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望雁行
31106400000058

第58章 在《读懂甘肃》首发式暨甘肃省对外传播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

各位高朋、各位贵宾:

今天,能在全国一流学府的兰州大学,亲眼见证并体验狄多华和张鹏人生最精彩的时刻,作为多华近20年的朋友,我内心充盈着激动。是多华、张鹏《读懂甘肃》的首发式,点燃了大家共襄盛举的热情;是甘肃省委宣传部外宣办梁和平先生的搭台推介,才使甘肃又一次通过文化的形式走向全国。为此,特向多华、张鹏致以衷心的祝贺和感谢,向梁先生致以由衷的敬意和期待!

多华是我不可多得的挚友。他身上凝聚着勤奋上进、锲而不舍的精神,他真诚拥抱生活,真心对待朋友的人生态度,时时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早先,多华在兰州炼油厂工作之初,我们就因文而友。我见证了他从文学青年到石油记者再到全国大报记者的成长历程,他一路艰辛付出,一路歌声鲜花,也一路将平常升级。他在兰州炼油厂工作期间,经常深入车间交工人朋友,因此,总有极其感人的报道发表于省市报刊和中石油报纸,他是知名的石油记者,工人师傅们亲切地称他是可以说知心话的“知心人”。后来,为了梦想,多华舍弃了石化行业较为优厚的待遇,应聘为中国青年报甘肃记者站站长。我们时常电话时,总能听到他在甘肃贫穷边远的地方采访,我告诉他多照顾自己多注意安全,他总乐呵呵,从不说自己多么的苦,却侃侃而谈被采访者如何如何,他对工作的敬业态度令人尊敬。再后来,多华进京了,虽然一年中我们仅见几次面,但在《中国青年报》上见他文字的机会依然很多。不管在兰州或进京,多华一直对朋友很尊重。尽管我没有给他教过一节课,但他一直喊我老师,为什么呢?我想,这可能就是我们交往互动中彼此的悦纳和认同,是雅趣中的求同。

踏实、勤奋是多华的本色,这是他成功的关键。在勤奋中付出,在勤奋中收获,这也是他给我们的榜样。

今年正月初三,农历新年正盛。我很意外地收到了多华的礼物——《读懂甘肃》。拜读。非常感动。

之所以感动,是因为《读懂甘肃》中收录的《甘肃6年建不起一个科技馆》、《等待沙尘暴》、《教育成了西部农民心头最大的痛》等诸多精品佳作,所映射的是甘肃人民的艰难和隐痛!这样的呐喊真切而深沉,这样的呼吁震撼而发人深省。多华能用国家级受众最广大的媒体平台来写真甘肃,我顿觉他这样付出的崇高,也仿佛听到他对家乡感恩的心跳。他以种种具象事件引起人们对甘肃的了解和关注,这是一种可贵的担当和图报!如果所有走出甘肃的甘肃人和没有走出去的甘肃人都能像多华这样,那就是甘肃之福也。

之所以感动,是因为《读懂甘肃》中所体现的价值层面上,对于乡土的信仰、敬畏和崇拜,渗透在几乎是每句话的文脉中,展示的人类心灵中最昂贵的东西——精神,正如此,才提升了该书的品级。在欣赏层面,让我对甘肃贫瘠有了更多了解,多了许多有效的信息,不由得想着自己能够为甘肃做点什么。

感谢作者,感谢你们用读者能听懂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甘肃。感谢梁先生,期待着今后有更多的这种形式展示多元化的甘肃。

谢谢大家。

注:《读懂甘肃》是中国青年报发行部主任、共青团中央新闻中心副主任狄多华和中国青年报甘肃记者站站长张鹏合著的新闻作品集。2013年3月22日,****甘肃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和兰州大学共同为其举行了首发式,何华教授应邀参加并作主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