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沟通的语言艺术
31344200000049

第49章 接过话头,反唇相讥

接过话头、反唇相讥法是在受到语言攻击的情况下,及时、巧妙地利用对方讲话内容中的漏洞、或套用对方的进攻套路来反击,回击恶意的挑衅,解脱自身的窘境。

英国大作家萧伯纳身体瘦长。在某次晚宴上,一个肥胖的富翁嘲笑他说:“哈哈,萧伯纳先生!一见到你,我就知道目前世界上正闹饥荒。”

萧伯纳迎头反击:“先生,我一见到你,就知道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

这则故事适时地采用了反唇相讥的战术。你可以借用对方的某些语句,借助比喻、夸张、反讽等修辞手法,来给予致命痛击,以揭露丑恶,戏弄无知。

可以说,这是一种快速反应的智慧,是一种机智。

它的表现是受攻击时保持冷静,冷静中敏捷反击,反击时一剑封喉。

这种战术最能体现人的机敏和语言的灵活性,是说话高手尽情显露自己才华和风采的最佳手段。

春秋时期晏子使楚的故事,就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晏子在突然遇辱的情况下迅速反击、巧言善辩的才能。

晏子为齐国出使楚国,是在楚强而齐弱的情况下成行的。

刚到楚国,楚王便命侍者让矮小的晏子从大门旁边的一个小门进。

面对这种侮辱人格和国格的闹剧,晏子的反击自然是十分犀利的,他当即声明:“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入。现在我出使楚国,不应当从此门进入吧!”

此语一出,对方自然自讨没趣。

因为如果再让晏子进小门,等于是自认楚国为狗国,因而只好打开大门,让晏子昂首而入。

然而侮辱还没有结束。

在为晏子举行的宴会上,楚王又发难:按照预谋捆绑着一个人,当面指责是齐人在楚国为盗。

晏子又一次面临复杂的局面,因为这种并非真实的偶然事件,却是以已经发生过的真实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尽管晏子知道这是对齐国和他自己的严重挑衅,但是在无法弄清事实的情况下,又必须作出不辱国家尊严的解释。

晏子是在退一步假定被缚者是为盗的齐人的前提下进行反击的。

他先用了一个比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指出它们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水土异也”,以此来说明“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原因是“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这种高明的驳斥令晏子在片刻之间变被动为主动,使楚王陷入无法申辩、尴尬不已的境地,结果,晏子终于取得了出使的全面胜利。

由此可见,及时、机敏、有效的反击,确实是舌战中坚硬的语言盾牌。

论辩中的接过话头、反唇相讥法,多是为了批评、嘲笑、讽刺和挖苦对方。这种讥讽,一般是承接对方的讲话内容,借用其中的某些语句,反手一击,点明对方的谬误本质。

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就是用对方的观点制服对方,用对方的方法击败对方,让对方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犹如你正和敌人作生死决斗,敌人一不小心将自己的一柄利剑撒手丢落在地,你马上拾起来刺向敌人一样。

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描写了武林好手慕容复的看家本领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其实,这招也能应用在说话技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