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解读《权经》
31099400000007

第7章 封建时代强调人治,无人提携,这是最大的先天不足

携为上。

有人提携是最重要的。

得到当权者的提携,获得权力就容易多了,这是求取权力最省力的方法。封建时代强调人治,无人提携,平步青云的机会便轮不到自己,这是最大的先天不足。鸡犬升天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人们的艳羡并不难理解,该指责的还是那得道之人和不公平的社会制度。若让当权者看重自己,只有尽施所长,方有幸运。

陈寿的不受重用

三国时期,年少的陈寿拜蜀中名士谯周为师。陈寿聪明好学,悟性极高,谯周不时地夸奖他。

陈寿喜欢与人争辩,纵是无理,他一番辩解,亦能使别人无话可说。谯周不喜欢他这一点,直言不讳地告诫他说:

“才智不能用到邪道之上,否则有害无益。你与人斗智不休,毫不收敛,这只会激起你的逞能之心,归入浮躁之列。何况人都有妒贤之缺,你这样下去必遭挫折啊。”

陈寿长大后在蜀国做官,担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们都攀附他,陈寿却对黄皓不理不睬。有人暗示陈寿说:

“黄皓奸诈过人,你不巴结他分明是和他作对,你自信斗得过他吗?与其受难,不如应付他一下才好。”

陈寿不屑道:

“我乃读书人,岂能巴结一个宦官?若论智谋,黄皓哪里是我的对手?我就不屈服他,他又能把我怎样呢?”

陈寿不时在朝堂上给黄皓出难题,又出言讥讽他。黄皓心中恼怒,表面上却称赞陈寿忠心为国。陈寿引为胜利,喜形于色。

有人提醒陈寿道:

“你官位不高,虽说机智过人,但终不是黄皓的敌手,你不该主动招惹他。黄皓能掌控朝廷,其奸诈自是了得,你不该小看他。黄皓引而不发,你更要当心了。”

陈寿轻松一笑,说:

“黄皓智谋再高,在我看来也是小人的奸计,何必怕他呢?我就是要在智谋上征服他,使其不敢放肆。”

黄皓决心整治陈寿,他召集心腹说:

“我威加海内,无人不服,只有陈寿跳出来跟我作对,这是绝不能忍受的。读书人向来轻狂,以智者自许,我一定要让他知道我的厉害。”

黄皓于是指使心腹诬陷陈寿,给他列出了十大罪状。黄皓借此询问陈寿,冷言说:

“你是个人才,谁知这只是表面呐!现在有人揭发,你还想抵赖吗?”

陈寿大声分辩,气愤不止。他说了许多,不想黄皓一句未听,只道:

“天下没有主动认罪之人,特别是你这样的狂妄之徒。我不想和你理论,你智谋再高也救不了你自己了。”

黄皓依仗权势,将陈寿罢黜,赶出朝廷。陈寿冤情难诉,无计可施。

蜀国灭亡后,在家赋闲多年的陈寿又出来做官。陈寿此时写了一部《魏吴蜀三国志》,得到了晋朝司空张华的赞赏。

张华准备提携陈寿担当中书郎,有人马上反对说:

“陈寿虽有才学,但他为人浮躁,性格狂妄,目中无人,让他治学尚可,为官重用绝不可行。试想一下,他自认天下智慧第一,又有谁能驾驭他呢?何况他的智慧只是空谈,无助于理政啊。”

张华和陈寿面谈,陈寿不知谦让,自顾畅谈不止。张华中间插话,陈寿亦是指出张华的不足之处,毫无顾忌。

张华没有了信心,他对自己的手下说:

“陈寿有才不假,可他的傲气也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他好为人师,轻视他人,如此为官必将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看来此人不可托付大任了。”

陈寿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始终不受重用。

晋惠帝元康七年(公元297年),陈寿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