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
31285500000030

第30章 职场:中庸处世,圆融做人(4)

市场部助理Alina不久前被提升为秘书室主任,这都得益于她平时所做的策划文案都十分精彩,并常有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当Alina得知秘书室主任一职空缺,公司内定人选是打字员Susan时,她很自信地来了个毛遂自荐。总经理边翻看着Alina的文案,边对她精彩的文笔发出赞叹,经过一番考虑后,总经理终于决定放弃那个长得漂亮但文笔平平的Susan。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担任公司的要职,千万不要犹豫,不要去相信“好酒不怕巷子深”、“土不埋金”的古训,因为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里,等着机会上门的几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与其让机遇失之交臂,不如学会让别人发现你。

2.不与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

很多时候我们会将自己的竞争对手看做是死敌,为了成为那个令人艳羡的成功者,也许你会不择手段地排挤对手,或是拉帮结派,或在上司面前数落别人的不是,或者设下一个又一个巧计使得对方“马失前蹄”。但可悲的是,处心积虑的人有时并没能成为最终的赢家,收获的只是一腔沮丧和悔恨。

从郑敏到职任行政经理的第一天开始,苏小睿就对她十分戒备。刚任这家外企公司驻京办事处代经理的苏小睿敏锐地感到:郑敏的到任对自己是个威胁。于是,苏小睿为了保住现在的职位,自恃在公司的老资格,便经常在老板面前说郑敏的坏话,有一次竟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因为一点儿小事对郑敏大动肝火。

虽然郑敏对苏小睿的敌视做法很生气,但是她非常有涵养地回避了对方,并没有与她发生正面冲突。半年后,郑敏正式被公司委派做办事处经理。而一直对郑敏怀有敌意的苏小睿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噩梦,她一气之下辞了职。

苏小睿到最后都没有明白,问题的原因正在于自己,是她一手促成了竞争对手安全到位。要知道,没有老板会把一个心胸狭隘、与同事矛盾重重的人放到最重要的职位上。如果她能采取另一种更积极的方法,比如学会与郑敏良好沟通与协调,多多向她学习一些管理之道,注意与其他同事的交往方式,在上司面前谈及同事时,着眼于他们的长处而不是短处。那么,凭着她在公司的资历,老板又有什么理由不让她坐稳这个办事处经理的职位呢?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请记得: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永

远是最蠢的做法,往往会招致别人的看低和上司对你的负面评价。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选准时机运用以退为进的战术,不失为取胜的一种策略。

与自己的竞争对手避免发生正面冲突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面对对手咄咄逼人之势仍能保持冷静,会显出你的理智和遇事不乱的大将风度。

(2)冷淡对手的攻击也许会给人造成软弱可欺的印象,但这只是暂时的,在那些能够慧眼识金的上司眼里,对手的尖刻恰恰从侧面反衬出你的大度。

(3)以委婉又不卑不亢的态度方式化解与对手的正面冲突,显示了你有极强的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要做到不但面对对手的带挑衅色彩的言行保持冷静,也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给对手带来了挑起争端的机会,否则事发后你将处于被动地位,小心行事与适度的沉默会为你省去许多麻烦和尴尬。

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有以下缺点:

(1)以针尖对麦芒之势对待竞争对手,也许会出一时之气,但你们的争执在同事眼里常常会变成一场闹剧或背后议论的话题,而这时你们的形象都不会被描述得很完美。

(2)发生正面冲突会使自己失去冷静和理智,从而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势,很多事例表明人们常常会后悔自己在盛怒之下的所作所为。

(3)别以为与竞争对手的争辩是在显示你的伶牙利齿,尤其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大动肝火,会让人觉得你原来竟是如此重视自己的得失。

(4)对手的主动进攻也许会激怒你,这时如果你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很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局面。因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双方都自认为实力相当、难分高下,但实际上不但增加了自己的负面影响,也使你竭力保持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

3.保持一颗宽容心

在办公室中工作,无论胜败如何,其结果大家还是要在一起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心中始终充满了怨恨,终致无法安心工作。不如试着让自己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让心绪变得平和,使自己能理解别人,这样无论成败你都是英雄。

人事部经理在离职之前,向公司推荐了阿力接替自己的位置,但最终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人却是陵非。很多人都为阿力感到不平,毕竟陵非无论是资历还是学历或水平,都比不上他。但阿力却对此表现得很大方,笑着说其实陵非有许多优点,活泼好学、聪明伶俐。

此时稳坐人事部经理的陵非深知自己为了得到这个职位使用了不光明的手段,所以心里也觉得愧对阿力。看到阿力的大度和平日对自己的友善,令他既意外又感动。

第二年的薪资评比中,阿力得到了最高的加薪幅度。当然,身为人事部经理的陵非在其中当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久阿力又被委派做了公关部的经理。

办公室里的钩心斗角让人变得非常有压力,这时的你与其花费时间去贬低对手、急着跳出来表现自己,不如冷静下来想想怎样编织更为和谐的人际关际和圆满地完成每一件任务。如果能做到做事得体、待人有礼,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高尚、亲切、有品位的人,那么你一定会争取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走到哪里都会有互惠互利,尽管有时并不公平,但是不居要职的你没有生杀大权,在办公室这个“是非之地”,如果不遵守其中的游戏规则,那么当裁员的号角吹响时,第一个被淘汰出局的人,也许就是你。

在职场争斗中,获得胜利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平时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要知道竞争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所以你潜在的对手也就很多很多,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职业中人感觉到非常疲倦的原因。但是,如果你放下心中的敌意,从容地面对竞争对手,尽自己的努力做到工作精益求精、人际关系和诣,那么,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你根本不必去同别人竞争什么。因为,你的表现已经向上司和同事们证明:你就是最好的。

方圆智慧

考虑事情要全面,不要抓住一点不放,除非你想和自己“较劲”。一朝君主一朝臣,做人要学会变通,不能把事做得太绝。你不只要配合今日的当势者,还要留意明日的当势者,就像一个善于棋道的棋手一样,当你走出第一步棋之后,还要想到第二步、第三步如何走。

客观责备,批评下属对事不对人

批评应就事论事,以不伤害他人自尊为前提,同时也要给他人一个台阶下,激烈的措辞只能使之心生怨恨,背离了你的根本目的。

批评是让人改正错误的方式,但是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恰当的批评会对对方敲响警钟,改正错误。反之,则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在工作中,员工避免不了会犯错误,因此领导要想纠正错误,批评员工一定要注意场合,最好是在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再温和的批评也有可能会刺激受批评人的自尊,因为他会觉得在同事面前丢了面子。他或许以为你是有意让他出丑,或许认为你这个人不讲情面,不讲方法,没有涵养,甚至在心里责怨你动机不善。因为批评人不注意场合,带来这么多的副作用,受批评者心生怨恨,批评人、改变人的目的就很难达到。

如果万一必须在现场当众改变人、批评人,其态度措辞要特别谨慎。以不刺伤他人的自尊、自我为前提,否则很难达到批评人、改变人的目的。

广东某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王某遇刺身亡,凶手是他的一个下属。原来,王某在工作中批评这名下属,致使其心怀不满,最终痛下杀手。这出惨剧的发生与其说是下属品质的道德沦丧,不如说是管理者沟通的不善。

管理实质上就是沟通,沟通作为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自有其无可非议的地位。与下属之间的沟通,是每个管理者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一;这些沟通工作是否省时有效,直接影响到我们作为一个管理者的绩效。这里所探讨的,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对事不对人”的管理沟通方式,以及探索这种方式背后的思维,并抛砖引玉地探讨中国式的管理哲学。

作为管理者,经常会看到下属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由于辅导员工、培养员工和领导员工是管理者的职责范围,这时候管理者是不能袖手旁观的。所以,如何指正及辅导下属,从而让他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复犯错误;同时又要让下属没有抗拒心理,达成良性的互动沟通,确非易事。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为数众多的年轻经理人。

此时,具有典型中国味的“对事不对人”管理思想(更恰切地说,是一种管理沟通方式)便可派上了用场。“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是:跟对方讲什么事的时候,其重心是说事,而非说人,因为说人很容易引来逆反心理。“对事不对人”的核心策略是,通过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分析某件事的对错与否,并提出中肯的建议或正确的意见,或帮他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就可以带来他人的感激而不是抗拒、意见相左。

但是如何让自己的批评和建议发挥最大的效用呢?那么,就需要管理者在与下属沟通中掌握批评的分寸、尺度,讲究语言的技巧,下面的几条原则可以参考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