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听解放军叔叔讲故事
31366400000008

第8章 抗击日寇捍卫祖国(2)

总攻开始后,我军向关家垴上的敌人连续攻击18次,肉搏多次,终于攻上了关家垴山顶。敌大部被歼,仅余残敌60多人退守在一个狭小地域,固守待援。这时,日军从辽县、黎城、武乡等出动大批部队,在10余架飞机的支援下,分五路援助关家垴残余日军。彭德怀看到关家垴被围之敌基本歼灭,来援之敌又过大,为保持主动,再寻有利战机,便下令部队撤出战斗。

经关家垴一战,日军遭到沉重打击,其在太行区的“扫荡”便草草收场。此后,日军对晋察冀军区首脑机关所在地北岳区、对晋西北根据地的“扫荡”,都受到了八路军的沉重打击。到1941年1月八路军最终赢得了艰苦的反“扫荡”斗争的胜利。

百团大战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这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以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从战争全局看,百团大战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它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时间。并且对支持正面战场作战,遏制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的作用。

让日军尝尝“辣椒炮弹”

1937年9月下旬的一天,毛泽东在延安枣园一孔窑洞里,看到这样一份战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战斗中,三四三旅迫击炮连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嚯地立起身来,挥动着战报兴奋地说,要给予迫击炮连特别褒奖,随之感叹道:“真正是没有炮兵就没有胜利呀!”几天后,中央军委下达了组建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命令。随后,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临汾成立。

1938年8月,八路军总部炮兵团配合一一五师在山西汾阳至离石的公路附近与日军展开战斗,并取得了炮兵团成立后的第一场胜利。虽说当时是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可是毕竟还是一支新成立兵种。不说别的,光是弹药就是奇缺,那时候一门炮只有几发炮弹,每一发炮弹都是很珍贵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炮兵的准心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能做到一发命中目标。不光是打得准,炮兵团官兵还在战斗中发挥聪明才智,在飞夺泸定桥时立下神功的赵章成,制造了一种用辣椒代替弹药的“辣椒炮弹”。当时的炮弹奇缺,为了节省火药,他们就自己想了个办法,在弹药里掺上了辣椒粉。一发炮弹打过去,漫天的辣椒粉呛得敌人喘不过气,我们的步兵乘机冲上去打击敌人。在后来的战斗中,他们还创下了用一发“辣椒炮弹”俘虏30多个敌军的奇迹。

1940年9月,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八路军三八五旅按纵队首长的部署,准备攻取管头据点。时任炮兵指挥部主任的赵章成奉命带领一个迫击炮连参加战斗。八路军攻击部队迅速包围了敌人据点。战斗发起后,先由八路军迫击炮进行射击,数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但敌工事很坚固,并没有被摧毁。

炮弹都打得很准,可就是难以歼敌,而步兵战士却在敌人隐蔽火力的猛烈射击下,一批批地倒下。赵章成看在眼里,心里像装了块石头沉甸甸的。他寝食难安,连做梦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敌人从工事里引出来,让敌暴露在八路军火力之下,然后将其一举歼灭呢?

一天深夜,赵章成终于有了办法。他要用“辣椒炮弹”把敌人引出来。赵章成翻身从床上跳起来,把连队的文书和通信员都叫醒,找来工具。几个人连夜动手改装武器。他们把迫击炮弹里的炸药倒出一部分,然后把辣椒压成面,装进去,再装上引信。几个小时的忙碌过后,20发奇特的“辣椒炮弹”就制成了。

没几天,八路军再次对管头据点发起攻击。赵章成把火炮阵地设置在距敌150米处,以便尽快提高射击速度。攻击开始后,全连4门迫击炮同时射击,首先仍以普通炮弹对敌进行火力准备,扫清了据点外围的障碍。据点内的敌人凭借“乌龟壳”继续顽抗。

正当敌人得意忘形之时,赵章成下达了口令:“辣椒炮弹装填——放!”只见一发发“辣椒炮弹”飞向敌阵,在敌碉堡周围爆炸了。一股股浓烈的辛辣气味涌进敌堡,呛得敌人难以忍受。由于不知道八路军使用了什么“新式武器”,敌人连滚带爬纷纷弃堡出逃。攻击部队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发起冲锋,将暴露之敌一举歼灭,占领了管头据点。

在战争中,使用改装武器打胜仗的事例不胜枚举。八路军战士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力克难题,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步枪打飞机

步枪打飞机,听起来简直就是神话,但这的确是在抗日根据地的一段抗击日寇的佳话。

1943年9月的一天,山东省栖霞县的一个小山村,显得宁静祥和。这一带是八路军的根据地。驻扎在这个小村里的八路军是六十团的二零五连。这天早晨,正当战士们准备吃饭的时候,在村边山头放哨的战士突然向村里发出紧急防空信号。当时年仅18岁的战士宋岭春,正拿着饭盆准备去打饭。飞机不知道从哪儿飞过来的,反正听到响,嗡嗡嗡,通信员马上告诉大家,赶快疏散。宋岭春和其他战士一样,迅速放下饭盆,拿上武器,快速向村边的山坡地疏散隐蔽,因为在那儿有许多灌木和沟壑。那时候又没有防空洞,自己找地方隐蔽。宋岭春在山坡上找到一块茂密的草地,迅速扑过去隐蔽了起来。这个地方又没有树,又没有玉米、高粱、只有一种地,就是草地。

因为距这个小山村不远的地方,就是八路军胶东军区的司令部,所以,日军的飞机经常在这一带轰炸扫射。当时八路军的武器装备极其简陋,所以装备精良的日军和八路军作战时,常常有恃无恐。飞机更是肆无忌惮,他们知道八路军对它无可奈何。它扫射,它打你,你打不着它,所以凡是见着飞机就感到害怕。

这时,隐蔽在山坡草丛里的宋岭春,采用的姿势并不像其他战士那样趴着,而是仰面躺着。他要看到飞机,他们怎么打,怎么扫射,怎么丢炸弹,他都看得清楚才行。他这样面对着敌机,难道就不怕对方发现吗?宋岭春却认为,战士们趴着,不管飞机看不看得见战士们,反正战士们是认为飞机看不见的,然而宋岭春不那么想。宋岭春觉得这种脸朝上的隐蔽姿势很有好处。这样看得清楚,躲避也好躲,它丢炸弹下来,如果隔得近,打滚,滚出几十米就安全了嘛。除此之外,宋岭春总觉得,要是趴着被敌人打中了太冤枉。你怎么死,你不知道,反正我这样脸朝上看着,就是打死了,也知道怎么死的。面对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被动防空隐蔽的宋岭春,心有不甘。可是,手中只有步枪的他,又能做出怎样的应对?

宋岭春目不转睛地盯着敌人的飞机。4架来袭的日寇飞机不断地沿山谷轰炸扫射,得意忘形的敌机十分嚣张。为了提高对军民的杀伤力,他们掠过山坡进行低空飞行。飞来飞去的,又扫射,又轰炸的,八路军心中十分气愤。几架日军飞机一阵狂轰滥炸后,开始在部队隐蔽的山坡上空盘旋。他们在找目标,飞机飞行的高度不仅控制得很低,速度也明显地慢了下来。高没有多高,最多一两百米,越飞越慢。飞机的高度和速度让一直脸朝上的宋岭春对飞机看了个仔细。飞机翅膀上印有那个太阳旗,看到刺眼的太阳旗,年轻的宋岭春就有一种控制不住想开枪的冲动。

宋岭春的眼睛一直随着飞机的飞行而转动。突然,一股浓烈的硝烟扑面而来,他下意识地紧闭了一下眼睛。等浓烟散去,他再睁开眼睛观察时,宋岭春惊讶地发现,一架敌机已飞到他的正上空。有一架飞机呢,就在他躺的那个地方转了三圈。难道敌人发现了自己,宋岭春本能地用草遮挡了一下自己的身体,并警惕地注视着飞机的一举一动。此时,敌机在宋岭春的上空仅有一百多米,地面上稍有风吹草动都将引来狂轰滥炸。看着在一百多米高的上空飞来飞去的敌机,宋岭春不由得看了看自己身边的那只三八大盖步枪。脑中不停地想,拿步枪来打行不行。

宋岭春当时可算是所在部队小有名气的神枪手,在一年之内,就用步枪狙杀了许多在太阳旗下站岗放哨的日本鬼子。就在他参军之前,宋岭春就经常用家里的猎枪打猎,而且常常弹无虚发。正因为他射击本领高超,每次配发子弹的时候,宋岭春领到的总要比别人多得多。

宋岭春一边盯着飞机,一边把子弹压进弹仓,准备向飞机进行射击。但就在宋岭春把枪管伸出草丛准备瞄准时,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又慢慢地把已伸出去的枪收了回来。想打,又不敢打,怕暴露目标啊,暴露目标,知道了要批评,暴露目标要受损失了,那要受处分的。当时,部队有规定,凡是遇到敌机轰炸时,都要做好隐蔽,不能擅自暴露目标,以免给八路军带来更大的伤亡。除了规定以外,宋岭春其实心里也没底,自己拿的毕竟是支步枪,用这步枪打敌人一点问题没有,但要用它来打飞机,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一颗子弹打到飞机上没有什么作用,又不知道油箱在什么地方,宋岭春摸不准的,能摸得准油箱在哪里,打油箱可以,打油箱,油箱一爆炸这个飞机就完了。但宋岭春对飞机的结构真是一无所知。光知道在天上飞,油箱在哪儿都不知道。

飞机依然在宋岭春的眼前转来转去,似乎在向他有意挑衅。窝着火的宋岭春紧紧地盯着这架绕着他飞来飞去的家伙。突然,就在飞机转弯的时候,宋岭春眼睛一亮,因为他清楚地看到了驾驶飞机的飞行员。他就这么坐着,也看得见,他又伸头出来,看得更清楚了,他一伸头出来,心里感觉气更大了,宋岭春心里想,这家伙这么嚣张,打,打他,打这个驾驶员。把飞行员打掉,那飞机还不落下来吗?宋岭春此时已有了八分把握。暴露目标就暴露,豁出去了。

看着飞机从他眼前横着飞过,他举起步枪快速起身,一边瞄准一边根据飞机的速度盘算着开枪的提前量。打飞机,硬打是打不着的,宋岭春不知道飞机过来的速度,子弹上去的速度,打早了,过不来,打晚了就过去了。就在宋岭春屏住呼吸,准备紧紧咬住飞行员的前方时,没想到敌机突然转弯,径直朝着宋岭春飞了过来。宋岭春急忙调整枪口,直接瞄准飞行员的头部。

看着越来越近的敌机,飞行员的面孔几乎都清晰可见。宋岭春双手稳稳地端着步枪,他屏住呼吸,手指轻扣扳机。日军飞机摇晃了两下,立即失控。翻了两下子栽下去了……那个飞机掉下来以后,三个飞机就飞走了,再也不回来了。

宋岭春用步枪打下日军飞机的事迹很快传开,当时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接见了宋岭春。许世友过来看了看宋岭春,问他今年多大了,他说18了。“好样的,好样的,行,打得好。”许司令不仅当面称赞宋岭春打得好。之后,还专门召开了一次连以上干部会议。开会的时候,他说以后飞机来了,隐蔽还是要隐蔽,打还是要打,步枪,机枪都可以打。

“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1939年夏天,日军又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北岳地区进行扫荡,但遭到我军民的沉重打击,10月中旬,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又调集2万余人进行更大规模的扫荡。企图彻底摧毁北岳根据地。

11月,被人喻为“山地战术家”的日军第二混成旅团长阿部规秀趾高气扬,全不把根据地军民放在眼里,率领1000多日军气势汹汹开进根据地腹心地区。这个第二混成旅团,在日军中号称劲旅,而阿部又是经过特别挑选的能够适用“新战术”的“俊才”和“山地战术家”。他以中将资格兼任旅团长,担任北线进攻边区的总指挥。日军旅团长一般由少将充任,由中将兼任的很少,由此可见它们对八路军边区北线是何等重视。

杨成武首先向聂荣臻报告了敌情,并且说日军到了雁宿崖和银坊,中间只有一条山路可走,两面都是光秃陡峭的山石,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敌军如果孤军深入,八路军就可以在这里打它的伏击,集中力量歼灭它。聂荣臻听完杨成武的报告,觉得敌我兵力相比,我军占有绝对优势,同时集中兵力形成拳头,完全具备歼灭这路孤军深入之敌的条件。他要求杨成武,一定要抓住战机,坚决消灭这一路敌人。

11月3日清晨,雁宿崖歼灭战打响,从战斗开始到下午八路军发动全面攻击,聂荣臻一直守候在电话机旁。经过激战,六百多名日军大部被歼,仅极少数漏网。交战两年多以来,聂荣臻摸准了日军的脾气,尽管它骄横成性,一旦吃亏之后,总要重整兵力,前来报复。于是,他批示参战部队,立即脱离战场,隐蔽于适当位置,待机再战。

果然,雁宿崖歼灭战,使阿部规秀恼羞成怒。11月4日,他亲率敌军一千五百余人,企图进行报复性“扫荡”,挽回“皇军的体面”。聂荣臻接到杨成武报告的这一新情况,要求他们以小部兵力迎击敌人,把敌军引向银坊,让他们扑空,然后隐蔽起来,迷惑敌人。尔后以三支队在银坊北出击,诱敌东进。待敌进至黄土岭一带有利地形,集中主力将其包围歼灭。敌人果然中计,黄土岭围攻战,以歼灭日军九百多名,击毙其中将指挥官阿部规秀而宣告结束。

击毙日军中将指挥官,这在华北战场是第一次,在中国人民的抗战史上,也是第一次。日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多田骏,得知阿部规秀的死耗,在追悼死者的挽联上写下了:“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还为阿部规秀立了一个碑。日本的《朝日新闻》报,边疆三天的通栏标题都是“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这家报纸说:“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日本陆军省发表的关于阿部战死的“详报”说:“这个地形是华北很少见的山地,差不多是没有道路的。中将以下的将士们完全徒步,辛勤跋涉……七日向易县上庄子前进的时候,敌(指我军)利用优势的地形,继续顽强的抵抗,中将果断地到一线,观察地形敌情,飞来了迫击炮弹,在距中将数步的地方爆炸,碎片打中中将的左腹及两腿等数处,中了致命的部位,遂与世长辞了。”由此可见,对阿部的死,日军是何等震惊。

一分区炮兵营,直接击毙了阿部规秀,受到晋察冀军区通令嘉奖,然而这一历史性的功勋,与聂荣臻的雄才大略和高瞻远瞩是分不开的,没有他的英明领导,这场战争的胜利也是难以想象的。

吕梁三捷

“吕梁三捷”是日军侵占汾阳初期,当地人民配合八路军打击敌人、阻止其西进侵犯延安的重大伏击战。1938年9月,正当日军大举向武汉、广州进逼之际,华北方面的敌人为配合正面战场作战,调集部分兵力,试图一路由风陵渡向西夺取西安,一路由军渡进攻延安,妄想实现其侵占我大西北的罪恶计划。

为供给日军的大举进攻,日军派一零八旅团长山口少将,率部进驻吕梁地区的离石,并在汾阳城内集中大批弹药、粮秣等物资随时准备起运。要想彻底打乱敌军的作战计划,让敌军陷入被动,那么首先断其粮草是最好的选择,况且,在阻断敌人粮草的同时,还可以为我军增添不少的供给,真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