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在考察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政治秩序时发现:“那些在实际上已经达到或者可以认为政治高度稳定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至少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77页。因此,他认为“处于现代化之中的政治秩序,其稳定取决于政党的力量”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77页。。亨廷顿的见解是深刻的,中国的社会历史也一再证明,无产阶级只有通过自己的政党才能组织和领导社会的现代化,维持良好的政治秩序,推进文明的进步。所以说,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需要政治稳定,政治稳定需要政府权威来保障,而政府权威又根植于强大的政党,可见组织是政治稳定的基础。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着决策定向的主导性作用。邓小平为此一针见血地提出:“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7页。共产党为中国现代化的政治秩序提供了组织保证。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通过及时有力地调整现代化进程中的利益失衡和行为失范等现象,为我国现代化的政治秩序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邓小平还强调:“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就呜呼哀哉了,哪里能有现在的中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6页。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13亿人就会没有凝聚的核心,社会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所以邓小平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268页。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条件、基础、发展动力和保障就不复存在,中国的政治现代化社会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治现代化的领导,这是考察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三)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中心思想,同样在中国,要顺利推动政治现代化就必须充分了解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走自己的路,而不能搞西方式的民主。我国国情既特殊而又复杂,对政治现代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疆域辽阔决定了要有一个集中统一的领导,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口众多,文化素质较低就使得提高人口素质,克服社会成员对政治的疏远和冷漠,提高其直接参与政治建设的自觉意识和能力成为一项艰难的任务;历史悠久而产生的传统文化与政治现代化相悖的负面因素,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使政治现代化过程具有复杂性。这些因素决定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政治现代化,又有别于苏联东欧的政治现代化,我国既不能搬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由中国人自己开辟一条崭新的政治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要坚持走中国的特色的政治现代化之路,首先必须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旧观念、旧传统、旧体制的种种束缚。观念的革新是政治现代化的先导,只有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其次要处理好独立自主与学习借鉴的关系。走自己的路,并不是拒绝人类文明的其他成果。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阶段中,我们既要准确地把握国情,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时也要大胆地、有选择地借鉴西方民主中那些可为我们所用的形式;既要反对不顾国情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又要反对以“国情”为由全面排斥的态度。只有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方向,而又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才会顺利推进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从而有利于中国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实现。
(四)必须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
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政治现代化要为经济现代化开辟道路,保驾护航。经济现代化的成败已经成为政治现代化效能的计量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判断一切工作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也必须坚持这一标准。目前,我国的政治现代化要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挫折和失误在所难免,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市场经济的挫折失误,克服市场经济的先天不足。
经济与政治是辩证统一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现代化有赖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基础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生产力构成一切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早在1980年2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主义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经济上的落后制约了政治文化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制度所得到的实惠中坚定政治信仰,产生对现行政治制度的认同和爱戴。而经济体制的改革、生产力的发展,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要通过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使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发生全面变化,使政治生活、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朝着有利于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发展,为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更新准备充分的基础。
(五)必须坚持政治改革
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政治革命,另一种是政治改革。这两种方式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迈向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都曾使用过。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在近代和现代是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在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运用政治革命的方式,粉碎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为中国迈向政治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一方面利用政治革命的方式,完成了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任务,另一方面又用经济改革和政治联盟的方式完成了三大改造,并用政治改革的方式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到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逐渐改变了他原来通过政治改革解决政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推进政治现代化的主张,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结果导致了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大混乱、大倒退。所以,革命不是万能的,革命的成果也不是永续的,政治现代化的永续路径是政治改革。
政治改革是政治现代化的基本路径。狭义上讲,政治改革是指政治体系健全和完善的过程。实际上,任何改革都最终不会逃脱政治性,不过是起始侧重的差异而已。政治的不平衡性,必然要求政治进行改革,而后发展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也对政治改革提出要求。为此,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民主化的需要,我们只能通过政治改革的方式兴利除弊,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以解决政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在政治体制上实行了党政分开、权力下放以解决党政不分、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并相应地进行了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政治文化上,为消除封建专制主义遗毒对我国的政治发展的影响,开展了以重法治、重参与为价值取向的政治文化建设;在政治行为方式上,确立了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方式来促进政治发展的新型政治行为方式等。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作出不懈的艰辛努力和探索。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较大的进展,而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较,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官僚主义、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干部特权、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政企不分、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徇情枉法等政治弊端严重存在,它们极大地阻碍着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行政效率的提高,加剧了社会矛盾,蚕食着执政党和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威胁着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同时,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因素增多、新兴社会力量的崛起、社会利益分配的失衡、政治腐败的蔓延,都在不断地挑战着执政党在改革开放近30年建立起来的合法性基础。目前,中国的政治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凸显,长期积累的矛盾和危机也需要排解。因此,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是政治现代化进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六)必须坚持循序渐进
渐进性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特点之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渐进性特征。政治发展要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的决定要素,没有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当前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决定了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也处于初建时期,离政治现代化的目标还相差甚远。这主要表现在:从政治管理上看,主要实行和发展国家形态的民主,由少数人民代表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和组织还不够科学;从政治体制看,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治国的方法和手段看,对国家机关和公务员还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从公民权力保障来看,我们社会的某些角落里还存在着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在某些基层单位,封建家长式的领导依然存在,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宪法规定的各项公民的政治权利还没有得到普遍实施等。我们应该正确面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防止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民主急性病”。我们对于民主政治的追求,应该以民主理想为目标,实现对现实状况的不断超越,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认清现阶段我国政治现代化所面临的现实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急于求成,匆忙行事,又不能裹足不前,悲观失望,无所作为。必须采取坚决、积极而又审慎的方针,进行缜密的调查研究,严谨的科学论证,既不能超越也不能停滞不前,而要依据国情,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进行。
(七)必须坚持“以法治国”
建设完备的法制,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推进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因为法律具有规范性、强制性、权威性的特点,是现代社会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最高准则。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还很不完备。目前,我国存在着人治和法治双重现象,人们的法制观念极其淡薄,人治思想影响极为深刻,在有些地方主要是人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时常发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政治生活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同时也不断暴露出一系列潜在的问题和矛盾。为此,邓小平从我国政治发展的现实出发,始终关注并突出强调法制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搞四个现代化,要两手抓,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对各种犯罪要坚决采取法律措施绝不能手软。在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建设中,民主与法制不可分离,民主是目标,法律是保障,“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既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我们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页。。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因此,必须坚持“以法治国”的方针,使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公民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国家各项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从而彻底消除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权大于法的现象,切实做到国家的各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八)必须坚持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是我国政治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政治现代化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政治现代化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然而,由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存在着潜在的冲突性,特别是作为实现政治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的政治体制改革,其中每一项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如果利益调整处置不当,就会引发冲突,甚至造成社会动乱。所以政治稳定是改革的第一要素和要求。“没有安定团结,就没有一切,包括民主。”《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邓小平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反复强调中国不能乱,中国需要稳定的道理。他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要政局稳定。”《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页。因此,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建设,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只要我们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大胆探索,同时注意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就一定会顺利向前推进。但政治稳定并不是政治体系的所有成分都不发生变化,政治稳定不是政治停滞,不是静态的政治状态,而是动态和发展中的稳定,不变的是一个社会基本的政治价值、文化和基本的组织结构。政治稳定同政治参与并不矛盾,一个政治体系正是要通过扩展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其他积极的政治手段来获取政治稳定。我们要通过政治现代化来整合政治中的各种因素,建构共同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总之,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既是整个现代化的一部分,又是其他现代化的坚强可靠的保证。积极推进政治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实践上积极探索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方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