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
31285500000010

第10章 说话:方法圆通,沟通无碍(1)

语言是办事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说话不中听,与人交往必然会伤感情。说话不圆融,办事必然会遇到更多的障碍。因此,有时候直言也需圆说。从这一角度来讲,会说话一定就好办事。

说话巧,人缘好

孔子曾经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这就失去了朋友;不能同他谈话的,却同他交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由此可见,在为人处世结交朋友的过程中,更加应当重视语言交谈这门艺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待人接物中很少不用言辞的。古往今来的那些成功者中间,他们对于谈话的艺术也都有着相似的原则可循。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丁姐是公司的老员工,公司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喜欢她的。那么她的秘诀是什么呢?赞美。她常说:“没人喜欢听别人说自己不好,即使明知是假的,他们也要听赞美自己的话。既然如此,何不多赞美别人几句呢?捧着别人说话,人家才会喜欢你。”

丁姐确实很会捧人:公司的小赵是个身材略胖的女孩,她很为自己的身材苦恼。有一天她穿了一件碎花长裙,一个女同事大惊小怪地说:“小赵,你怎么越来越不会穿衣服,胖人怎么能穿碎花裙呢!”一听这话,小赵的脸当时就沉下来了。丁姐走了过来:“我看看!满漂亮的嘛!颜色淡雅,衬着小赵的皮肤,多有气质呀!”小赵听了丁姐的话,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整整一天,她始终端着笑脸。

销售部的促销活动出了问题,何经理脸色阴沉地召开了一次检讨会。轮到丁姐发言时,她以中肯的语气说:“我觉得我们都应当对这次促销活动负起责任,多危险啊,如果不是何经理大胆地及时改变策略,我们这一次的促销活动就会成为一场笑话!”丁姐发言完毕后,何经理的脸色也跟着平静下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丁姐赞美别人时,总是那样真诚自然,尽管很多时候大家也都知道丁姐只是在捧自己,但还是忍不住喜欢她,接受她的赞美。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赞美的话的人,人缘一般都特别好。当一个人听到别人赞美的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赞美话,却还是没法抹去心中的那份喜悦。

因为,爱听赞美话是人的天性,虚荣心是人性的弱点。当你听到对方的赞扬时,心中会产生一种莫大的优越感和满足感,自然也就会高高兴兴地听从对方的建议。相信你也曾到私人商摊处买过衣服,在你试衣时,卖主肯定就来话了:“啊!真漂亮!穿起来非常合身,大方、有风度。”本来你是不想买那件衣服的,却买回来了,这就是赞美的力量。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时候,也应用赞美他人和巧于恭维的这种方法:有人发布威尔逊多年以前所写的一封信,在那封信里,他表示要将某议员打得一塌糊涂。在信件发布不久以后,在华盛顿的某一场宴会中,那位议员也在座,威尔逊在他的演说辞里,对那位议员的品格和他所博得名誉的缘由,赞誉备至。过了不久,威尔逊又和该议员碰面了,那位议员与原来判若两人,对威尔逊十分热情客气,并在竞选中支持了威尔逊。

可以说赞美他人是博得他人好感、获得他人赞同的一把金钥匙。把赞扬送给别人,就像把食物施给需要的人。在许多时候,它就像维生素,是一种很有效果的食物。

但是说赞美的话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则就会变成令人生厌的讨好和献媚,以下就是赞美别人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1.时间上要及时

在生活当中,同事、朋友或家人的优点,随时都可能显现。而且,它是出现于一个稍纵即逝的运动过程之中,个别时候还犹如昙花一现。所以,一个会赞美别人的人,总是能抓住时机,奉献赞美,赢得对方和在场者的好感,起到一种征服人心的效果。当你下班后走进家门,看见娇妻已先到一步,已经为你准备好晚餐,你只要深情地望她一眼,说一句“看到桌上的菜我就饿了”,她一定会心花怒放的。倘若你酒足饭饱之后,才说一句“你今天回来得真早”,那样的效果,已经是雨后送伞了,她还能感受到你当时就有的那份热情吗?

2.内容要巧妙

赞扬的形成,在于一般双方都是面对面的,所以,内容上要具体,对象上要分明,有时尽管不直接涉及你所要赞美的客体,但对方早已心照不宣地知道你所指的是什么了。某单位“五一”节组织大家春游,办公室的一位女同事穿了一身非常得体的粉红春装,加上她那复旦学子的气韵和风度,和往常相比,的确光彩照人。这时一位朋友走到她的身边,仅道了一声“今天心情好?”她就知道是在赞美她的着装,嫣然一笑,道一声“谢谢”。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人际相知的春风。

3.要显得真诚

我们去赞美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所要赞美的人值得赞美的地方,从态度上看,需要让人觉得诚恳。如果显不出真诚,在印象中给人一种虚情假意的感觉,人家会怀疑我们居心不良。我们的赞扬不但不能得到回报,甚至还会招致冷遇和讨厌。

4.说话要“对症下药”

俗话说:对症下药,量体裁衣。赞美也要“因人而异”,对于商业人员,如果说他学问好,品德高,博闻强识,清廉高洁,他不一定高兴,而如果说他才能出众,手腕灵活,现在满面红光、印堂发亮,发财在即,他一定会很高兴。对于政府官员,说他生财有道,定发大财,这不是表明你的无知,就是表示你对他在进行讽刺,肯定会惹人反感,这时应该说他为国为民,淡泊名利,清廉公正。对于教授、教师,说他为人师表,学问渊博,思想深远,妙笔生花,他听了肯定高兴。要结合对方的职业与工作说话,有道是“上山打柴,过河脱鞋”。不要弄得“牛头不对马嘴”,免得好意赞美人家一番,人家还觉得这是“乱弹琴”。

方圆智慧

语言是传达情感的工具,也是沟通思想的桥梁。“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生活中,有的人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一席话就能使人心情舒畅。有的人则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一讲话就使人误解。因此,要想在人际交往中应对自如,就要懂得说话的方圆艺术。

用赞美打动人心

适当地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这种赞美必须是诚心的,而不是为了阿谀奉承而故意夸大的虚假的赞美。交友时,如果能很好地运用这一条,对于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大有裨益。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每个人都对别人有一份期待,希望得到尊重,希望自己应有的地位和荣誉得到肯定和巩固,因此,只要你嘴巴“甜”一点,适时给别人以赞美,这是于事于己于他都具有好处的。

赞美是一种成人成己的手段。有句老话说:“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赞美人,的确是在长他人志气,但绝不是灭自己的威风。根据“交换”这一原则来说,你赞美别人,别人也会赞美你。夸你的话从别人嘴里听来,不仅自己的心中舒服,而且会给别的听众以好感,让大家对你另眼相看,这种成人成己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南非有一个古老的小村庄叫巴贝姆村,这个村里保留了一种古老的传统,那就是当有人犯错误或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的时候,这个村里的人对他不是批评或指责,而是全村人将他团团围住,每个人一定要说出一件这个人做过的好事,或者是他的优点。村子里的每个人都要说,不论男女老少,也不论时间长短,一直到再也找不出他的一点儿优点或一件好事为止。犯错的人站在那里,一开始心里忐忑不安,或怀有恐惧、内疚,最后被众人的赞美感动得涕泪交流。众人那真诚的赞美和夸奖,就如一剂良药,彻底清除掉那个犯错人的坏念头和坏行为,使他再也不会犯以前犯过的错误。巴贝姆村人的这一做法,效果也是明显的,即使是小孩子,你也很难看到他们中间有明知故犯的人。

巴贝姆村人的做法无疑是明智而有效的,对于那些偶尔犯错误的人,用赞美代替了惩罚,在维护了他们的尊严的同时,又必定会唤起他们的羞耻之心,从而修正其不足之处。巴贝姆村良好的民风也自在情理之中了。

赞美是一种有效的人际沟通方法。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曾得到过别人的赞美,每个人也都赞美过别人。人人都喜欢别人赞美,尤其是当众得到赞美,这是任何珍贵的礼物都不能比拟的,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享受。人人都需要赞美,每个人都应当学会鼓励和赞美。

尊严和荣誉是人的第二生命。当你赞美别人的时候,好像用一支火把照亮了别人的生活,使他的生活更加有光彩;同时,这支火把也会照亮你的心田,使你在这种真诚的赞美中感到愉快和满足,并激起你对所赞美事物的向往之情,引导自己朝这方面前进。赞美就像润滑剂,可以调节相互间的关系;赞美又像协奏曲,那和谐悦耳的声音让人如痴如醉;赞美犹如和煦的阳光,让人们享受到人间的温情;赞美像催春的战鼓,给人以鼓舞和鼓励。

赞美是一门语言艺术,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善于赞美。伏尔泰曾说:“我们没有办法常常使人感到满足,但我们可以时常把话说得使人高兴。”但有的人却因不善于表达,虽然他们明明欣赏他人的行为,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那么谨记:学会赞美他人。如果你过去确实很少去夸奖你的同事,现在就是你应该改变自己的时候了。

渴望得到赞美,是每个人心中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回应和赞美。那些刻薄者总是吝于称赞别人,即使他们非常清楚对方的成就,结果他们也同样难以获得别人的称赞。反观那些杰出的人士,因为总是慷慨大方、毫不迟疑地称赞别人,所以他们也可以赢得别人慷慨大方的称赞。你能赞美别人有多高尚,你的内心世界就有多高尚!

当然,赞美必须是真诚的,是不能够勉强的,它是理智与情感融合而达到巅峰的一种表达方式。勉强的、虚情假意的赞美不是赞美,不仅使自己心里有不协调之感,而且还会把这种感情传达给听者。俗话说得好:“心诚则灵”,赞美也一样。而那些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去说好话奉承别人的人,一旦达到目的,他们的甜言蜜语也就化为灰烬了。所以,真诚的赞美,应当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是心灵的呼唤,是对他人的羡慕和钦佩。另外,称赞的语气不要过度夸张,要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来称赞,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对方会认为你很虚伪。“赞美是畅销全球的通行证。”在人性深处,人们渴望的是欣赏、赞美和鼓励。任何人都不喜欢接受过多的斥责、挑剔、唠叨、批评,这是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被承认。所以在成功时,要多一份感恩之心,并且乐于把成功同他人分享,这样你的支持者将会越来越多。

所以,我们所有的人都应培养的一个习惯,就是在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身上,寻找可以赞赏的东西。这样做,我们就可以成为乐于赞美他人的人,每个人都会为此而感到愉快。这样做还积极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使人们有了新的勇气去面对困难,它使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得到发挥。

方圆智慧

喜欢被人赞美,是人的天性之一。人既想客观地了解自己,又想得到好评。如果一个人的长处得到别人的肯定,他就会感到自我价值得到了确认,产生“自己人效应”。心理学家证实:心理上的亲和,是别人接受你意见的开始,也是转变态度的开始。

幽默的人最有方圆的力量

幽默是一种温和含蓄而又机智对待生活的态度,它是“天真”与“理性”的巧妙结合。当你身陷困境时,它又能轻松帮你化解困境。

中国古人说得好:做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没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此处的花子比喻人的表面好看,像个绣花枕头。意思就是说做人做事必须诚恳,否则就会变成一个绣花枕头,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踏实。反之,做事如果没有一点圆通灵活和随机应变的情趣,就等于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头人,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阻碍。

做事必须诚恳,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做事如果态度不诚恳,对方总会认为你滑头滑脑,因而不敢跟你合作做任何事情。至于说到“圆滑机趣”,这并不是要做得像个市侩那样一切都讲求圆滑,而是说该讲究技巧时要圆通灵活。例如本来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往往由于当事人富有幽默感,说上几句很逗趣的话,大家哈哈一笑,事情都办通了,可是并没有得罪任何人。否则,如果一切都本着公事公办的严肃态度,那你所办的事情不但处处碰钉子,而且被人指称你是一个不通人情的木头人。

幽默的说话方式是每个人都喜欢的语言技巧,为此有人指出:“幽默是事物的一种性质,它能使举座欢快,给人带来乐趣。”因此,绝不能忽视幽默在为人处世时的巨大作用。

方圆处世,就是善于化解困境。有时候为了化解困境,没有任何合适的方式,只有依靠幽默的力量。

当百货公司大拍卖,购货的人又推又挤的时候,每个人的脾气都犹如枪弹上膛,一触即发。有一位女士愤愤地对结账小姐说:“幸好我没打算在你们这儿找‘礼貌’,在这儿根本找不到。”结账小姐沉默了一会儿,说:“你可不可以让我看看你的样品?”那位女士愣了片刻,笑了。

有时我们确实需要以有趣并有效的方式来表达人情味,给人们提供某种关怀、情感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