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
31285500000006

第6章 处世:万法圆融,方圆相济走天下(1)

古人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古人还有这样的说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就从不同的侧面告诫了后人如何学习做人。从古至今,做人若是缺失了方正刚直的气节则无法立身,而不懂圆融机变的智慧也同样不能立世。方圆有道,方圆交融才是做人的大智慧,处世的大聪明。

真诚为人,方圆涉世

情感是人们沟通、交流的桥梁,饱含真情的语言则是唤起情感的一种最具感召力的武器。运用真情流露的言语策略,可以顺利地使双方产生情感共鸣,关系融洽,形成良好的交际氛围,可以有力地推动人们将某种行为动机付诸实施,并做出积极的反应。

人贵以真,更贵以诚。如果把真诚的思想和感情直接表达和抒发出来,对方一般也会动以真心,施以诚意。开诚布公就是利用人与人之间这种宝贵的“真诚”来发挥作用的。

论上海金业集团发展精神与用人哲学:

1.治企“不虚”

《建党伟业》电影里的一句话“坐而论道容易,找到出路很难”。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开创辉煌伟业,其根本在于永葆思想的先进,每一届党的领导核心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

善建者行,善虚者言。善思务道,善行务实,治企重在不断抓住商机,治国重在不断抓住国机,治军重在不断抓住战机。要做到“不虚”,就要思深于行,行决于言。

深入与高度代表的都是浅出,用最简单的言行阐释最高的境界,企业到最后之所以强大,之所以复杂,企业家到最后之所以辛苦,之所以慈悲,在于当今社会清贫之后清富思想的建立过程中需要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时代道义。

2.交易“不赌”

金融市场运作交易、操盘企业为的是参与下来。“不赌”是为长期赌下去,长期看输着多赢者少;长期看赢者集腋成裘变身大家。短赢不胜长赢,长赢靠累胜。我们要成为大家,就要做到“当下不赌,赌的是未来”,赢得成败关乎心性与品德。

3.市场“不争”

“不争即争”是中国智慧的上层境界,做市场的何为“不争”,何为“争”;不与人争,要与己争;不与利争,要与势争。不与天争,要与道争。人亡我尤可战,天亡我不可回。

4.服务“不输”

要做到“不输”,就必须创新;要做到创新,就必须付出,时刻付出,时刻准备付出。服务方式的创新是现代社会的产物,金融产品的销售流程改变更加电子化、智能化;金融资讯的传播方案更加信息化、1秒钟。

5.为人“不高”

金融产业是资本主义的高端产物,钱生钱的产业,低调是必须的;水低成海,人低成龙;中国人喜欢用低调,我认为为人只要做到“不高”即不悲不亢、焦点利众就值得称道,而能长期保持的就是“无我”。中国的境界讲究“无我大乘”,我提倡“少我”时刻少一些自我,就能多一份智慧,增一份才能,获一份收成。

有一个小寓言,讲得异常深刻:

有个渔夫整日打鱼,以此为生。有一天,他运气不佳,忙活了一整天,只网到了一条小鱼,而且小鱼还劝他另做决定:“渔夫,你放了我吧,看我这么小,也不值钱,你要是把我放回海里,等我长成一条大鱼,到那时你再来捉我,不是更划算吗?”渔夫说:“小鱼,你讲得挺有道理,但是我如果用眼前的实利去换取将来不确切的所谓‘大利’,那我恐怕就太愚蠢了。”

故事中的渔夫很聪明,要知道大海可不是渔夫自家的池塘。想什么就捞什么,所以踏踏实实地珍惜每一份收获是很重要的,只有脚踏实地,方可站得更牢。

真诚、踏实,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的艺术千变万化,根本之道就在有方有圆,坚持原则,用一颗诚实的心去对待,因为诚实是立身之本。“在创业的时候,诚实守信要胜过词藻华丽的广告。把你的事业建立在诚实信用的基础之上,你最终会取得成功。”

我们不止一次地听人讲过诚实的益处。有些人说,他们曾经因为不诚实得到教训,也曾因为诚实而受到奖励。对于那些讲究商业道德的人来说,诚实是第一要义,是方圆做人的第一条原则。

金利来公司曾经和一家报社联合举行一次活动,奖品是金利来领带。活动结束后,负责发放礼品的一位姓罗的女记者把剩下的三条领带交还给了金利来公司。这件小事却让金利来公司的总裁曾宪梓感动不已。几年后,金利来公司全面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组建一个分公司。在招聘经理时,曾先生最先想到了那位记者……

“真理、正直、公平和高贵是永远分不开的,”一个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给他的儿子写信说,“谎言来自卑鄙、虚荣、懦弱和道德的败坏。谎言最终会被揭穿,说谎者令人鄙视。没有正直、公平和高尚,就没有人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功,能赢得他人的尊敬。说谎的人迟早都会被发现,甚至比他自己想象的还要快。你真正的品格一定会为人所知晓,一定会受到公正的评价。”

一个人在火车上坐下后,把自己的包裹和行李放在了旁边的座位上。后来,车上的人越来越多,车厢越来越拥挤。这时,有一位先生问他旁边的座位是否有人,他说:“有人,那人刚刚去了吸烟车厢,他一会儿就回来。你看,这些东西就是他的。”但这位先生怀疑他所说的话,就说:“好吧,我坐在这儿等他回来。”于是,这位先生把行李和包裹拿下来,放在了地板上和行李架上。这个人怒目而视,想说什么也说不出来。因为那位在吸烟车厢的人是他编造出来的。不久,这个人到站了,他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但那位先生说:“对不起,你说过这些行李是一个在吸烟车厢的人的。我有义务保护这些行李不被你拿走,因为你说这些行李不是你的。”这个人发怒了,他开始骂人,却不敢去碰那些行李。后来乘务员被叫来了,他听了这两个人的话后说:“那好吧!我来掌管这些行李,我会把它放到这一站,如果没有人认领,那就是你的。”乘务员对着那个为了占座位而否认自己行李的人说。在乘客们的哄笑声和鼓掌声中,这个人没带行李就灰溜溜地下了车。他刚下车,火车就开动了。第二天,他拿到了自己的行李。为了霸占一个不属于他的座位,他撒谎了,为此他受到了惩罚。

一个人讲了一个谎言,他就不得不接着讲更多的谎言。在他悔悟以前,情况会变得很糟糕。然而,这并不是全部的恶果。一个人如果讲过一个小小的谎言,就会在他的性格中留下一个斑点,就像水果刚刚开始变质时的小斑点。一旦你允许自己讲一次谎话,那么你会发现你很容易说第二次谎话。很快,他的为人处世的方式都会失去踏实和诚实。只有坚持了自己做人“方”的原则——诚实,你才会真正为圆满做事打好了根基。

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当罗伯特·李将军在和一个军官讨论进军方向时,一个农民的儿子不经意间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原来南方的军队要向葛底斯堡进军,而不是向哈里斯堡进军。这个孩子通过电报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联邦军队的总督阿廷。总督说:“如果我能知道这个男孩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我愿意拿我的右手来交换。”一个下士说:“总督,我认识这个男孩,他不可能撒谎,他是个正直的人。”15分钟后,联邦军队行进到了葛底斯堡,获得了大捷。

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高贵的品格和认真的态度,渴望真诚。

如果人们在商业交易中都很真诚,讲真话,那么双方的合作就不会破裂。商业交易需要双方都做到正直诚实。当人们不再互相信任的时候,就永远不会完成交易了。

方圆智慧

在我们社会经验里,重点要强调的是“真诚”二字。在这样一个充满着不信任的社会中,给人一个真诚的印象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然,涉世老手也要提醒你,切不可太没心机,否则很有可能被人诱入陷阱,上当受骗。

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古语云: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不是老于世故,实际上,圆是为了减少阻力;方是立世之本,是实质。

人生就像大海行舟,处处有风浪,时时有阻力。我们是与所有的阻力较量,拼个你死我活,还是积极地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在面对人生疑问时,如果总是消极地逃避,则如逆水行舟,只能一退再退。

从前,有一个爱说大实话的老实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他不管到哪儿,总是被人赶走。这样,他变得一贫如洗,简直无处栖身。最后,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进去。修道院长问明了原因以后,认为应该尊重“热爱真理,说实话的人”。于是,把他留在修道院里安顿下来。

修道院里有几头已经不中用的牲口,修道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人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他就叫这个老实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老实人在买主面前只讲实话说:“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长干嘛要把它们卖掉啊?”结果买主们听了这些话就走了。这些话在集市上一传开,谁也不买这些牲口了。于是,老实人到晚上又把它们赶回了修道院。听完老实人讲述完集市上发生的事,修道院长发着火对老实人说:“我亲爱的朋友,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你的老实,可是,如果老实过了度就只能是个蠢材!所以,我这里也是不能再留你了。”

就这样,老实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

生活里没有绝对的真实,如果你什么事情都实话实说,只会给自己制造出一大堆麻烦,甚至会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比如说我们常见的一些商品的广告词中从来不会有“本品有……缺点”之类的话,世间万物本来就不是完美的,你又何必像那位老实人一样把自己完全地暴露在别人面前呢?

因此,为了处世的圆满,需要许多痛苦的妥协,这便是这里所说的“圆”。这是做人必须要掌握的策略和方法。

当然,做人处处离不开“应变”二字。世事变化,往往出人意料,怎么办?秘诀就是以变为本,以应为用,防不住,躲不掉,变一变,变化越多,越游刃有余。因此,“变才”是处世的黄金法则。

有一位编辑向一位著名作家约稿。那位作家一向以难以约稿著称,所以这位编辑在去他家之前,心中感到既紧张又胆怯。

开始并不成功,因为不论这位作家说什么话,这位编辑都说“是,是”或者“可能是这样的”,而这位编辑无法开口说明约他写稿的事。他只好准备改天再来向这位作家说明这件事,随便聊聊天就结束了这次拜访。

突然间,他的脑海中闪过一本杂志刊载过有关这位作家近况的文章,于是他就对这位作家说:“先生,听说你有篇作品被译成英文在美国的杂志上出版了,是这样的吗?”这位作家很快接过话茬说道:“是这样的。”“先生,你那种文体非常独特,不知道用英语能不能完全表达出来?”“我现在也正担心这点。”

他们有了共同话题,气氛也逐渐变得轻松,最后作家竟答应为他写稿了。

这位不轻易应允的作家,为什么会为了编辑这一席话,就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呢?因为编辑的一席话让他感到这位编辑并不只是来约他写稿子的,这位编辑不仅读过他的文章,同时对他的事情也十分了解,所以不能随便应付了。让对方以为自己对他的事非常清楚,就能像那位编辑一样,在心理上先占有优势。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这个时候再说要办的事情就比直接说出来要好得多。

在生命的征途中,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小路;有春光明媚、万紫千红,也有寒风凛凛、万木枯萎。在生命的寒冬里我们需要执著,然而明知前面是万丈深渊仍固执地前行就意味着死亡。因此,要随机应变。

现代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没人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变化,所以你必须具备随机应变、见机行事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方圆智慧

方圆处世学告诉我们,人们在处理事情时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其手法也要高明,运用灵活的手段,善于变通、迂回应变,能够排除自己行为所涉及的各种人际关系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因此也往往能够更快、更直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确定自己为人处世的角色

高明之人,不在于唯方,亦不在于唯圆。重方轻圆,必木讷凝滞,延误人生;唯圆失方,必轻浮圆滑,失去机巧。要既方且圆,方圆并用才是真正高明的做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