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
31285500000039

第39章 商海:明方实圆,“方”与“圆”融合的生意之道(4)

约瑟夫·杜文是著名的销售高手,他十分懂得运用客户心理学。每当来宾到展示场或店里询问某件艺术品时,杜文先生常常表现出不愿销售的模样。不是说该幅作品某某先生已有意购买,就是显出舍不得割爱的神情。这就是古老的售货规则:别显出急于求售的神情。“杜文并不想卖掉他的好东西,都是那些客户使得他不得不割爱。”杜文先生的老客户威廉·兰朵夫·赫斯特夫人如此说,她了解杜文先生用的技巧,但仍喜欢买杜文的艺术品。

在推销过程中,销售人员要掌控局面,不能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如果让客户感到你急于成交,那么最终的结局可能不会让你太满意。因为你的客户会把这点作为一个有力的武器来使用,你将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

一名出色的谈判高手,会坚守自己的目标,绝不轻易妥协,也懂得利用客户心理让客户对最终的结果更满意。把握全局,明白客户意图,这些都可以增强你的谈判能力,取得双方利益的平衡,完成一笔完美的交易。

假如你是一个正在戒烟的人,当你走进一家小商店时,营业员问你:“同志,你买不买烟?”这时,买烟和不买烟的思想斗争就会在你的头脑中展开。最终,或许戒烟的自我控制力会取得胜利,于是你不买。如果营业员这样问你:“同志,你买烟吗?”这时,你就会干脆而简单地回答:“不买。”因为,你头脑中拒绝买烟的念头立即付诸了行动。但是,如果营业员换一种方式问你:“同志,你想买什么牌子的香烟?”或者“同志,我现在就把烟拿给你吗?”在这种情况下,你也许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理性,情不自禁地回答:“来一盒吧。”

这就是抓住客户心理的优势所在,营业员的三种不同问话形式促使你做出了三种不同的反应,原因就在于营业员的问话形式影响到你不同的心理状态。

情感,是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力。而情感是由心理所支配,而并不完全是理智。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做出的反应并不是理智造成的,而是情感在操控着,或者说是外界的思想或者建议在激发你做出相应的选择。

最有名的案例就是鸡蛋的故事。有两家小餐馆经营早餐,内容都是茶叶蛋、包子和稀饭。但是,两家小店开业后不久,东边的一家就开始重新装修自己的门面,而且准备开一家自己的连锁店;西边的小餐馆却没有这么幸运了。既然内容都是一样的,口味也相同,很多人就不理解其中的原因所在了,有人注意到了两家店铺老板经营方式上的不同。

当顾客来到西边这家店,老板问:“请问你要什么?”顾客:“包子,稀饭。”老板:“要鸡蛋吗?”顾客:“不要。”而在东边的这家却不太一样,虽然顾客也点了同样的东西,但是老板最后却这么问:“你要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顾客顺口答道:“一个鸡蛋!”

这就是差别,虽然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提问,效果却是大不相同的,也就理所当然地形成了不同的生意结果。所以,要想成功地推销出自己的产品,你就需要仔细抓住顾客的心理和习惯!

方圆智慧

人人都有健全的大脑,不会轻易地被说服,虽然销售者不能通过思想强迫客户来接受自己的见解,却可以通过情感把客户导向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为什么攻心策略屡屡奏效的原因。

稳中求胜,让客户敞开心扉

在生活中也不乏急性的人,他们做事风风火火,过分追求数量和效率。但由于急于求成,考虑问题不仔细、不周全,容易出现疏漏和错误,同时也给别人造成压力,引起别人的反感。这对自己的影响是很不好的。销售人员如果过于急躁,也会影响自己的业绩。因此需要销售人员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话运用到销售行业也有一定的道理。有很多销售人员一开始做业务时,会直接询问客户是否需要这种产品,这样的开场白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客户会认为你是想尽快赚到钱才这样急躁地想销售掉商品,这样自然而然地就会降低对你的信任度。

销售人员通常是凭借着业绩来评定能力的,所以众多销售人员工作激情都很高,销售欲望自然也很强,但是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难免会碰壁,这时单凭销售自信已经不能起大作用了,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迫切的销售心理和推销心态会使你欲速则不达。

据统计,在中国一线定点销售的人员中有92.7%是女性,这就说明女性的特质——耐心、细致以及韧性在销售过程中占了优势。每位客户都希望得到优质的服务,而不是一开始就被询问是否需要某项产品。所以销售人员不要在客户面前急于表露自己的销售意图,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张昊是某公司的销售人员,他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好的成绩,所以平时工作也很认真,还因为业绩突出荣登过公司的销售光荣榜。后来公司里来了几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业绩很突出。于是他心里有些不服,想要超过他们。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表现在行动上,张昊则显得有些急躁,每次有客户光临,他总是忍不住希望客户能够立刻签单,他总是不停地催促客户,这反而让客户感到心烦厌恶,本来到手的生意反而泡汤了。这样,张昊看着自己的业绩每况愈下,心里更是着急,在销售中更加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客户购买,如果客户拒绝他就会很生气。慢慢地张昊开始变得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想骂人,在工作中也是经常出错,引起了客户的不满,最后因为客户的投诉太多,公司不得不让张昊先回家休息一段时间。

欲速则不达,张昊的急于求成,致使他不仅没有提高业绩,反而严重影响了工作,弄巧反成拙。

由此可见,在销售工作中急躁不仅成不了事,反而会误事,更有可能使人因为急于求成而无法达成目标,进而走向消极,甚至灰心绝望。毕竟在销售过程中,不会每次都那么顺利,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如果这时还是一味求快,只会事与愿违。

容易急躁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对销售人员的工作有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销售人员要改正自己的习惯,调整自己的心态,注意工作的节奏感,培养行为的计划性和合理性,保持一颗平常心,从容地应对自己的工作。

稳中才能求胜,过于急躁反而会漏洞百出,即使得到一时的利益,也会对长远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在销售工作中,抱有急躁心理的销售人员不乏其人。很多销售人员工作时心急火燎,总是希望能够尽快和客户签单,一旦客户迟疑一点,销售人员就开始沉不住气,对客户一催再催,引起客户的反感。以这种态度对待客户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礼貌的。可能客户有着自己的考虑,有着自己的安排,销售人员应该学会耐心等待,这一方面是对客户的尊敬,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稳重,同时也会避免在销售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销售人员在工作时,做事要有始有终,保持冷静和慎重,三思而行,既不鲁莽上阵,也不半途而废。给客户充足的考虑时间,不要一味地急于推销,不断催促。即使客户拒绝,也不要感情用事,对客户发脾气,或者出言不逊,使自己受到客户以及旁观者的指责和批评,最终失去很多潜在的客户。

做销售工作要有一个切入点,不能急于求成,因为销售商品的过程也正是在销售自己。要成功地销售自己,就要先和客户成为朋友,先取得对方的信任,之后再去销售商品,这样你的推销工作就会变得游刃有余了。

在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消除这种心理距离,它的存在会使客户对你产生异议,因为第一次与客户见面时,客户对你一无所知,自然就对你和产品产生戒备。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种戒备心理呢?这就要求销售人员在与客户接触时,在言语上消除这种抵触心理。其次还要在肢体语言与表情、仪态上下工夫。精神自然要饱满,因为健朗的生活态度很具有感染力,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客户与周围的人。

销售人员在与客户沟通时,还要不断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发掘客户的潜在意识,这样才能获知客户的消费心理,从而成功地销售商品。

此外,销售人员要适时地进行自我暗示,提醒自己:“要冷静点,急躁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从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淡化急躁的情绪,使自己恢复情绪的常态,以避免急躁情绪引起不良后果。

为了能够让客户对你敞开心扉,你必须想客户所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的身份、经济实力、购买缘由以及购买商品的侧重点等内容,然后适时地抓住客户的心态。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判断客户的情况:

(1)目光。了解客户想什么。

(2)声音。了解客户是什么样的人。

(3)衣着。分析客户的相关背景。

(4)谈吐。获知客户的购买意图。

方圆智慧

做推销工作的同时,要具备耐心和毅力,最重要的就是心态要放稳,不能急于求成。要知道,在行动上失误,就容易在自己销售的道路上留下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