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录
〔题解〕
本篇是王符为其《潜夫论》所作之序。古人著书,序皆在后。序者,叙也。序盖有二,一为他人作序,一为自己作序。其旨在介绍或陈述全书内容或写作意图。王符此序,既对各篇作了言简意赅的说明,又对全书内容作了整体的概括,文章观点鲜明,文句省净。
[原文]
夫生于当世,贵能成大功,太上有立德,其下有立言[1]。阘茸而不才[2],先器能当官[3],未尝服斯役[4],无所效其勋[5]。中心[6]时有感,援笔纪数文[7],字以缀愚情,财令不忽忘[8]。刍荛虽微陋,先圣亦咨询[9]。草创[10]叙先贤,三十六篇,以继前训[11],左丘明五经[12]。
[注释]
[1]夫生于当世,贵能成大功,太上有立德,其下有立言:凡人生在世,难能可贵的是能够成就一番大的事业,上圣之人立德济众,次圣之人立言传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2]阘茸而不才:卑贱不才,不成大器。阘茸:喻地位卑下。
[3]先器能当官:彭铎注云:“先”疑“无”。高按:“无”字合宜,即言没有才能去做官。 器:才能,本领。《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
[4]未尝服斯役:就连在官府里干杂活的仆役也没有做过。《新书·官人》:“王者官人有六等,六曰厮役。”“斯”通“厮”。
[5]无所效其勋:不可能效法先圣而建功立业。勋:功勋。
[6]中心:即心中。
[7]数文:指《潜夫论》三十五篇文。
[8]字以缀愚情,财令不忽忘:以文字来表达和寄托自己心中的浅陋之见,目的仅仅是不要使它忘却。缀:连字成文。唐张说《奉和圣制喜雨赋》:“天子作愁霖之赋,词人缀苦雨之篇。”财:副词。仅仅。令:使。
[9]刍荛虽微陋,先圣亦咨询:采薪者虽然卑贱微陋,而前贤先圣却向他们咨询治国安邦之道。《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毛传》:“刍荛:采薪者。”指地位低贱的人。
[10]草创:谦辞。指我的这些粗略之文稿。
[11]前训:前世之经验教训。《国语·周语》有“咨之前训”句。
[12]左丘明五经:指左丘明传述五经。左丘明:春秋末鲁国史官。《汉书·艺文志》注:“左邱明,鲁太史。”《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易》《书》《诗》《礼》《春秋》也。”此句以下疑有脱文。
[原文]
先圣遗业,莫大教训。博学多识,疑则思问。智明所成,德义所建。夫子好学,诲人不倦[1]。故叙《赞学》第一。
[注释]
[1]诲人不倦:语出《论语·述而》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原文]
凡士之学,贵本贱末。大人不华[1],君子务实。礼虽媒绍,必载于贽[2]。时俗趋末,惧毁术[3]。故叙《务本》第二。
[注释]
[1]不华:即“不浮华”之省语。
[2]贽:“贽”同“质”。《白虎通·文质》:“贽者质也。”
[3]惧毁术:文有脱误。彭铎注云:“术”上疑脱“圣”。高按:合宜。即“惧毁圣术”。
[原文]
人皆智德,苦为利昏[1]。行污求荣[2],戴盆望天[3]。为仁不富,为富不仁[4]。将修德行,必慎其原。故叙《遏利》第三。
[注释]
[1]人皆智德,苦为利昏:人们都怀有明智仁德之心,但苦于钱财的诱惑却往往是德丧智昏。
[2]行污求荣:行为污秽却贪求虚荣。
[3]戴盆望天:头上戴着盆而望天。《后汉书·第五伦传》:“戴盆望天,事不两施。”
[4]为仁不富,为富不仁:语出《孟子·滕文公上》。
[原文]
世不识论,以士卒化[1],弗问志行,官爵是纪[2]。不义富贵,仲尼所耻。伤俗陵迟[3],遂远圣述[4]。故叙《论荣》第四。
[注释]
[1]世不识论,以士卒化:见识短的人不知道怎样去评价人,他们只能凭借人们的出身地位。彭铎注云:“卒化”疑“族位”。高按:“族位”合宜。犹《论荣》篇之“今观俗士之论也,以族举德,以位命贤”。
[2]弗问志行,官爵是纪:不问其志行如何,只以其官爵评价人的高低贵贱。
[3]伤俗陵迟:风俗日益颓废。陵迟:衰落。《诗经·王风·大车·序》:“礼义陵迟,男女淫奔。”《荀子·宥坐》:“世之陵迟亦久矣。”
[4]遂远圣述:于是便越来越远离了圣人之道。
[原文]
惟贤所苦,察妒所患,皆嫉过己,以为深怨[1]。或因颣衅[2],或空造端[3]。痛君不察,而信谗言。故叙《贤难》第五。
[注释]
[1]惟贤所苦,察妒所患,皆嫉过己,以为深怨:思考贤人遭受痛苦的原因,考察嫉妒者心里的忧虑,都是忌恨或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因此而结下很深的怨恨。
[2]或因颣衅:有的人借白玉微瑕寻隙找碴。高诱注《淮南子·泛论训》之“夏后氏之璜,不能无考;明月之珠,不能无颣”曰:“考,瑕衅也。颣,盘若丝之结颣也。”
[3]或空造端:犹言无中生有,捏造事端。
[原文]
原明所起,述暗所生[1],距谏所败,祸乱所成[2]。当涂之人[3],咸欲专君[4],壅蔽贤士,以擅主权。故叙《明暗》第六。
[注释]
[1]原明所起,述暗所生:追溯君主英明的原因,都是由于兼听;探究君主昏暗的原因,都是由于偏信。彭铎注云:“述”疑“迹”。高按:“迹”字合宜。迹:探求,推究。《墨子·尚贤中》:“然后圣人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2]距谏所败,祸乱所成:拒绝直言规谏,既败坏了君主之明德,又招致了国家的祸乱。“距”通“拒”。拒绝,抵制。
[3]当涂之人:指当权的人。涂:后作“途”。道路,此指当权的人。
[4]咸欲专君:都想得到君主的宠信。咸:皆。
[原文]
上览先王,所以致太[1]平,考绩黜陟,著在五经。罚赏之实,不以虚名。明豫德音[2],焉问扬庭[3]。故叙《考绩》第七。
[注释]
[1]太:彭铎注云:“太”疑衍。高按:从之。此即“所以致平”也。《汉书·王莽传》:“辅翼于帝,期于致平。”
[2]明豫德音:彭铎注云:“豫”疑“务”。高按:“务”字合宜。《左传·昭公四年》:“先王务修德音。”
[3]扬庭:即王庭。百官所在之地也。此乃《周易·夬》“扬于王庭”之省语。孔颖达疏《周易·夬》之“扬于王庭”曰:“王庭是百官所在之处。”
[原文]
人君选士,咸求贤能[1]。群司贡荐,竞进下材[2]。憎是掊克[3],何官能治?买药得赝[4],难以为医。故叙《思贤》第八。
[注释]
[1]咸求贤能:都想得到贤能之士。咸:皆。《尚书·尧典》:“庶绩咸熙。”
[2]下材:庸才,无能之辈。
[3]憎是掊克:聚敛贪赃。语出《诗经·大雅·荡》。“憎”作“曾”。 掊克:《集传》:“掊克,聚敛之臣也。”
[4]何官能治?买药得赝:怎样做好为国选才之事呢?这就如同想买治病的真药却得到假东西。赝:假的,伪造的。
[原文]
原本天人,参连相因,致和平机,述[1]在于君,奉法选贤,国自我身[2]。奸门窃位,将谁督察[3]?故叙《本政》第九。
[注释]
[1]述:彭铎注云:“述”疑“术”。 高按:“术”字合宜。指君主控制使用群臣的策略与手段。《韩非子·定法》:“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天下。”
[2]奉法选贤,国自我身:能否遵循法令选贤择人,此乃国家平安的根本。
[3]奸门窃位,将谁督察:奸佞窃位,有谁能督察呢?
[原文]
览观古今,爰暨书传[1],君皆欲治,臣恒乐乱[2]。忠佞溷淆[3],各以类进,常苦不明[4],而信奸论。故叙《潜叹》第十。
[注释]
[1]爰暨书传:以及典籍的记载。爰:介词。《尚书·盘庚下》:“乃正厥位,绥爰有众。”
[2]君皆欲治,臣恒乐乱:君主希望国泰民安,奸臣喜欢朝政混乱。
[3]忠佞溷淆:即忠奸溷淆。溷淆:混淆。
[4]常苦不明:彭铎注云:“常”疑“帝”。高按:“帝”字合宜。即谓“帝苦不明。”
[原文]
夫位以德兴,德贵忠立,社稷所赖,安危是系。非夫谠直[1]贞亮,仁慈惠和,事君如天[2],视民如子,则莫保爵位,而全令名。故叙《忠贵》第十一。
[注释]
[1]谠直:正直。《汉书·叙传下》:“谠言访对,为世纯儒。”颜师古注:“谠,善言也。”
[2]事君如天:事君如事天。事:侍奉,服事。《周易·蛊》:“不事王侯,……”
[原文]
先王理财,禁民为非。《洪范》忧民[1],《诗》刺末资[2]。浮伪者众,本农必衰。节以制度,如何弗议?故叙《浮侈》第十二。
[注释]
[1]《洪范》忧民:《洪范》忧虑百姓。《汉书·食货志》:“《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二者生民之本。”
[2]《诗》刺末资:《诗经》讥刺国家缺乏资财。此指《诗经·大雅·板》之“丧乱蔑资”。《毛传》:“蔑,无;资,财也。”“末资”即“蔑资”。
[原文]
积微伤行[1],怀安败名[2],明莫恣欲,而无悛容[3]。足以愎谏[4],闻善不从。微安召辱,终必有凶。故叙《慎微》第十三。
[注释]
[1]积微伤行:积累小过,必伤德行。
[2]怀安败名:贪图安逸,必败名节。
[3]明莫恣欲,而无悛容:从早到晚纵欲无度,毫无悔改之意。“明莫”犹“晨昏”。悛:悔改,改过。《说文》:“悛:止也。”《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而无悛容:即毫无悔改之意。
[4]足以愎谏:拒绝规功。愎:任性,执坳。《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原文]
明主思良,劳精贤知[1]。百寮阿党[2],不核真伪,苟崇虚誉,以相诳曜[3],居官任职,则无功效。故叙《实贡》第十四。
[注释]
[1]明主思良,劳精贤知:贤明之君思慕忠良,常常为求得贤人耗费精神。
[2]百寮阿党:百官结党营私。“百寮”即“百僚”。阿:曲从,迎合。《国语·周语上》:“大臣享其禄,弗谏而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