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例表明,“团体自我”的眼光可能是狭隘、偏颇、可笑的。
其三,“民族自我”指的是,每一民族内的个人都用本民族的眼光来观察、理解和判定其他民族和整个世界。
这里举一个案例。
解放军上将熊光楷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20世纪的重要外交战略思想,美国政府在2003—2009 年有六个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中,都把“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翻译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意思就是“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此后,国外还有一些英文书籍或文章进一步翻译成“隐藏能力、假装弱小”或者“隐藏真实的目的”“隐藏野心、收起爪子”等,其潜台词无外乎说“韬光养晦”是中国在特定的内外形势下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是在“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等待时机成熟再出手”。
《现代汉语词典》对“韬光养晦”的解释是“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熊光楷认为,“‘韬光养晦’的核心意义就是不要锋芒毕露,特别是自己有才能的时候更不要太张扬自己的才能,保持低姿态,这个是中国人做人的传统”。中国一直奉行“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由于英文翻译失当已经导致了一些负面的外交影响。
再举一个案例。
史瑞秋来自纽约州;寄宿在中国家庭,是个善良又带点古道热肠的女生。有一天她很生气地对老师说:“我很喜欢我的中国家长,但是可真受不了他们虐待女儿!这个周六,可怜的妹妹上午去学钢琴,下午又去上作文课和数学课。晚上做作业时偷偷到我房间,刚打开电视要看卡通,就被妈妈发现,又打又骂,爸爸也在旁边吼。他们太过分了!妹妹才9 岁,我当时真想拦住他们,在美国我都可以打电话报警了!”
听完史瑞秋的愤慨陈词,老师庆幸这个“侠女”当时没挺身而出帮妹妹打架,要不然,估计这个妹妹会立刻倒戈和父母站在一起反击这个“放肆”的美国客人。老师反问瑞秋:“这件事你觉得过分,我也是。可你知道妹妹父母这样做在中国违法吗?”瑞秋回答“不”。“好,”老师还不放过她,“那么,它违反中国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的情理吗?”瑞秋的回答也是“不”,但她还想争论,“不管怎样,家长还是不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老师说:“我同意,我也不会这样对待我的孩子。但作为一个客人和文化学习者,你觉得你有权把你的想法强加给你的中国家长吗?”
这个案例说明,即使在当今时代,民族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也还存在价值观念方面的障碍。
美国“侠女”连用三个感叹句,声色俱厉地仗义执言,中国教师连用三个反问句,平心静气地循循善诱,从表达的内容到表达的形式,都打上了各自民族文化的印记。
其四,“人类自我”指的是,人类对待其他生物,总是站在人类自身立场上进行观察、思考和决策。
当前,保护动物,善待动物已不是陌生的话题。我们已建立了熊猫生活保护区,也禁止捕食青蛙。可是,当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当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当牛和马在田间地头劳作,当用于实验的小动物为科学献身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受到保护的啄木鸟是“益鸟”,称甲鱼富有营养,称虎豹为“凶猛”,豺狼为“凶残”,其实,它们都是生物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换一个角度,其评价可能有天渊之别。比如,在羚羊眼里,人类比狼还凶恶;在甲鱼看来,人类是第一天敌。在豺狼看来,人类没有认识到它是Good Animal(良兽),是生态的清道夫,维护了地球上的生态平衡。没有它,老弱病残的动物会太多,以致疾病流行;没有它,吃草的动物会太多,以致动植物不均衡。
人类的虚伪和偏见,动物的无助和委屈,三组排比句表现得酣畅透彻。语言流畅,说理辩证,观点鲜明严正。
以上谈的是“自我视角”的弊。即局限于“自我视角”,会使视野狭窄,成为创意思维的羁绊。因此,要力求突破“自我”,这就要发挥主体的视角转换功能,学会从“他人”角度观察和思考事物,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客观世界。
2.非我视角
非我视角就是摆脱“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出“围城”,站在“城”外,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这样,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发现新意。
唐朝诗人捷星写了一首七绝《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黄莺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以平静……
作者不是直接写我对故居的依恋,而是物我易位,用拟人的手法,写柳条、藤蔓、黄莺无限痴情,对我难分难舍,语言天真,诗趣盎然。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经常要问:“你们听懂了吗?”旨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教师这样问:“我讲清楚了吗?”含义就不同了,暗含着教师对自己讲课情况的反思。
“你们听明白了吗”责任在学生,“我讲清楚了吗”责任在教师。一句“我讲清楚了吗”,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一句之差,却差出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效果。
2011年5月重庆市提出了城市新口号:“重庆,非去不可”,这不仅是旅游的广告语,也是城市营销的主题语。重庆师大罗滋柏教授说,它表达了重庆的特色,有悬念,能引起好奇心,还有潜台词。比如,有非看不可的景点,非泡不可的温泉,非吃不可的火锅。“非去不可”这四个字还把重庆人天生的自信、豪迈、霸气、耿直的性情表现得饱满痛快。更巧妙的是,“非去不可”采用的是非我视角。让我们比较一下“非来不可”与“非去不可”。“非来不可”站在自我立场上,有一点强迫的意味,感觉不舒服,容易引起反感。而“非去不可”可理解成第三方的声音,可以是一个外地人想去重庆的心声,也可以是一个外地人到过重庆之后的脱口而出的评价,通常不会让人反感。
“非我视角”在人际沟通上,往往出奇制胜。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版工人、校对呢?”“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机智地从求职者的视角转换到用人者的视角,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为自己赢得了工作。
“非我视角”是打破“自我视角”的结果。“非我视角”亦包括四个层次:非个人自我,非团体自我,非民族自我,非人类自我。
其一,只有破除个人自我视角,换位思考,才能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行为同样具有某种合理性。
《左传》载,有个地方官叫子罕,为官清廉。有一天,有个人执意要把自己的宝玉献给子罕,子罕不要。献玉人说:“玉石工匠都认为这是宝玉,所以才敢献给你。”子罕郑重地回答说:“我把不贪当做宝,你把玉石当做宝,如果你把它给了我,咱俩都失去了自己的宝,不如咱俩都保有自己的宝。”
子罕语言简明,逻辑推理令人折服,他用委婉的语言打破献玉人的“自我视角”,从而让献玉人理解自己辞玉的做法。“子罕辞玉”遂成千古佳话。
1993年,南非著名新闻摄影家卡特为了真实再现战乱中的乡村景象,赶到一个叫伊阿德的村庄。他发现了一个瘦弱的黑人小女孩。因为饥饿,小女孩已经无力行走。卡特在一棵大树旁选好角度准备拍照。这时,空中飞来一只鹰,凶狠阴险地觊觎着孩子,仿佛随时要扑上去撕裂她。卡特连忙按动快门,拍下了这幕令人揪心的场景。
一年后,这张照片获得当年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当卡特登上领奖台时,他的耳边却响起了人们严厉的质问:那个小女孩呢?面对可怜的她,你怎能置之不理?于是,艺术的荣誉感瞬间被内心的愧疚击得粉碎。卡特重新来到伊阿德村,在当地遍寻女孩未果,便在那棵大树下自杀了,年仅33岁。
我们可以欣赏自然,欣赏艺术,欣赏情感,唯独不能欣赏别人的苦难。在苦难面前,我们应该破除自我,应该拥有起码的怜悯之心。
以《罗马假日》一举成名的奥黛丽·赫本凭借清新、可爱的形象受到全球影迷的一致爱戴,并被人称为是“优雅的同义词,天使的化身”。她曾向那些希望拥有美丽的人提出以下建议:
如果你想红唇诱人,请说善意的话;
如果你想明眸善睐,请看别人的优点;
如果你想身材苗条,请与人分享食物;
如果你想秀发飘飘,请让孩子每天用手指梳理一次;
如果你想仪态优雅,走路时要时刻想着:
你不是一个人,有一群朋友在关心着你。
五个排比句,优雅的语言,一如赫本优雅的举止。赫本的美,正在于她超越“自我”,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心他人。
红遍了大江南北的“上海清口”周立波,面对观众口口声声说:
你们一定要像容忍你们领导一样容忍我的无知。我的意思并不代表领导就一定无知,但无知的基本都是领导。这句话是不对的!领导怎么可能无知呢?领导这叫大智若愚!
但表演前,周立波总不忘“滑头”地加上一句,为自己“开脱”,“以上所有观点,仅代表周立波扮演的周立波的观点,与周立波本人无关”。
在此,能说、敢说、会说的周立波巧妙地将“自我视我角”转化为“非我视角”。
视角的巧妙转换,也见于“集美家具”广告。
“集美家具”曾在北京电视台做过广告,其广告语经过了三次改变。
广告是由多次扮演皇帝的张铁林做的。
第一次的广告语是:“买家具,选建材,到集美。集美,朕信得过!”那个“朕”字,喊得脆响!
第二次的广告语是:“买家具,选建材,到集美。集美,我信得过。”
后来,该广告再度变化,“我”字不用了,直接说成:“买家具,选建材,到集美。集美,信得过!”
应当说,该广告前后两次的“改版”与“瘦身”非常恰当、得体,堪称经典。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广告语由“朕信得过”到“信得过”的变化。
“朕信得过”让人觉得高高在上,有厌恶感;“我信得过”只代表个人,不代表所有人都信得过;而“信得过”这个省略了主语的句子,它的主语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你”,还可以是其他所有人。这就等于向世人宣称:“集美家具”不仅“我”信得过,而且“你”也信得过,天下所有的消费者都信得过!
在某些场合,在某些时候,破除“自我视角”,未尝不符合自身的利益。且看短文《心灵的选择》:
有个登山者,在山中遇到暴风雪,因而迷了路,这场暴风雪是他始料未及的,他的御寒装备不足,他明白如果不尽快找到避寒处,就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不敢停歇下来,但即便如此,他的四肢还是被冻得麻木了。他抬着越来越沉重的双腿,非常绝望。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脚踢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低头仔细看看,居然是一个人。原来这不幸的人已经快冻僵了,倒在地上,不能动弹。登山者停了下来,发现自己正面临着一个困难的抉择:是继续赶路拯救自己,还是留下来设法拯救这个生命垂危的陌路人?短短一瞬间,他就下定了决心:只见他毅然地在那个垂危者身边跪下,甩掉手套,开始按摩他的双手双腿。没过多久,那人的血脉就流通了,而登山者在助人的过程中也不期然暖透了自己的双手乃至身心。最后,这两个人互相搀扶着,终于走出了风雪肆虐的大山……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莎士比亚如是说。那个登山者在生死抉择时,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后,决定救那个风雪冻僵的人。这一选择,令人赞赏。
其实,救人也是自救。正是登山者在拯救他人的同时,无意中也拯救了自己,当我们把视角从自我转移到他人时,往往是双赢,是携手走向成功。
其二,只有破除团体自我视角,换位思考,才能充分理解另一个团体的人们的观点和行为也具有合理性。教师应体谅学生的抱怨,学生也应理解教师的苦衷;医生应体谅病人的烦躁,病人也应体谅医生的繁忙;如此等等。当然,人文关怀、人际沟通交流更是教师和医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特级教师李镇西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在教育上,教师和学生是互为水,也互为鹅卵石的。不过,我们更多的时候只是看到了教师的教育艺术之水让学生日臻完美,而没有意识到来自学生心灵的泉水也在洗涤、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人格,让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事业也日臻完美。”
我们经常在医院看到这样一幕,焦虑的母亲按住又哭又闹的病孩,而站在一旁的护士说:“你的儿子又哭又闹,叫我怎么注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