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罗崇敏演讲集
31309500000011

第11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策——在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论坛上

大家下午好!

感谢应邀出席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论坛并作演讲。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发展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对农业产业化有特殊的情感,有一些研究和实践,和大家在一起交流这一话题十分高兴。我想提纲式地谈一谈发展农业产业经营的认识问题、特性问题、组织问题、企业问题、市场问题、服务问题等。我会将今天的发言充实后通过其他形式和大家探讨。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既要看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但发达地区可以发展,欠发达地区也可以发展;又要看到农业产业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也是有条件的,不能急于求成,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区有不同的要求,提倡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合作与联合。既要把农业产业化当成一个目标,努力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结构;又要把农业产业化当做一个过程,允许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通过政策引导,逐步认识并自主选择农业产业化的模式和道路。既要看到农业产业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又要允许多种形式和途径并存,不搞单一化、绝对化。既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经济一项重点来抓,又不能用抓农业产业化代替全部农村经济工作。既要积极发挥政府各部门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支持、指导、协调、服务作用,又要看到农业产业化是经济行为、市场行为,要循序渐进,切不可用行政命令,搞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内容,又是农村持续发展问题,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坚持在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产业化。这是农村稳定的前提,也是发展农业产业化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一定要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结合起来,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经合法程序,不得擅自更改土地承包关系。坚持自愿、互惠、互利。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企业与农户相互选择的结果,产加销、农工贸如何结合,采取什么形式,一定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坚持自愿互利,不能违背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意愿,用行政手段捏合。坚持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得借搞产业化经营,而加重农民负担,要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不断减轻农民负担。要认真落实农村费改税的各项政策。罗崇敏演讲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策

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分类指导工作。我国是一个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农业区域性特点明显的国家。我们在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划布局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握正确的思路:一要以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确立主导产业;二要以市场为导向,布局主导产业或“龙头”企业;三要注重专业化生产的要求,以“一业为主”建立不同规模生产基地;四要从实际出发探索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路子。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的原则;二要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三要坚持突出重点,注重条件,先易后难的原则;四要遵循中央、地方分工负责的原则;五要坚持地方投入为主,国家投入为辅,充分发挥国家投资导向作用的原则;六要坚持形式多样,自愿互利原则。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突出重点工作:一要建设和完善技术服务、市场信息体系,加强基础环节工作;二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产品原料基础的布局相互衔接;三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商品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四要促进主导产品的培育和产业化经营;五要加强试验示范工作,以点带面,加强指导,在面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充分履行政府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职能。政府履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职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经济规律,以间接和直接服务的方式,具体履行组织、协调、支持、保护、服务等职能。要做好舆论导向服务工作,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农户和企业积极主动地、自愿地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要做好产业政策导向服务,制定和实施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规划、干预和引导产业形成和变动趋势的发展政策。要发挥组织协调功能,使各参与者主体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率运作的经营系统。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实施法律保护,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帮助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实行价格保护政策,建立风险保险机制。要正确处理利益分配关系,保护农民利益。要发挥服务功能作用。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服务组织建设,引导建立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搞好科技服务,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应用率和贡献率。搞好市场服务,为平等有序的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性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就现在的实际和研究表明,它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性:

一是商品化。主要是指农业产业经营组织以从事商业化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经营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商品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多样化的商品生产和多层次的商品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分布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尽管各种农副产品的属性不同,但大多适宜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水准以及不同季节,对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消费也各有侧重,而不同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为这种消费需求提供极大的可能。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商品生产会更明晰、更丰富。

二是专业化。主要是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以某一产品或某个产品为主的生产、加工、运销一体化经营的特征。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综合效益。可以促进专业性技术水平和提高,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有利于掌握专业市场信息,占有市场份额;有利于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促进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形成;有利于农户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对接,促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的形成。

三是规模化。这主要是指农业产业化组织能够形成聚合规模经济。它主要表现在: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农产品生产通过规模化种植或养殖,形成群体规模。农产品生产、储藏、加工、运销等龙头组织,包括企业和各类中间组织,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甚至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联合和合作,扩大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销等组织的经营规模。

四是集约化。主要是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农业生产环节中,投入较多资金和科技等要素,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内部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加快农业资本积累和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了各参与主体,特别是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提高了农业经济中的科技贡献份额;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综合、合理利用,避免重复和闲置;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与其他产业不断进行物质与信息交换,增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整个农业产业化的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

五是一体化。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利益或产权联结,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一体化经营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多元经济利益主体有机结合,通过互利合作而自愿形成的,这种结合必然是渐进的,由初级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过渡。一般要经历:建立多利益主体之间稳定的购销关系阶段;多利益主体之间合同契约关系阶段;多利益主体之间产权连接阶段。三、加强农业主导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继续发挥和扩大现有基地已有的优势,努力建设新的商品生产基地,使之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适应。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巩固已有生产基地,形成合理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体系。要按照自然、生物资源等特点,确立农业生产的基本布局,逐步打破过去那种基地建设的封闭状态,通过辐射和引导来带动基地周围地区,扩大基地建设的效果,形成基地建设区域化。在保证粮食有效供给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生产结构或建立新的商品生产基地,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培育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形成动态、合理的商品生产基地体系。

集中力量建设规模大和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可根据自然环境条件,遵循国家产业政策,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设区域性的、大规模的生产基地。注意在种植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按照食物链条延伸的规律,兴建畜牧业生产基地。要实行基建投入和科技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建设的潜能和积极性,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基地建设效益。政府部门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的基地建设的扶持,提高基地建设的综合效益。

加快基地建设市场化进程,鼓励多层次、多渠道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要把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推向市场,改变基地建设政府单一投资的格局。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社会、企业等渠道,采用股份合作制、合伙制、独资、合资等形式筹措资金来进行建设,要设立基地建设投资基金,通过各种渠道来建设一批高产、优质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建立健全稳定的基地建设机制,做好基地建设的系列化服务。要建立健全基地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机制。属政府建设基地类型,要在完善政府投资和追加投资的基础上,按照农产品的流向和增值情况,建立起稳定的农产品转化方式,推进产后环节的增值部分向产中环节返还。社会兴办的基地,可按照一体化经营的要求,使基地(农户)与企业建立起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同契约关系,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以确保基地的良好发展势头。要围绕基地加强服务组织和服务设施建设,把“龙头”企业、经济技术部门和乡村社区性组织的服务结合起来,从技术、物资、信息等方面,为基地提供有效的服务,使基地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

四、培育和建设龙头企业

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销售服务等功能作用。要采取综合对策培育和建设龙头企业。

要充分利用现有企业资源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就目前的情况看,现有企业资源主要是:乡镇企业。它具有利用当地资源和密切联系农民的优势,就地加工转化,形成种养加相互转化增值的生产经营流程。国有商业企业具有网点多,经营队伍素质比较高,善于农产品经营,占有一定经营市场等优势,要通过深化改革,使他们进行资产重组,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把一部分大中型企业经营战略转移成为“龙头”企业,如一批食品加工企业、饲料企业和制药企业。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形成一批中外合资的龙头企业。这批企业以发展对外贸易为特点,基地、加工车间在周围,市场在国外,起点高,效益好,带动能力也比较大。

要确立龙头企业发展的思路。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部门界限、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相对集中,发展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要求大规模、大面积带动,要高水平、高附加值,要外向型,要新起点、新产品,要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建设龙头企业要在充分利用现有企业资源的前提下,鼓励、引导企业及社会的资金投向现有企业的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要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机制和低成本来扩张,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建设龙头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要按照这个特征,建立起真正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要通过合同乃至产权联结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要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企业间的兼并、购买、相互渗透等,逐步建立一批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企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加强农、科、教、企结合,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效益。要鼓励“龙头”企业创办科研机构;要鼓励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创办“龙头”企业;要鼓励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建立合同关系;要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建立产权联结关系;要鼓励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领办和创办龙头企业或当参谋,做顾问,为企业的发展出力献计。

五、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一个组织作为其实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形成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保障。在这种经营体制下,逐渐改革,发展和建立的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丰富的组织资源。目前,我国农村主要有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前者是以乡村行政区域建立的合作经济组织,后者是以某产业或产品为纽带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具有组织功能、中介功能、载体功能和服务功能作用。但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处在起步阶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它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要明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和法人资格不明确,政府对农业产业化也缺乏具体的扶持、保护政策和措施。因此,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部门利益在农村不断强化的情况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很难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难以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应该从法律上明确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立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应制定较为系统的政策来支持和引导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从实际出发,多形式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要因地制宜,多模式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形式也要因地制宜。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际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相应地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各项功能。在大中型企业进入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提倡企业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但结合方式的选择,要充分尊重双方的意愿,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导由松散型逐步朝着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方向发展。对有条件或已形成社区性或专业性产业一体化的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大扶持和引导的力度,特别要办好龙头企业,使其上水平,上规模,逐步在市场竞争中巩固和扩大产品占有率。

制定措施,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要从加强组织领导、经济政策扶持、社会舆论支持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特别是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要大力支持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有关部门都应认真研究,切实提出比较系统的有利于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扶持措施。

六、加强市场建设

一般来说,市场具有交换功能、实现功能和检验功能。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本质上说就是发展市场农业。通过培育农产品市场,特别是专业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主导产业,带动区域化生产,把生产与销售联结起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化水平。在市场体系建设中,专业市场的建设尤为重要。专业市场是指以专门交易某类商品为主的大中型商品交易场所。专业市场具有专业性强,覆盖面广,容量大,信息稳定等特点,既有利于指导生产,又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为预测经济走向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必须下决心抓好专业市场建设。

加强专业市场的硬件建设。专业市场的建设要认真规划,选址要设在产地或销地,便于货物的集散和销售。专业市场的建设要做到通路、通水、通电、通话、通邮,建设规模宜相对集中。要按照有利于商品的交易、结算、保管等原则进行,设立多个交易柜台以及银行和保鲜制冷设备等,还应有相应的加工配套设备和交易人员的休息场所。推行商品小包装、精包装,部分鲜活产品严禁将相应杂质带到交易场所,以保持市场卫生。

加强专业市场的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市场功能的发挥,一个完善的专业市场必须有相应配套的信息系统和教育培训系统。信息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市场信息来源、信息加工处理和信息的发布;教育培训系统包括对市场交易人员、市场管理人员的商品经济培训、产品专业知识培训、法律技能培训等。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市场风险和市场波动,发挥专业市场的中介和载体功能。

建立专业市场的分析与研究机构。随着国内外专业市场数量的扩大和市场分析水平的提高,专门分析、研究市场的机构必定会从专业市场中分离出来,直接指导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和市场销售,成为独立的机构,也是专业市场职能细化的一部分。市场分析与研究机构的成立,为指导各类商品价格的确立,引导远期现货和期货交易,加速专业市场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完善专业市场的宏观调控手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专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市场法规和监管体系,维护专业市场有序运行。要改善商品管理,树立名牌意识,实行优质优价,严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切实保护专业市场的声誉。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形象,提供公平交易,反对强买强卖强搭车。要制定保护性措施,维护各方合法利益。要完善配套措施,防止以专业市场的名义进行“地下交易”和场外交易。

要健全和稳定买卖双方队伍的中介组织机构。组成专业市场的人员包括买方人员、卖方人员和市场管理人员,其中买卖双方人员来自全国甚至国外,这么一个大的群体如何组织起来,稳定下去,并有序运作,是关系到一个专业市场发展的大问题。成立流通者协会或专业合作社,把买卖双方人员吸收进来,互通情报信息,定期研究问题,签订协议维护各自权利。这样,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市场的运营效率和组织化程度。

七、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按所有制分类,我国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现有国家经济技术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的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各种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兴办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个人办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合股、合作办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等。

要健全农村科技部门的职能,稳定队伍,提高素质。办好以技术推广、良种供应、畜禽防疫、信息预测等方面的服务。要开展开发性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把推广、经营服务等有机融为一体,不断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全方位地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主战场。要抓重大科技攻关,实行主导产业的高标准、高新技术开发。要抓农科教结合,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

要加强加工流通领域的功能,特别是冷藏保鲜技术、精细加工技术和信息交流等,不断改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环节中的瓶颈部门的问题。

要依托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好农民互助性服务组织和服务实体。积极运用合作制发展、壮大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创办或改造一部分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和“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做好全面服务。

积极推进股份合作制,实行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与“龙头”企业、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等有机结合,建立专业性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多环节的服务。

谢谢大家的认真聆听!谢谢!

2003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