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威王用人不疑
战国时,有一次秦军借道韩、魏以攻齐国。齐威王派将军匡章率兵迎战,两军交错扎营。开战之前,双方使者来来往往。匡章借机变更了部分齐军的徽章,混杂到秦军中待机配合齐国的主攻部队破敌。齐威王派往前线的人探不明匡章的用意,悄悄向威王打小报告说:“匡章可能要带兵降秦。”威王听了置之不理。过了不久,又有前线回来的人向威王报告说:“匡章可能降秦。”威王仍不理睬。如此再三。
朝廷众大臣见此情景向齐威王请求道:“多人异口同声说匡章行为不轨,大王为何不发兵击之?”威王胸有成竹地说:“此人不叛寡人明矣,为何击之!”果然,时过不久,从前线传来了齐军大胜的捷报。左右很吃惊,询问威王何以有此先见之明。威王告诉他们,从匡章的日常表现便可推断出。
原来,匡章的母亲在世时,得罪了匡章的父亲,被他父亲杀死埋于马栈下。威王任匡章为将时,其父已死。威王曾特许他打了胜仗之后,就为其母更葬,但为匡章所谢绝,理由是:父亲生前未做此吩咐。他说:“不得父之教而更葬母,是欺死父也。”这使威王坚信:“为人子不欺死父,岂为人臣欺生君哉?”所以,尽管前线三次送来情报说匡章可能降秦,但威王都没有相信,坚持放手让匡章指挥作战,终于保住了这次抗秦斗争的胜利。
匡章本人回朝知道了此事,十分感动,誓死效忠,遂北伐燕,南征楚,为齐屡建战功。
齐威王力排众议,信任匡章,是因为他对匡章有深入的了解。
他对匡章的了解大致有三个递进环节。首先,他对匡章的日常行为进行了仔细观察,并抓住了重要的观察事实,然后对主要事实进行溯因解释,最后把匡章为子与为臣进行类比,由其“为子不欺死父”推导出“为臣将不欺生君”的结论。
宁戚劝宋桓公止戈
宋国和齐国要打仗,周大夫宁戚劝两国讲和。齐桓公同意了,宋桓公却不动声色,态度傲慢。宁戚长叹一声对宋桓公说:“宋国真危险啊!”宋桓公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宁戚说:“依您看,您和周公比,谁更贤明?”宋桓公回道:“周公是圣人,我怎敢和圣人相比!”宁戚说:“在周朝最强盛之时,周公听说有人来见,即使正嚼着饭,也急忙把饭吐出来,去会见客人。即使这样,他还怕失礼。可是您怎么样呢?宋国这样衰弱,国内连年发生杀死国君的事,您的王位并不可靠,就算您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有本事的人恐怕也不愿意到您这儿来,何况您还这样傲慢呢!宋国的处境还不危险吗?”宋桓公听了,连连向宁戚道歉,并同意讲和。
宁戚劝说宋桓公运用的是直接对比法。他首先开门见山地点明宋桓公眼下的行为将导致严重的后果,然后通过对比指明原因。他从周、宋两国的大小、实力,地位及其与邻国的关系等外部条件方面和周公、宋桓公两人的威望和待人的礼数等主体行为方面进行直接对比,揭示出两者的巨大反差,使宋桓公幡然悔悟。对比法的运用要注意两点,其一是要同类相比,其二是要找出对比双方的反差,反差越大,越容易引起思索。
私塾先生作诗训子
从前,有位姓宋的私塾先生,儿子尚幼时便死了妻子,因家境贫寒,未能续弦。他含辛茹苦地将儿子抚养成人。可是,儿子结婚后,却听信媳妇的谗言,致使老人衣不暖体,食难饱腹,备受虐待。
一日清晨,老人隔窗看见小俩口欢欢喜喜地给孙儿喂饭。老人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便写了一首诗贴在大门外的墙上:
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
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
这首诗通俗晓畅,寓情于理,将祖孙三代的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发人深思,催人自警。儿媳看后,羞愧难当,终于痛改前非,对老人孝敬了。
宋先生教育儿子和媳妇之所以成效显著,是因为他善于把握时机和典型事件,以通俗流畅、生动感人的语言揭示了虐待老人的恶果,唤起了子媳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