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小张村大解放
31051700000009

第9章 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15年--从帝国主义铁蹄下的亡国奴中解放出来(3)

柴学侃,他是我们村远征抗日救国的第一人,是我们村参加共产党献身革命的先驱,他虽没在我们村活动过,但是他献身革命,献身党,驰骋祖国疆场,热血洒于中华大地的不屈精神却鼓舞着我村的乡亲,为他能成为延安革命中心陕甘宁边区的一名党的领导干部而自豪。所以,我们要把我们村入党、参加工作最早的老党员、老领导,称为抗日先锋。

(三)抗日英雄柴成德

柴成德,化名赵云岐,南头巷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他17岁,正在大张村当长工,就义愤填膺,跟上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新军孙定国旅长的212旅部队,以后又整编为十八兵团,到前线抗日杀敌。曾转战太行、太岳、忻州、平遥、霍县一带,曾任霍县游击队副大队长、连长、营长、团参谋。1940年入党,后调到延安毛主席警卫连工作,毛主席曾授予“人民英雄纪念章”。

(四)游击袭日众勇士

抗日时,我村还有李如明、李天福、李天仓、刘春生等人都先后参加了共产党组织的地方武装组织的县大队、区干队等游击队,活跃在稷王山我们村一带,进行抗日,取得了战绩。由于当时共产党是处于地下组织,甚至打入敌营进行地下活动的,所以村内有一些人,至今我们也难以确认其身份,如柴学忠(留根爸)、柴山山(留义爸)、李世贵等人,但他们当时很积极勇敢地进行抗日活动,为人们留下了很深很好的印象。

(五)搏击日兵英雄汉

在参军参战的同时,我们村乡亲中也曾出现许多与日本鬼子徒手搏斗的英雄事迹。

一次,一日兵持枪进到我村南头巷柴学焕(青桂爸)家,翻箱倒柜,抢劫财物。柴学焕气愤至极,顺势拉腿扳倒日兵,拳打脚踢,日兵仓皇地逃走。后来日兵来报复,他已跑走了。

一次,一日兵到当时的村长柴恒鉴家,暴打老汉,儿子柴学华上去就和日兵格斗,打的日兵鼻青嘴肿地逃走了。后当日兵又带人来报复时,柴学华已远走了,当柴恒鉴说明是儿子为保护他而为时,经翻译官解释,日兵再也没打老村长了。

一次,一日兵进到南窑巷樊生发家,抢夺财物,樊生发抡起木棍,打得日兵顺门逃走了,后日兵持枪来报复时,他早已跑走了。

一次,日军进村抓了很多村民,聚集在西头庙前,日兵当众侮辱我村民,以摔跤来显威风,想奚落我中国人。开始时,一连3个人都被摔倒,在日军一片嘲笑声中,我村民杨森元十分气愤,那个以胜利者自居的日兵看见他不服气的样子,就招他去比试,杨森元愤恨地疾步上去,就和日军摔起来,一连摔了日兵3个狗吃屎,日兵再也不敢上来了。真是长了我村民志气,扬了我中华国威。

(六)风风火火红枪会

抗日时期,阎锡山也曾号召基层组织村民搞什么“主张公道团”、“保卫团”、“自卫团”,共产党也号召组织民众武装。后在共产党、牺盟会的领导下,从县红枪会横水总部派遣的数人以及我村在横水从业的樊成明和二区大角人赵银才、李兔兔等人,带头组织武装力量,组织了很有特色的“小张村抗日自卫红枪会”,在杨德勤、樊春太、李天福、杨森锡、张治安以及外来人李振宝等人的带领下,组织了“乾”字牌和“坎”字牌共200多名青壮年参加的红枪会,主要会员有樊喜良、李生有、李成元、樊育刚、李小丑、李天仓、李天喜、张发铨、李生儿、樊林清、樊育贵、樊育贤、柴初顺、柴英文、柴济湖、柴得尧、柴得禹、杨风清、杨森秀、李登云、李兴山、李青山、张登元等人。每天练刺枪,练砍刀,还自练“刀枪不入”的功夫,成为一支很有威慑力和战斗力的民众武装力量。他们每天还轮流站岗放哨,了望村外各路日军来犯的动向,一有情况,一面及时组织乡亲转移躲避,一面列队出面,支应疏导,随机应变,或伺机袭击,或积极参战,曾受到广大民众的赞扬,美名一直传颂至今。

(七)奔驰上庄熏日兵

1939年农历十月初二,我抗日部队新军205旅的一个连,正转战稷王山麓我村的南沟边,这时日军十多人从西宋据点直奔我们邻村上庄村。日军的行动当时被我村民南窑巷的李生有发现,随即报告给205旅部队了,我军当即部署战斗。正当日兵在上庄学校吃饭之时,我军堵了北门,一阵扫射冲杀,鬼子奔向南门,上庄村不大,只有南北两门,此时南门的机关枪也响了,在战斗中打死了两个日兵,又活捉了一个日兵,鬼子在夹击中无奈退到村东一胡同的杨旺水家里。这时杨旺水的老妈还在家里,杨旺水就和伙计(长工)去背老人出来,鬼子顺势把他们3人一同拉到日军龟缩的窑洞里当人质。我军封锁了院门窑门,日兵紧关窑门,在窗口架起一挺机枪向外扫射,并以杀死人质逼我退兵,双方一直对峙到天黑。天色已晚,我村红枪会也听到消息,李如松等领导人迅速组织了包括杨德勤、杨森锡、杨风清、樊春太、樊育刚、樊喜良、李成元、李小丑、樊育贤、樊育贵、柴学忠、柴山山、柴甲甲、柴邑清等40多人,带上红缨枪、大砍刀、锨、镢等武器,配合上庄村人们切崖堵封窑门。后来我党地下工作者、牺盟会县上的负责人张雪霞、仇奎山等人员也赶来,指挥从窑顶上打洞,熏死烧死日本兵。我村红枪会的勇士们,不顾饥饿,几个小时终于打透了窑顶,然后背来麦秸,找来煤油、辣椒面、棉被,点燃后,用烟火熏,一个时辰过后,鬼子的咳嗽声、哭喊声没有了。当我军战士们进去查看,还发现一个日兵在窑底上戳了一个小洞,正在吸气,当即给了一枪。这样一场特殊的战斗结束了,此战役共熏死日兵13个,连上打死的两个,活捉的一个,全部消灭日兵16个。我们也牺牲了3名乡亲同胞。后把日兵的枪支弹药搜缴后,鬼子的尸体全扔到村外的一个枯井里。

此战役后,上庄村民怕报复,都逃到外村外地了,果然第5天,日军纠集队伍前来报复。他们风闻是小张村红枪会干的,于是先到我们村,把几十名村民带到上庄,想逼出是谁干的,并找回日兵尸体,然后杀害我红枪会人员。可是我们几十名村民,坚决不屈,他们又软硬兼施,安了酒席饭菜,让我村民吃,我们的人没有心思去吃,日本兵还喂他们吃。后来日军又抓到上庄馍铺一个伙计(长工),当着我村民的面,残酷毒打要他招供是小张村红枪会人干的,打着问着,当伙计无奈快要招时,我村红枪会人员樊林清机智地说你说是部队干的不就行了,才提醒了伙计,于是他咬定说是部队干的。经盘问又得知了尸体的下落,然后捞出尸体驮回据点,这时日军才放走我们村几十名村民。临走前,又放火烧了上庄村,刹那间全村变成了一片灰烬。

(八)两次阻击日军战

1940年9月的一天,中央军第3军唐淮源军长率部驻防我村,阎锡山34军也在我邻村驻扎,闻喜县城的日军大队直奔我村扫荡而来。当时的蒋阎军队虽有上级的消极、表面抗战之意,但在下级官兵中,又在遭遇日军进逼的紧急形势下,大多数人有为国而战的志气。所以获悉日军500余人前来扫荡的消息后,立即部署,选择我村东边坡顶沟沿制高点,把战场引在半坡上,决胜于黄土坡和龙泪岭坡。随即部署中央军在黄土坡顶,层层设防,节节布兵,让阎军34军在龙泪岭坡顶,也修筑工事,步步坚守。我村红枪会人员和全村老幼妇孺300多人,也同仇敌忾,拿上镰刀、镢头、土枪、大刀,有的还抬上门板担架,运送物资,抢救伤员,积极展开了护村保卫战。

上午10点左右,日军出现在坡底下,战士们子弹上膛,严阵以待,等日军上到半坡还处于行军状态时,一声令下,机枪、步枪、手榴弹,全面开火,炸得日寇鬼哭狼嚎,层层倒下,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日本鬼子一次次被击退,伤亡惨重,日军共来500人,伤亡300多人,丧失了进攻的锐气。当我军转战村西防线预防后路敌人抄包,诱敌深入时,敌人也草草收兵,不敢进村了。当时中央军第3军是刚从南方调防来的,时已9月,寒意浓浓,但他们还身穿短裤,仍奋勇战斗,令人钦佩。

时隔不久,日军又从我村村南面前来扫荡,我村民全力配合部队,阻击于头道坡,坚持数日,终于打退了日军再次前来我村扫荡残害乡亲的企图。

两次反扫荡的阻击战,是我们村我们县抗日战争史上军民合作的最辉煌的战斗,也是我县抗战史上一个村农民参战规模最大、最显民族勇敢精神的浴血护村战。

(九)袭日据点五龙庙

五龙庙位于户头庄的北岭顶上,是我县北塬的制高点。日军侵占我县以后,就以五龙庙为一个大据点,控制着北塬以及通往新绛、稷山的大隘口,日军在这里设置了日兵营盘,又组建了伪军和一套统治机构,每天都在掠夺残害我村一带民众,是全县日军的一个要害点。后在我军212旅孙定国旅长的指挥决策下,决定偷袭五龙庙,打击敌人嚣张气焰,并决定要我村民配合,抽调一部分红枪会骨干和一些老百姓,以向日军送物品为由,乔装打扮,配合部队,我们村现健在的柴邑清就参加了。当通过第一道岗哨时,进行顺利,但因带队的一个排长,判断失误,认为时机成熟,就放了枪,打死了哨兵,结果第一道岗哨离据点内部还较远,来不及进入据点内,日军就出动了,迫使这次偷袭失败。虽然没有成功,但也打击了日寇的侵略气焰,也充分体现了我村民奋勇抗战和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

(十)老幼妇孺皆支前

在抗日战争中,村内除了规模庞大、覆盖广大的青壮年红枪会以外,我村各界民众也都行动起来,如我村妇女成立了妇女抗日救国会,当时的妇救会负责人就是李如松的女儿李玉青;学生还成立了学生抗日救国会,当时学救会的负责人是樊育玺;老年人也都不甘落后积极参与。

在村内的乡亲,都参战支前,抬伤员、送弹药、送军粮、送热饭、送军衣、送军鞋。那时的妇女是只干家务活的,但大敌当前,无奈妇女也得顶男人干,白天下了绣床干农活,晚上还得做鞋织布来支前,有的更是站岗放哨,传递情报,有的还侍奉伤员,保护战士。妇女们坐在一起做鞋纺线,还兴奋地哼着小曲:

月儿弯弯照窗上,我们坐在纺车旁。

手摇车把嗡嗡响,一夜纺线七八两。

纺得细来纺得长,织成细布送前方。

名字登在报纸上,你看荣光不荣光。

我们初步回忆估计,我们村当时缴支前粮10万斤,送现成热饭3万口顿,送军布3万尺,送军鞋军袜5千双。

总之,我们村的乡亲们,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都能团结奋斗,保家卫国,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尽了中华儿女的一份力量。

经过我全党全民的艰苦努力,终于迫使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从而我们彻底赶走了日寇,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