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教基本常识
31341400000007

第7章 宗派概况

如同武侠小说中有各种江湖门派一样,道教也有着自己的门派,而且道教门派很多,根据不同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宗派。

道教派别分为两大类,即符箓派和金丹派。而从广义上来说,道教宗派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划分,可以按照地域来,也可以按照道门来,甚至可以按照创始人来。

此外,道教中还有早期道教、宫观道教、士族道教、民间道教、神仙道教等各种说法,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主要派别

道教派别严格来说,只能分为两大类,即符箓派道教和金丹派道教。道教中的许多道派从本质上说,都逃不出这两个派别的范畴或是它们的融合。

符箓派也叫符水道教,来源于古代的巫祝方术,宣扬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与我国民间生活习俗联系较密切。东汉时的太平道、五斗米道及以后的灵宝派、上清派、正一道等属之。汉魏以来,一直是道教主流,宋元时出现神霄、清微、净明等内丹和符箓相结合的新符箓派,使符象方术有了新的发展。元以后,各派统归于正一道。

金丹派也叫丹鼎派或炼养派,从古代神仙家、方仙道演化而来,是借助服食外丹或修炼内丹等途径,达到成仙得道的目的。该派流传至今的早期理论著作是《周易参同契》,被炼丹者奉为“万古丹经王”,对后世影响极大。

魏晋时,葛洪进一步发展了金丹派神仙道教,对其作了理论上的总结。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金丹派主要是以炼外丹为主要特征。宋元后,金丹派由外丹转向内丹,形成钟吕金丹道,其中的全真道南北宗就是修炼内丹,与正一道为首的符箓派并立。明清时,陆西星开创丹法东派,李涵虚开创丹法西派,伍守阳、柳华阳开创伍柳派,使金丹派得到进一步发展。

符箓派和金丹派是道教的两大派别。符篆派利用符、图等请神驱鬼、趋吉避凶;金丹派借助服食外丹或修炼内丹等途径,达到成仙得道的目的。

●门派分类

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箓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

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按人划分则有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

按道门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派许旌阳、称阳派张果老、虚无派李铁拐、称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等。

历史上还有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此外,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

而今许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崂山教、武当教、闾山教及香港、台湾的民间道教派别。

●早期道教

早期道教指汉末始创时期的道教。在道教史上张道陵、张衡的天师道,张修、张鲁的五斗米道,张角的太平道等,都定名为早期道教。

早期道教创教的道首多为东汉社会上层流行的黄老道信徒。他们承传黄老道的一些长生仙方,以《太平经》的教义向社会下层布道,在灾疫流行的年代以符水在民间治病禳灾却祸,发展成大规模的民众道教结社。

这些民众道教结社以劳苦民众为主体,以治病、消灾、却祸、劝善、救济为教旨,吸收和改造民间巫鬼道,仿照汉代的行政制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宗教组织。早期道教有统一的教主、教义、戒律和古朴的宗教科仪,道民有宗教信仰并参加统一的宗教活动,服从教规。

教团在组织上有较浓的封建宗法政治色彩,道首的承传采取世袭制,以家族形式管理道团。五斗米道、太平道等早期道教创立之后,在汉末与封建王朝的国家机器发生对抗,被迫改革宗教形式以适应宗法政治。魏晋时期,早期道教解体,宗教素质逐步提高,至南北朝时期发展为成熟的教会式宫观道教。

●宫观道教

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宗教素质有了根本提高,发展为成熟的宫观道教。宫观道教具备西方教会的某些形式,道士成了按道阶组织起来的宗教职业者,他们服从成文的教规和戒律,隶属于相应的宗教机构,穿着特殊的服装,在固定的宫观中修行,因此称为宫观道教。

宫观道教形成了较完善的教理、教义,有自己的经书和可以获得宗教体验的修习方式,具有相应的法术、禁忌和宗教礼仪,道教发展为教会式的宫观道教,是道教成熟的表现

●士族道教

士族道教是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崇奉的道教。魏晋时期土族居于社会主导地位,为了永远保持人间荣华富贵的生活,他们纷纷追求长生久视的神仙境界,神仙道教应运而生。

神仙道教本质上就是士族道教。此后,凡是为上层士族社会服务,带有士族阶级属性的道教皆称士族道教。士族道教往往极力排斥民间道教,将民间道教斥为邪教、妖道予以禁绝和屠杀。

●民间道教

由民间流俗道士组成的道派和异端道首在民间布道组成的独立道团,统称为民间道教。民间道教在封建专制政权的高压下往往以秘密会社的形式出现,甚至发动反抗朝廷的农民战争,被政府斥为妖道予以镇压。

实际上,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太平道都是以民间道教的形式创立的,不过后来天师道获得朝廷承认,成为正统道教,其他民间道教均被诬为邪教。因之,后来人们把官方道教之外的各种道派,统称为民间道教。

民间道教和受到官方支持的士族道教是对立的。民间道教一般为符水道教,和追求长生久视的神仙道教也不相同。

●神仙道教

魏晋时期,在汉末早期道教的基础上,形成师徒自由组织的小型道教团体,为长生成仙而进行自我修炼,称之为神仙道教。神仙道教源于战国时期的方仙道,以长生成仙为教旨,以研习某种追求长生成仙的方术为特征,对仙方和道书采取师徒秘传的布道方式,其教团一般由道首的信徒、亲属组成,由道首独立经营,保持着神仙方士的传统。

神仙道教不像佛教那样有严格的管理形式和僧官制度,也无出家道士和在家道士的区分界限,仅重师承,不重道阶,道团和道派之间也不相统属。

汉末黄巾起义失败后,天师道发生分化并扩展至上层士族社会,神仙道教形成。当时的山林隐逸和神仙方士修仙成风,聚徒布道,在全国名山洞府组成大大小小的道团。例如郑隐经营的50余人的道团,葛玄的道团,葛洪的罗浮山道团等,统称为魏晋神仙道教。

魏晋神仙道教授徒传经要经过立坛盟誓等严格的宗教仪式,有严密的道教戒律及斋醮科仪程式,在宗教素质上比民间巫鬼道高一个层次。神仙道教的形成标志着道教由鬼道上升为仙道,土族知识分子成为道团的首脑。神仙道教成为汉末早期道教至南北朝成熟的教会式宫观道教之间的过渡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