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转折年代
31328800000038

第38章 胡耀邦初理冤假错案

粉碎“四人帮”后,胡耀邦认为,平反冤假错案是顺乎民心、利国利民的头等大事。1976年10月12日,胡耀邦就对人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什么是人心?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1977年3月,胡耀邦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党校主管常务工作的副校长。他组织撰写《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并亲自对这篇文章作了17次修改。中共十一大后,在粉碎“四人帮”一周年之际,这篇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杨逢春、叶扬、陈中。文章发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蒙受冤屈的干部可以重见天日了。

紧接着,11月27日,《人民日报》又发表评论员文章《毛主席的干部政策必须认真落实》。文章说:“本报十月七日发表了《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引起了强烈反应。许多干部、党员、群众来信,热情赞扬这篇文章密切联系实际,宣传了毛主席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贯彻了十一大的精神,表达了华主席、党中央对广大干部的关怀和爱护。许多来信愤怒地揭发了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破坏文化大革命、残酷迫害革命干部的罪行,并批评了有些主管组织工作的同志和有些组织部门,对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犹豫不决,患得患失,能拖则拖,能推则推等不负责任的现象,同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干部政策。”

当时的中组部部长就是对落实干部政策采取消极抵制态度的代表,竟诬蔑《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这篇文章是一株“大毒草”。这种态度引起干部群众的强烈不满。许多人贴大字报申斥,有些老干部的大字报通过人民日报社转到了中央常委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叶剑英、邓小平、陈云等竭力举荐胡耀邦出任组织部长。

1977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组部部长。

12月15日,胡耀邦在中组部前院的鞭炮声中走马上任。他决定首先抓最敏感、最急迫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作为冲破“两个凡是”、进行拨乱反正的突破口。当天,胡耀邦在中组部全体干部会上讲话。他将中组部当时面临的形势概括为八个字:“积案如山,步履艰难。”他对中组部同志郑重提出三条要求:第一,要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扫除“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恶习,将组织部门办成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第二,任何人不得阻拦找我的受冤挨整的老同志,任何人不得扣压或擅自代行处理寄给胡耀邦的信件;第三,成立老干部接待组,接待老同志的来信来访工作。

1978年1月28日,胡耀邦在中组部召开的26个部委座谈会上提出,干部是国家的财富。原国家干部可以工作而没有分配工作的要尽快分配工作;年老体弱不能工作的要妥善安排;少数干部要作出审查结论的应尽快作出。对“文化大革命”中的案件,该复查的复查,该平反的平反。总之要实事求是。

3月21日至4月24日,中组部分三批召开了中央、国家机关和部分省、市、自治区研究疑难案件座谈会,胡耀邦说:落实干部政策是关系到按照党章来建设马克思主义党的大问题。他提出了落实干部政策的四条标准:(1)没有结论的,尽快作出结论,结论不正确的,要实事求是改正过来;(2)没有分配工作的要适当分配工作,年老体弱的要妥善安排;(3)去世的要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把善后工作做好;(4)受株连的家属子女要解决好。总的方针是实事求是,方法是群众路线。

针对落实干部政策中的种种阻力,针对“两个凡是”,9月20日,在中办召开的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胡耀邦提出了“两个不管”的原则:“凡是不实之词,凡是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级组织,什么人定的、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指出:对待一切案件,都要尊重客观事实,这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胡耀邦提出的“两个不管”是与“两个凡是”尖锐对立的,有力地推动了落实干部政策和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开展。

胡耀邦还组织和指导分批召开了许多次小型疑难案例座谈会,亲自到会参加讨论或讲话,对上百个久拖不决的疑难案件提出处理意见,划分政策界限。

作为中组部部长,胡耀邦亲自过问了一些重要案件。1978年1月23日,胡耀邦特地去看望张闻天夫人刘英。张闻天遵义会议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直到六届六中全会以后。1959年庐山会议上因忠言直谏被打成“彭、黄、张、周反党集团”成员,“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仍然坚持写理论文章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1976年7月含冤逝世。胡耀邦问刘英有什么要求,刘英希望为张闻天平反,并说:“闻天的骨灰还在无锡,希望运回来;他写的文章,如果没有错误,希望能够出版。”胡耀邦连说“应该,应该”,很快派人去无锡了解情况,并决定将张闻天的骨灰移回北京。不久又批准成立“张闻天文集编辑组”。这只是胡耀邦所做许多工作中的一例。

胡耀邦在邓小平、陈云等老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冲破重重阻力,大刀阔斧地工作,从1977年6月底到1978年底一年半中,平反了大量冤假错案,拨乱反正,取得了显著成效。举其要者有:

1977年6月30日、7月7日和16日,《人民日报》接连发表文章先后为所谓“三株大毒草”《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恢复名誉。

1977年12月1日至次年1月15日,全国公安会议揭批了“四人帮”破坏公检法的罪行,肯定“文化大革命”前17年公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中央国家机关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到1978年7月,按政策分配和安置中央国家机关干部5344名,占中央和国家机关53个单位原有待分配干部的87.2%,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中发挥了带头作用。

1978年10月10日至11月4日,胡耀邦在中组部召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座谈会上提出,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已经过时,要做好复查和平反昭雪工作,对知识分子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做到有职有权有责,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会后中组部发出《关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

1978年11月20日,中组部向中央报送了《关于“六十一人案”的调查报告》,12月16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同意中央组织部《关于“六十一人案件”的调查报告》的通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薄一波等“六十一人案”得到平反昭雪。

1978年11月22日,清华大学党委维护党员民主权利,揭穿迟群等人封锁真相,歪曲事实,欺上瞒下的罪恶勾当,公开纠正刘冰等人写“诬告信”这一错案。11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刘冰等给毛主席写信符合党章内容属实》的文章。

1978年一年,中组部直接办理和复查平反了130多名副省长、中央副部长以上干部的大案要案。大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干部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各条战线的专家、劳模、先进工作者,恢复了名誉,逐渐走上了工作岗位。到1978年11月底,仅总后勤部就撤销了113个假集团案,为2754名被迫害的干部群众平反昭雪。

对冤假错案的平反,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冤假错案的平反,阻力很大。为冲破阻力,邓小平、陈云等做了许多工作,新闻舆论也积极配合,有力地支持了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同时,胡耀邦大刀阔斧地平反冤假错案迅速见效,与老同志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而不断解放出来的干部,又汇集成一股支持胡耀邦的力量,使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在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还做了为“右派分子”摘帽和改正的工作。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有55万人被划为“右派分子”。从1959年到1964年,全国曾经先后分五批为30余万“右派分子”摘掉了帽子。粉碎“四人帮”后,各项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在平反“文化大革命”中冤假错案的过程中,要求为“右派”摘帽的问题,相当突出地提了出来。1978年春夏,由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牵头,联合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和民政部就“右派”问题先后在烟台和北京召开了两次专门会议。经反复讨论,以五个部的名义拟订了《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9月17日,中共中央将它作为1978年55号文件向全党转发。对“右派”摘帽和改正的基本原则是:对所有的“右派”全部摘掉帽子。摘掉帽子以后,原划的“右派分子”不再叫他们“右派分子”或“摘帽右派”。在提职、提级、调整工资、奖励、授予职称等问题上,都与其他职工一样对待,不受歧视。关于错划“右派”的改正,规定:“仍应以一九五七年中央的规定为依据,凡符合划右派标准而定为右派的人,是摘掉他们右派帽子的问题,不是改正的问题;凡不应划右派而被错划了的,应实事求是地予以改正。”经批准予以改正后,恢复政治名誉,由改正单位分配适当的工作,恢复原来的工资待遇,但不补发工资。生活有困难,给予必要的补助。原是共产党员,没有发现新的重大问题的,被开除党籍的要恢复党籍。要把做好摘掉“右派”帽子的人的安置工作,当作落实党的政策、当作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来抓。要坚持有反必肃,有错必纠的原则,做好改正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右派”摘帽工作于1978年底结束,错划“右派”的改正工作到1980年也基本结束,共改正54万多人。依据政策,最终没有改正的“右派”人数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