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智者大师传奇
31101300000024

第24章 泽被后世

智顗渡船,一路带来荆州,在这里,他建立了自己流传后世的又一个道场——玉泉寺。

而从此以后,智顗被世人尊称为“智者”大师。在荆州,流传着一个关于他点化关羽的传说。

关公之所以成为佛教护法,有一个说法是,关羽兵败后,按照当时人们的说法,是没得到善终,所以化成厉鬼。直到智者大师来到玉泉山,他想在山上盖寺庙,但山上地理情况极为复杂,有很深的积水潭和沼泽。一日,智顗在山上念经,忽然无头的关羽、关平、周仓的魂魄来到此处,大呼:“还我头来!”智者说:“你嚷着要还你的头,那你所斩的五关六将的头谁来还呢?”经过智顗的点化,关羽大彻大悟,并答应智顗,在七日内修建好寺庙。

果然,在许多天兵天将的帮助下,寺庙建成,使关羽的形象由厉鬼变成了护法神,并最终被人们塑造成至神、至圣的武圣人。

总之,学佛修行重要的是要善护念一己道业,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要清楚、明白、做主,使六根不染六尘,令三业清净。然而,在修行道路上难免遇到魔瘴及违顺境界——除了考验自己的道心以及大善知识的指点迷津之外,更需要韦驮菩萨、诸天神将、护法龙天……等大力护持,藉以降伏魔外,令修行人无障无恼,安心办道。

扩而言之:我们每个人不但应当自己的韦驮菩萨、伽蓝圣众,更要发心当大众的韦驮菩萨、伽蓝圣众,护持佛法而让正法永住,尽未来际,永不退转!

智者大师初来荆州的时候,家乡人扶老携幼拿出最高的礼遇来迎接他。弟子灌顶后来记述,当时或有四五千人,他设道场宣讲《法华玄义》、《摩诃止观》,这应该是他首创天台宗道场。

他将释迦佛法用自己的方式创立了天台宗,依据慧思师父留下来的止观禅深化了中原自佛理。《法华玄义》是对《法华经》的理解,《摩诃止观》又是专讲禅法的。摩诃是梵文,意为大,“止”为停息,“观”是智慧,是指教理与修证两大部门,称教观二门。

当时,正赶上当地大旱,庄稼眼看就要干死,土地也裂开了口子。智顗发誓要为家乡消除灾害,他登上山顶,静坐入定。一会儿,天空阴云密布,接着大雨滂沱,直到沟平壑满。

荆州总管王积听说后,前去拜见。当时,智顗正高坐在法座上,神情严肃,不怒自威。王积后来对人说:“我久经沙场,勇震三军,不论遇到什么危险,都不会惧怕。但看到智顗大师时,却自然心生敬畏。”

智者大师在荆州一住就是四年,他一心创立天台宗。在江都,他只是杨广的师父,处在那个位置,恐有皇子家僧的嫌疑。而如今,他自由自在,在玉泉寺,他广收弟子,宣讲天台宗法。

隋开皇十二年,晋王杨广应师父智者的奏请,将这个道场起名“一音”,后来,智者送上新建寺庙的珈蓝图,还有相传是外国献给梁武帝的珍贵“万春树皮袈裟”。隋文帝钦赐匾额,将此寺更名为“玉泉寺”。

但不久后的一天,智者正与人下棋,杨广差人送来书信。信中道明了他对师父的想念,希望前往江都慧日道场一见。智者回信婉拒,不想杨广又三番五次来信,并派人迎接,说一定要见到师父智者。

推辞不过,公元595年,智者还是应杨广之约来到江都。他是一个禅师,始终做不了权贵们的笼中鸟,杨广期望他的讲座能够汇聚江南的名士,因而给他制造结交的机会。而智者却始终不愿住进杨广所设的慧日道场,他先到金陵栖霞寺落脚,后又转到禅众寺入住。

杨广一直与智者保持着书信来往,他自己也说明过自己的行为不太妥当。但智者回信,赠其一本《维摩诘经》的注解,一本《净名经疏》。后来又为杨广别制《玄疏》,每每想起与智者初遇在庐山寺庙山门的那个夜晚,他对智者又做过什么呢?他一生利用别人无数,困住智者,恨不能将他永世留在江都作为他笼络世人的棋子,这对智者又是何其的残忍。

天台山是他终老之地,心情相当悲凉。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智者终于致信杨广,恳求离开江都。他写道:“进出期既断,法门亦绝。”

杨广连忙赶回江都与智者见面,见智者心中悲凉,恨声告辞,只得应允。

回到了天台山的智者,如见到了活水的游龙,各方人士邀请其到自己的道场进行弘法,但都被他拒绝了,他只带着灌顶等弟子,安心专研经文。

时光匆匆付流水,开皇十七年(597年)的智者,十月初,他派人将剩余的几卷《净名经疏》送往杨广处。一场大病,使年近六十的智者陷入了整日的昏睡,清醒时,他对弟子口授《观心论》。不过数日,杨广再次遣使邀请智者前往江都。智者带病上路,后病重实在不能支持,走到石城寺,再也无法前行。

当月二十一日晚,智者口授遗书并亲写四十六字给杨广,嘱请杨广为南岳大师慧思作碑颂,又“乞废寺田为天台基业”,“为作檀越主”。智顗说:“此等之事,本欲面咨,未逢机会奄成遗嘱,亦是为佛法、为国土、为众生。”

信中夹着他画的一副天台山珈蓝图,信中恳请杨广在此修建禅院,取名“国清寺”,意寓“寺若成,国则清”。

这一年的冬天格外的冷,渡过六十载春秋的智者大师忽然对弟子们说:“观音大士、大势至菩萨都来了,他们是来迎接我的,我就要走了。”

弟子们听了都十分悲痛,他们问:“师父走了,以后谁来领导我们?”

智者说:“我走了之后,波罗提木叉是汝之师(遵守戒规);四种三昧是你们修习的指导。”然后他对堂前的维那说道:“人命将终,闻着了钟磬的声音便可以助其正念,声音要长,要久,一直到呼吸完全停止为止,至於哭泣、着服都不需要。”

大师叮咛告诫弟子毕,念三宝名,如玉禅定,端坐而逝。

天乡寺的慧延法师听说智者大师圆寂,哭得非常伤心,他想要知道大师往生的地方,就发愿书写法华经,以祈求大师告诉他。有一天,他梦到智者大师跟随着观音菩萨从西方来,安慰他说:“你的疑虑之心现在可以消失了吧?”其他感应的灵异还有许多,世人皆称这是大师给予弟子深情的遗爱。

智者四十余年的出家时光,一生著作很多,主要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20卷,是为天台宗的代表性著作,其中有“三大部”、“五小部”之称。三大部即《法华玄义》二十卷、《法华文句》二十卷、《摩诃止观》二十卷。此三部皆为智者大师口述,其弟子章安、灌顶记录成书的。此三部乃博大精深之作,是创立天台宗思想的理论基础。五小部即《观音玄义》二卷、《观义疏二卷》二卷、《金刚明玄义》二卷、《金光明文句》六卷、《观经疏》一卷。此外,还有《四教仪》十二卷、《四念处》四卷、《法界次第初门》三卷、《任王经疏》五卷、《菩萨戒经》一卷、《阿弥陀经义纪》一卷、《净七十疑论》一卷等。

智者大师的一生,除了讲经著述之外,造寺二十六所,大藏经十五藏,亲手度僧一万四千余人,造方舟檀、金、铜、素画像八十万躯,传弟子三十二人。三十二人中以章安灌顶为上首。

智者大师一生为陈、隋两朝奉为国师,不仅备受僧侣界之景仰,也得到了帝王、学子乃至平民的尊重,人格之伟大有目共睹。

智者大师去逝的次年,杨广遵其遗嘱,在天台山建寺,初名“天台寺”。公元605年,杨广即位,史称隋炀帝,颁诏改“天台寺”为“国清寺”。自此“国清寺”作为天台祖庭,晨钟暮鼓,香火梵音,一直绵延至今。

国清寺的僧人们至今保持着凌晨四点坐禅、六点礼佛,下午两点吃饭,晚上再修禅功的传统,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