为“齐女”,亦称“齐蝉”。

啼宵蜀鸟,年年春去伤魂蜀鸟:即杜鹃,又名子规,此句指“杜鹃伤魂”故事。(参见本卷“八齐”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