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31309900000028

第28章 “后发展”国家现代化问题研究(11)

从以上并不完备的概述中,可以看出,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中国集中而又较为完整地体现出“后发展”国家明显的优势和劣势。优势是:(1)在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可以直接引进世界比较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技术人才和资金、企业组织制度等,实现跳跃式发展,缩短现代化时间;(2)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通过全方位开放,参与国际竞争,促进经济结构迅速向现代化转变。劣势是:(1)起步晚、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现有的世界市场和主要的国际性经济组织基本上操纵在发达国家手里,“后发展”国家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3)有利的发展机会稍纵即逝,“后发展”国家大都受种种因素牵制,负担沉重,如不能及时抓住机遇,将被甩出更远的距离。

具体到每一个“后发展”国家,或许并不具备以上的全部特征,但总括起来,中国的情形以放大囊括、包容涵摄、典型体现等不同形式反映着“后发展”国家所处的境况和所具有的难题。或者说,大部分的“后发展”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分享”了这些特征。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中国成为“后发展”的典型形态。很显然,对中国现代化和发展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就不能不从对整个“后发展”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入手,这就是典型所体现的普遍意义。

(二)“现代化”与“发展”内涵的当代阐释

明确中国在“后发展”国家所处的位置,必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从多种视角、以多种方式来看待与把握“现代化”、“发展”等范畴,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与诠释;这反过来也使当代中国的现代化理论与新发展观具有了广泛的普遍性与鲜明的时代特点,从而实现了社会发展理论中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

1.必须在多维视角下理解“现代化”

从世界历史演化的大趋势看,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重大转轨,是地域文明演化为“世界历史”的、全人类文明的过程。马克思曾高瞻远瞩地预见和把握了18、19世纪开始的世界“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与特征,指出: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当代中国则终结了20世纪由于种种原因“人为形成”的“孤立状态”,将中国的现代化纳入了世界历史演化的大潮流。我们看到,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在于,大生产的技术基础对小生产的生产方式的否定,世界性的工业文明对分散的农业文明的取代,亦即从传统的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向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转变。因此现代化是一个大历史概念,标志着一种世界性的巨大变迁,特别是在全球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下,就成为落后和不发达国家赶超先进国家、发达国家的进程。

从实现方式与保障方式的角度看,现代化是当代人类超越社会制度选择的最高命题,社会制度只为现代化提供实现的形式、方式和保障。既然现代化“是今天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不管是选择了哪一种社会制度,都必须努力达到现代化的目标,否则将在各国竞相实现现代化的大进军中落伍。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现代化,不是把它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本国过去的情况进行纵向比较,也不是看它选择了哪一种社会制度,而是同世界上先进水平作横向比较。只有在科学和生产力发展等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才可以被公认为实现了现代化,由此可知,现代化具有超越社会制度选择的特征,一定的社会制度只是其实现现代化的具体方式,提供的只是一种保障。正因为如此,就不能把现代化这一“最高命题”作单纯而片面化的理解,即把它与社会制度等同起来。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只是“干现代化”的方式,而不是现代化本身。在当代,它们都有存在的现实基础。西方资产阶级是现代化的倡导者,现代化首先由西方搞起来,如今现代化了的国家即发达国家大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这些说明以资本主义方式实现现代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可能性。但事实同样表明,资本主义发展了300年,迄今只解决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问题,而今100多个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仍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对于广大“后发展”国家来说“按资本主义方式解决不了”现代化问题。而社会主义方式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比资本主义方式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并且避免两极分化。特别是当“社会主义经历过一个长过程发展后”,以事实表明自身是实现现代化的最好的形式、方式和制度时,“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由实现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决定的。

从现实形态和具体类型的划分看,现代化又是与特定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结合在一起的,具有多种发展模式,呈现出多种特色。概括地看,现代化的类型大体有五种:第一类是英国、法国、荷兰等第一批进入现代化的国家,是“老牌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第二类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后起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第三类是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力图以社会主义方式来解决现代化问题;第四类是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小型地区和国家的急速腾起的现代化;第五类是原来作为殖民地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问题,这一类型的现代化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现代化的众多类型的存在表明,不能按一种模式解决现代化问题,尤其不能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西方化只是上述第一、二类的典型,至于后三类就具有不同于西方化的特色。为此,当代中国的发展一直强调“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其要点是:其一,中国式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方式的现代化,即“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绝不能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其二,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现代化,既要注意现实国情,又要考虑历史传统;其三,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后发展”、不发达国家赶超先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因而更要加快速度,艰苦奋斗,促成“跳跃”。

从结构系统中要素的整合情况看,现代化是关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整体变迁和综合运作,必须保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现代化的整体性、系统性源自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系统性。社会是由众多方面、部分、层次、环节组成的,这些方面、部分、层次、环节在组成整体的同时,又隶属于整体,并受整体的制约且相互制约。从历史上看,社会的结构系统与生产发展水平相关联,在生产水平低下的社会,社会结构的系统网络比较简单;随着产业发展多样化,管理社会的相应组织也会愈加复杂。在现代社会,马克思指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组成的主体结构基本构架没有变化,但其内部要素、水平、性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为一种立体网络,如有的论者所说的“巨系统化”。因此,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注意全面、协调发展问题。在注重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充分注意到法制、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教育、科技、人力资源与生态资源、城市化、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及其他社会问题《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说到底,现代化造就的应是一个经济发达、政治民主、道德高尚、科教昌明、文化繁荣的新时代。

2.新“发展”观要体现时代特征

描绘事物运动变化、具有普遍意义的“发展”范畴,在当代中国获得新的时代内涵。

第一,从现代社会呈现出的新特点中把握发展,当代中国把它看作是一种以高速度或加速度形式出现的前进运动。现代社会活动节奏明显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这种“一日千里”的快节奏的社会里,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赶都难赶上。因此,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不能只跟自己比较,只感到有所进步即低速度运动就是发展,而事实上“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因为其他国家都在高速发展。真正的发展是一种飞跃式的发展,跳跃式的发展,是一种以高速度和加速度形式出现的发展。世界现代化进程推进到今天,如果不对发展作这种理解,就会出现更为明显的“马太效应”:“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将再失良机,遥遥无期。

第二,从社会“机体、机制”的运作中把握发展,当代中国把它看作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扎扎实实”的上升运动。高速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依靠社会机体、机制的协调运作实现。否则单纯的高速度如果“伤害了整个发展的机体、机制”,就会造成破坏,最终产生灾难。中国1958年的“大跃进”就是一种带有灾难性后果的“发展”,是一种主观任意的“头脑发热”的唯心主义跃进,是完全违背经济规律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最终伤害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机体,破坏了发展的机制。与此不同,中国新时期的“加速发展,也可以称作一种飞跃,但与‘大跃进’不同,没有伤害整个发展的机体、机制”,是一种“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的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6~377页。。因此,真正的发展,既是高速度的,也是协调运行的。

第三,从与其他相关因素与措施的关系中把握发展,我们认为别的“都是相对的”,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在关乎发展与稳定、发展与调整、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等复杂关系中,要在现代化进程中真正地发展起来,便要认真处理好这些辩证关系。发展需要稳定的政治局面、经济秩序和国际氛围;在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加以治理”;同时需要打破“贫穷”的平衡、“大锅饭”的平衡,采取措施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依靠诚实劳动和对外开放先富起来,对整个国民经济起影响和带动作用,进而引导全民、全国走上富裕之路。

(三)“一个世界历史性事实”: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