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6日参加了北京林业大学举办的首届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大会,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专家学者交流互动,很有感触。会后组委会希望能把参会论文精选结集出版,嘱我为之作序,于是就借此机会和读者分享一些经历和思考。在我的知识背景上,生态心理学这一名称用得有限,就多说说环境心理学。
中国的环境心理学似乎是从建筑学领域起步的。1984年清华大学的李道增老师就开设了“环境行为概论”课程。1993年7月在常怀生、朱敬业、杨公侠、杨永生等人的倡导下,相关学者在吉林召开了“全国建筑与环境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此基础上,中国环境行为学会于1996年成立。在心理学界,华东师大的杨治良教授培养出多位环境心理学硕士、博士,他和俞国良教授也于1999年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我从1993年开始在开设一年的应用心理学课程中讲授一个月的环境心理学专题,到1995年环境心理学正式独立出来成为一门选修课。2001年我和李佳编著出版了《环境心理学》,该书一直作为自学考试课程的教材。2004年10月在天津召开的中国环境行为学会第三届环境行为研究国际研讨会上,我受邀介绍了当年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提交的与环境心理学有关的研究成果。2009年林业大学的朱建军教授和吴建平教授等翻译了一本很好的环境心理学教材——《环境心理学》(〔美〕保罗·贝尔等著)。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主要是介绍国外学者的工作,使用英文的教科书和参考文献。因此,作为集中展示我国学者自己研究成果的尝试,这本文集无论多么稚嫩,都是值得庆贺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环境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这为普及和发展有关环境的学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探讨非常广泛的问题,譬如:大气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风甚至空气中的离子浓度如何影响我们?家居和办公环境的建筑特征怎样影响行为?是否可以合理设计建筑,使其更有效地促进亲社会行为?如何阻止环境灾难和技术灾难的发生并减少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如何促使人们采取一些回收行为来保护环境?等等。独特的历史、地理、社会变化和政治因素已经影响了环境行为研究的方向。起源于北美的环境心理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时候,带有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特点,也反映了这门学科问题指向的特点。不同国家的环境心理学家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但他们的兴趣和研究问题的特点是不同的。比如日本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于是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海啸的知觉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实际影响特别能引起环境心理学家的兴趣;而人少、气候寒冷的瑞典,环境心理学家更关心能源保护、风景研究;在德国,战后重建的需要使该国的环境心理学对建筑和社区设计非常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可能会越来越多地面临共同的问题,比如地球臭氧层的破坏、全球变暖、自然资源的减少,以及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将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心理学除了会继续发展特定的主题以外,还应共同攻关,寻找适用广泛的解决方案。
环境与人类心理序言这本书是首届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学术会议文集,所收论文研究的内容和主题也比较广泛。但若要加快环境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接下来的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我还是觉得应该将学科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取舍。当然,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学科的名称也是亟待论证和界定的。就我的直观感受,很多建筑学背景的学者所说的环境心理学更关注规划和建筑设计,似乎更微观一些;而林业大学的研究者们许是囿于学校性质,更关注宏观环境生态。无论是包容融合还是强调个性,借鉴国内外已有文献的术语背景,一定会为我们的学科构建和成果交流提供清晰的框架和平台。总之,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共存,责任和使命并重,我们任重而道远。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