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31381600000015

第15章 风云迭起的两汉王朝(1)

汉高帝——刘邦

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在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金刘庄的一户普通农民的家庭,他的父母亲甚至连名字也没有,所以后来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立传时,只好这样写:“父曰太公,母曰刘媪。”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父亲被称为刘大叔,母亲被称为刘大妈。刘邦原名季,就是“老三”,直到做了皇帝后,觉得名字实在不雅,才找来文人学士精心推敲,改名为邦。邦,就是国,有经邦治国的大名,才可以不负皇帝统治天下的重任。

年轻时的刘邦,既不喜欢读书,又厌恶农耕生产,整天四处游荡,结交游侠,但他为人豁达大度、胸怀大志。刘邦曾在咸阳服徭役,30岁的时候做了泗水地方的亭长,后来因为私放刑徒,藏匿到了芒、砀山,开始网罗自己的武装力量。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同年9月,刘邦在旧友萧何、曹参等人拥戴下,聚兵3000人于沛县,杀死县官,举起反秦义旗,被称为沛公。第二年四月,刘邦投奔项梁,屡次与项梁侄子项羽协同作战。项梁死后,刘邦与项羽共奉楚怀王熊心为领袖,自己则被封为武安侯、砀郡长,继续坚持反秦斗争,成为反秦的主力。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秋,当项羽率领起义军和秦军主力决战巨鹿时,刘邦受楚怀王派遣率所部向关中挺进。他迫降宛城,攻占武关,于公元前206年10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入咸阳后,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当刘邦看到华丽恢宏的阿房宫时,羡慕不已,想留居宫中,经樊哙、张良等人劝说而醒悟,出城驻于霸上。

同年12月,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拥兵四十万入关。听说刘邦已定关中,项羽大怒,进驻鸿门,欲攻刘邦。刘邦因兵力不敌,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违反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占有巴蜀、汉中之地;项羽自称“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分封后仅一个月,诸侯开始火并。刘邦乘机平定三秦,再度占领关中。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声讨项羽杀害楚怀王之罪,发动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

战争前期,刘邦处于劣势,屡屡败北。但刘邦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因此,旗下逐渐聚集了一大批良臣强将,文有张良、萧何,武有韩信、樊哙。并最终在垓下一战,设下十面埋伏,陷项羽于四面楚歌之中。项羽被迫“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刘邦获得了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

刘邦消灭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了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封妻子吕氏为皇后,嫡子刘盈为太子,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刘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皇帝。

刘邦当上皇帝后,为了巩固汉王朝的天下,实施了一系列的治国方略:他继承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先后消灭韩信、彭越、英布(黥布)等异姓诸侯王的割据势力。他认为秦代不分封子弟招致孤立败亡,于是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他还接受娄敬强干弱枝(强本弱末)的建议,把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十余万口迁徙到关中定居,以充实首都。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田租,十五税一,与民休息,号召逃往山泽者返回本乡,返乡者恢复爵位和田宅;对战争期间卖身为奴者给予解放;士兵复员归家,从事生产,豁免其徭役等。他还继续推行秦代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并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且加重租税等,以此来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秦朝灭亡后,漠北的匈奴趁机南下,重新占据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初,匈奴不断南下侵扰汉的边郡,公元前201年,韩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自率大军前往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40万大军围困七昼夜。后用陈平计谋,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汉时匈奴单于、诸王之妻的统称),才得以脱险。此后,鉴于国力尚未恢复,刘邦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儒生。称帝以后,他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没有用处。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刘邦于是命陆贾着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他命萧何以秦律为根据,重新制定律令,即“《汉律》九章”。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全国的统一。

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如意,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对,只好作罢。

公元前196年,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的战斗中,胸部中箭受伤。第二年3月,创伤复发,病势危重。刘邦召列侯、群臣进宫,吩咐左右宰杀白马,要众臣歃血为盟,宣誓从今以后,凡不姓刘者不能封王,没有功者不能封侯,谁违背这个盟约,天下人可以共同讨伐他。又命令陈平立即从燕地赶回荥阳,协助灌婴驻守,以防各诸侯国乘机作乱。然后召见吕后,嘱咐后事,吕后问他:“萧相国之后,谁可以接替他?”刘邦回答:“曹参。”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刘邦回答:“王陵,并由陈平辅助他。陈平足智多谋,然而不能独当一面。周勃朴实,没什么文化,但是,今后安定刘家天下的,非他不可,可以任他为太尉。”吕后再问后事,刘邦摇摇头说:“后事恐怕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刘邦由一个游手好闲的市井混混到毫无责任心的小小乡吏,再到运筹帷幄的起义领袖,继而又迅速成长为一个眼光远大成熟的帝王,这在别人看来几乎不可思议,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这与其过人的用人谋略是分不开的。在刘邦称帝后的庆功大会上,刘邦自我解析的一席话就说明了自己何以为帝的原因,他说:“要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讲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我比不上萧何;讲率军百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比不上韩信。但我能任用他们,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才是取得胜利的原因。”所以说,尽管刘邦为了巩固皇权,而编造出那些神话来证明自己“君权神授”,但就凭他自己的用人策略,也足以取天下而以刘姓代之。

公元前195年4月,刘邦在长安长乐宫崩逝。时年62岁,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今陕西咸阳以东35里处)。年仅16岁的太子刘盈即皇帝位,是为汉惠帝。

汉高皇帝刘邦

姓名:刘邦

在位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

原名:刘季

卒年:公元前195年

出生:公元前256年

死因:箭伤引发重病而亡

属相:蛇

享年:62岁

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

年号:无

祖籍:沛郡丰邑

庙号:太祖(高祖)

父亲:刘太公

谥号:高皇帝

母亲:刘媪

初婚年龄:30岁

配偶:原配吕雉(吕后)、戚姬、薄姬等

陵寝:长陵

子女:8子,1女

继任帝王:嫡子刘盈(汉惠帝)

连年征战,逐鹿中原

从市井混混到起义领袖

刘邦年轻时好吃懒做,既不喜欢读书,也从不帮父母从事生产劳动,平日里游手好闲四处闲逛,而且常常结交一些屠夫、商贩、小偷、无赖等市井之徒,终日与一班狐朋狗友在乡里要么舞枪弄剑、偷鸡摸狗,要么猜拳喝酒、寻欢作乐,或者耍一些流氓无赖的手段骗吃骗喝,成为方圆百里有名的小混混。

与刘邦不同的是,他的三个兄弟都是本分老实的农民,整日跟随父亲下田劳作。因此,其父刘太公很不喜欢刘邦,骂他不如其他几个儿子听话,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但刘邦依旧我行我素。

但是和别的小混混不同,刘邦自幼就有侠义之心,他不像别的小混混那样满足于市井无赖的生活,而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去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在做偷鸡摸狗的勾当的同时,刘邦还富有仁爱侠义心肠,为人乐善好施,为朋友更不惜两肋插刀。他生性豁达大度,气量很好,可以说,刘邦是一个混迹于市井之中的侠义之士。

刘邦在混日子的同时,还留心结交了当地的上层人士和有识之士。他多次去拜见丰邑有名的治学名士马维,向他请教儒学学问。他还结交了博学多识的张良,跟随他学习兵法的知识,后来张良一直跟随刘邦,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和开国元勋。

刘邦的父亲太公嫌他整日游手好闲,就在出徭役的时候借机让刘邦去服役,这样刘邦来到了咸阳。刘邦自乡村来到了都城,大大开阔了视野,感觉这才到了一展身手的地方。

刘邦是个志向远大的人。有一次,他在咸阳服徭役,正巧碰到秦始皇出巡天下。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他见了那一派壮伟景象后,羡慕不已,不禁脱口赞叹说:“大丈夫应当像这样啊!”

不甘心只做农民的刘邦,自咸阳服完劳役回家之后,凭借他的学识和勃勃雄心,当上了沛县城东泗水亭的亭长,这是一种仅相当于今天村长一级的地方小官吏,但刘邦毕竟开始了他改变自身命运的尝试。官场的习气让这个一身流氓之气的小亭长非常不适应,一心想做大事的刘邦也不指望能在这个位置上有多大作为,他丝毫没改变自己的流氓无赖习气,照旧吃喝嫖赌,贪恋酒色,混迹于市井之中。不过刘邦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他利用亭长的身份广交当地权贵和江湖豪杰,积聚力量、蓄势待发。

刘邦30岁时,与沛县豪绅吕公之女吕雉结婚。吕公本来不住在沛县,后来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便举家来到了沛县,吕公与当时沛县的县令曾是旧友。所以,在刚刚到沛县时,很多人听说了吕公和县令的关系,就纷纷上门拜访,拉关系、套近乎。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县衙担任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

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惊为天人,忙请他入上席就坐。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他为妻。刘邦巴不得结成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雉结了婚,这就是后来历史上有名的吕后。吕雉为刘邦生下了一子一女。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女儿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一家人就这样过着欢乐平凡的生活。

也许在一个太平盛世,刘邦的一生都就会这样度过。但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中,却不容许他过如此平稳的生活。

有一次,刘邦奉命押运一批刑徒去骊山服役,途中刑徒逃散了不少。他眼见无法交差,心想:如此下去,没等到骊山这些人肯定就会跑光,那我就是犯了失职之罪,会被判处死罪,反正都是死,还不如大干一场。刘邦这样一想,他的豪杰侠义之情大发,索性成全大家。在丰西泽中,刘邦下令停止前进,宣布将押送的刑徒全部解缚释放,并对大家说:“诸位赶紧逃吧!我自己也要亡命天涯了。”其中的一些侠义之士深为感激,他们表示愿意追随刘邦,和他共谋大事。从此,刘邦开始踏上了闯荡江湖、勇夺天下的亡命之路。他决定先是带领这十几个自愿跟随自己的人逃到芒、砀山隐匿起来,再和自己的好友——沛县衙门的主簿萧何、监狱官曹参暗暗联络,以等待时机。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陆续攻占了秦朝的许多郡县,又在攻占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楚国贵族项梁和侄子项羽在会稽发动起义,兵力很快便达到了近万人。同时,其他被秦国灭掉的六国的后裔们也纷纷起兵,自立为王,加入了反秦大潮的行列。刘邦也看清了这种局势,意欲趁乱世之际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但是,刘邦出身布衣,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也没有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怎么才能让众人信服自己,壮大自己的力量呢?当他听说陈胜、吴广是利用迷信而获得一呼天下应时,就决定也用迷信来给自己的身上套光环。

相传,有一次刘邦的妻子吕氏和女儿、儿子在地里除草,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向她们讨了点水喝,喝完水,吕氏还给了他一些干粮。老人很是感谢,告诉吕氏母子说他们都是一副贵人相,将来必定大富大贵。母子三人只当老人在讨好他们,只是笑而不答。老人走后没多久,刘邦也回来了,吕氏便把刚才老人说的话告诉了他,刘邦一听非常高兴,他赶紧追上了老人,让他也为自己看看面相。老人说刚才之所以说他的夫人和儿女长得贵人相,就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刘邦的面相是贵不可言。刘邦一听高兴极了,拜谢了老人就回去了。

这件事情发生不久,刘邦就因释放刑徒而开始了逃亡隐匿的生活。有一次,刘邦带着跟随他的这些人趁着天黑赶路,负责开路的人回来告诉他前边有条白色的大蛇盘踞在路当中,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没有办法通行。刘邦之前喝了些酒,感觉有点醉了,就借着酒劲儿大声呵斥说:“大丈夫立足天地之间,不惧生死,何惧白蛇挡路?”他分开众人,自己到了前边,果然看见一条巨蛇横在路中间,把整条道路挡得严严实实,便拔出宝剑将蛇一剑拦腰斩断。同行的人无不佩服刘邦的胆识。

又走了一段路后,刘邦觉得酒气上涌,有些头昏,便躺在路旁休息,也等等后边的人。后面的人也继续前行,忽然听到远处有隐隐约约的哭声,循声而去,突然发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哭泣。大家都感到很奇怪,不知道深更半夜的怎么会出现一个老人,于是他们关切地问老婆婆为什么哭泣,老婆婆悲伤地说:“我在哭我的儿子啊,他是白帝子,刚才变化成蛇,在道路中间休息,哪知道挡住了赤帝子的去路,就被他一剑杀了。”说完继续哭泣,大家都茫然不语,觉得太不可思议,不相信老婆婆的话。他们正要继续赶路时,突然发现老婆婆一下子不见了,就连路边的白蛇尸体也一起消失了。大家都感到非常惶恐,他们开始相信老婆婆所言是真的,并感觉刘邦可能真的是赤帝之子。于是,他们继续赶路,追上了刘邦,并把刚才的所见所闻告诉了刘邦。刘邦听说了,心中暗喜,以后便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秦始皇曾说:“东南方有象征天子的一团云气。”于是巡游东方,想借此把它压下去。怀疑自己就是这团“气”的刘邦逃到芒山、砀山一带的深山湖泽之间躲避起来时,妻子吕氏却总能找到他。刘邦很奇怪,就问妻子原因,吕氏说:“你所在的地方,上空常有彩云缭绕,顺着去找,就能很容易找到你。”刘邦听后心里更加欢喜,便让手下人把这件事情广为传播,以至于很多人信以为真,都想来投奔他。实际上,这些都只是谣传,基本上都是刘邦有意编造的,以此证明自己的天命不凡、与众不同,有王者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