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当遇到他人不正当的要求或诘难时,我们可以针对其思维模式或语言结构上的缺陷与漏洞进行如法炮制,达到以谬制谬的效果。
如法炮制幽默术的特点在于明知谬误而不直接揭露,而是照猫画虎,使对方太阿倒持、哭笑不能。所以该幽默术运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方论点的荒谬性。自己将这种荒谬作为一种前提接受下来,并推出新的结论,施之于对方,令其自作自受。
一个吝啬鬼公司老板叫秘书去为他买酒喝却不给他钱。
“先生,没有钱怎么买酒?”老板说:“用钱去买酒,这是谁都能办得到的;但如果不花钱买到酒,那才是有能力的人。”
一会儿,秘书提着空瓶子回来了。老板十分恼火,责骂道:“你让我喝什么?”
秘书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先生,从有酒的瓶中喝到酒,这是谁都能办得到的;但如果能从空瓶里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呢!”
买酒需要钱,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可是老板却故意刁难秘书,给他难堪。但事实上,不用钱又想“买”到酒本身已说不通,更不用说它到底能否作为判断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了。照常规的做法,很多人可能碍于情面,打掉牙往肚子里咽,自认倒霉;有些人则可能要跟老板讲一番没钱何以能买酒的道理。其实两种方法都不如这位秘书所采用的方法来得明智机巧、诙谐有趣,这就是如法炮制法。
秘书依照老板的思维模式,即用某种绝不可能达到的要求可以考验出一个人的“能耐”来,并将它与老板喝酒这件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结论,即:有酒喝酒不算有能耐,没有酒而能喝到酒才算真正有能耐。当然,这也是一个谬论,但由于它是根据老板本人的荒唐逻辑推理出来的,所以老板不能对它矢口否认。
这样就轮到老板难堪了!
有一位享誉日久的作家出身于木匠家庭,但他对此并不隐讳。
有次他碰见一纨绔子弟。这位子弟对他十分嫉妒,高声问道:
“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木匠?”
“是的。”作家回答。
“那为什么没把你培养成木匠?”
作家略加思索,笑着问道:
“对不起,那阁下的父亲想必是绅士了?”
“是的!”对方高傲地回答。
“那他怎么没有把你培养成绅士呢?”
按照纨绔子弟的逻辑,什么样的父亲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儿子,这显然是一个谬论。作家敏锐地抓住了他这个错误,却不正面揭露而是如法炮制,使其碰一鼻子灰。
一般来说,如法炮制幽默术比一般幽默技巧富于论辩色彩,有时甚至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因而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若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时,更能缓和双方关系,便符合幽默艺术的宗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