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31381600000062

第62章 风云迭起的两汉王朝(48)

舂陵起兵,初露头角

公元17年,王莽的政权已经在水、旱、蝗、雹等各种天灾人祸间摇摇欲坠了。此时荆州又遭到严重的饥荒,当地民众为了争挖野荸荠而互相斗殴,幸有王匡、王凤两个比较有名望的人出来调节,才让当地的态势平息下来。他们在这次事件的处理中积累了威信,被人们推举为首领,立即集合起几百人。随后又有一些亡命罪犯慕名而至,使得队伍更加壮大。他们占领了荆州的绿林山,以此为据点日益扩张实力,很快组建起一支七八千人的军队,因此得名“绿林军”。

绿林军成立后,遇到了来自政府军的威胁。公元21年,两万荆州军队攻向绿林军,但很快就被这支由贫民和亡命徒组成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一路向北逃去。绿林军在王匡等人的率领下顺势打进附近的竟陵、安陆,获得了一些粮食,然后又回到绿林山中度日,希望当灾荒结束时,他们能够重返家园,继续过安居耕种的生活。

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年,绿林山中就爆发了瘟疫。此时的绿林军人数已经增加到五万余人,在疫病中一下就死去了将近一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得分头出山行动,一支由王匡、王凤等人率领,向北进取南阳,称“新市兵”;另一支向西进入南郡,亦即今天的湖北江陵,称为“下江兵”。当新市兵攻打随县时,随县东北的平林人陈牧、廖湛率几千人响应,并因此称为“平林兵”。

当新市兵和平林兵距离南阳越来越近时,刘秀的生活开始改变了。公元22年,一场大灾荒席卷了整个南阳地区,连树皮草根都被饥饿的难民剥食殆尽;山间、田野上遍地饿殍,到了晚间,飘忽着从死尸中释放出的磷火,一片凄凉恐怖的景象,老百姓再也生存不下去了。这年十月,刘秀兄弟与李通等人在南阳各地起兵,这一年刘秀28岁。

刘氏兄弟决定起兵是经过仔细筹划的。当时,在刘氏兄弟左右,聚集了一批异姓豪强地主,如刘秀的姐夫新野人邓晨,宛人李通(他后来娶刘秀的妹妹伯姬为妻)等。这些豪强地主看到全国各地到处发生农民起义,预测到王莽的统治不会长久,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他们聚集在刘氏宗族周围,密谋起兵反莽。李通、李轶兄弟曾亲见刘秀,陈述了起兵的利弊,鼓励刘氏迅速起兵,而且编出谶言“刘氏复兴,李氏为辅”,此举坚定了刘氏举事的决心。刘召集当地豪强在一起商议后,订出了起兵计划:刘氏兄弟在舂陵起兵,邓晨起兵于新野,李通、李轶起兵于宛。但是,由于李通的不慎,他在宛起兵的计划泄漏,只好独自离宛逃跑,一家老小64人被杀。刘秀兄弟在舂陵起兵后,刘秀的亲属,诸如叔父刘良、二哥刘仲及舂陵侯嫡子刘祉兄弟也都相继从军,族兄刘赐听到起兵的消息后,也“随从攻击诸县”。在长安游学的阴识(阴丽华之兄,后成为刘秀的大舅子)等也组织起一支队伍投奔。以刘氏为首的南阳人组成了一支浩荡的反莽军队,史称“舂陵军”。

舂陵军建立后,在诸多起义军的队伍中,实力是比较弱的,为了壮大力量,刘派宗室成员刘嘉前往新市、平林兵驻地,向王匡、陈牧等将转述合兵的意图。大敌当前,两部农民军首领当即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将部队整编重组,组成了一支联合部队。联军显示了宗室武装与农民军的互补性。南阳宗室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组织才能,熟悉政治风云的变幻,具备治国的能力,但宗室子弟纨绔者多,娴习军旅者寡;而农民军却有顽强的战斗力,意志比较坚定,其薄弱之处在于缺乏深远的战略眼光和用兵谋略。双方合作的基础在于民心思汉,南阳宗室故能应运而起。

联军一路西攻长聚,斩新野县尉,初战告捷,装备简陋的起义军获得了第一批战利品,刘秀的坐骑也由耕牛改为马匹。小胜之后,联军又进攻湖阳西南的唐子乡,再度得手,杀掠甚多,士气大振。两次成功使义军将领的目光转向更大的目标,不远处的湖阳就是首选目标。起义军在逼近湖阳之后,派人假扮江夏官吏,诱杀了湖阳县尉,并夺得了大批辎重。

出人意料的是,大量的战利品竟引发了南阳宗室与农民军的冲突。新市、平林军因为分得财物较少,十分气愤,于是聚集部众,准备向南阳宗室讨一个公道。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紧急关头,刘秀毅然命令宗室人员收集财物,全部送给农民军,贪恋财物的农民军这才皆大欢喜,双方重归于好。刘秀不动声色地平息了这一无谓的冲突,他正要依靠农民军的力量成就大事,绝不能为了一点小利而影响大局。刘秀的志向、谋略和城府,都不是一般农民军将领所能相比的。

不久,联合部队又乘胜攻占棘阳县(今河南南阳南)。这时,从宛城(今河南南阳)的大屠杀中死里逃生的李通也辗转来到棘阳,与刘秀兄弟会合。李通痛述官兵在宛城的杀戮,激起众人满腔的义愤。与此同时,在新野起义的邓晨也率领宾客来到棘阳,军容更盛。复仇心切的起义军当即开往宛城,准备大战一番。

选择重兵设防的宛城作为攻击目标,无疑是战术上的一大错误。未经整编和训练的起义军缺乏大规模作战的经验,新市、平林两部农民军也缺少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在未知敌情的情况下,贸然进击宛城,决不是明智的决定。果然未到宛城,就发生了遭遇战。

在宛城南面一个叫小长安的村落里,起义军与南阳太守甄阜、都尉梁丘赐率领的大批官兵相遇,两军展开激战。战斗的突然性和气候的特殊性,都有利于人数众多、训练有素的南阳官兵。起义军仓猝应战,不久就在大雾之中溃不成军,被官军杀得大败。刘氏宗族死者达数十人,刘秀的姐姐刘元及其三个女儿为救刘秀而死,二哥刘仲也在战斗中阵亡。刘只得收拾残兵,退守棘阳。小长安之战,几乎使舂陵军全军覆没,为了寻求生机,重振军威,刘再次设法与绿林军联合。而此时恰好另一支起义队伍下江兵到达了比阳县的宜秋,刘秀、李通与下江兵的首领王常谈判,双方决定联合作战。

公元23年正月,王莽派来的军队将军用物资留在棘阳东面的兰乡,轻装渡过黄淳水,企图一举消灭汇集在棘阳和比阳之间的绿林军主力。但绿林军转守为攻,派出精锐部队夜间偷袭兰乡,夺得敌军全部辎重。接着全军出击陷于黄淳水和沘水间无援的王莽军队。绿林军勇猛杀敌,将十万王莽军队歼灭了二万,甄阜和梁丘赐被当场打死,其余敌军纷纷逃窜。王莽派来的纳言严尤、秩宗将军陈茂听说甄阜和梁丘赐兵败阵亡,于是据守宛城。刘不给宛城的王莽军以喘息的机会,乘胜追击,在清阳城下与严尤、陈茂军展开激战,王莽军大败,被斩首三千余人;严尤、陈茂弃军仓皇而逃,刘自号柱天大将军,率军顺利占领了宛城。

刘氏兄弟起兵后,军队的主要领导者是刘,刘秀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刘秀的军事才能是在着名的昆阳大战中显露出来的。而起兵之举,正是刘秀军事、政治、治世生涯的开始。光武帝刘秀从一个乡间甘于平淡的小地主,逐渐成长为雄才大略的军事指挥家,成为那个时代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镇抚河北,稳固根基

公元23年十月,刘秀获准以破掳将军行大司马之职,奉命前往河北宣抚,取得了主持河北战局的主动权,从此挣脱了牢笼,获得了独立发展的机会。

抵达河北后,刘秀详细地考察了当地的情况,认真考察官吏,按其能力的高低分配财富的多少;平反冤狱,遣散牢中关押的无辜平民;实行怀柔政策,废除王莽苛政,恢复西汉时的官职名号和制度。所到之处,受到地方官员和百姓的拥护,“争持牛酒迎劳”,刘秀一律婉言相拒。

刘秀曾在一个大雪飞扬的日子里倚门远眺,若有所思,说出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房舍由椽檩柱子支撑而成。朝吏驾驭郡县,需要各级官吏治理,就像房舍需要椽檩柱子一样。椽檩柱子必须坚固适用,房舍才不会倒塌。官吏就是朝廷的椽檩柱子。没有一批善于治理乱世的官吏,新兴的政权就会像房舍一样倒塌。我们经略河北,既要审理冤狱,广布惠泽,更要考察官吏的政绩。”用心之良苦,让众部下无不为之感动。

刘秀在河北的路,最初走得并不顺利,经历了一段相当艰辛的日子,甚至是一种近似逃兵的生活,根本谈不上宣抚。在这种恶劣的情势之下,刘秀一直致力于人才的网罗,这些人如邓禹(也是他读长安太学时的老友)、耿弇、吴汉等,都是才华横溢的人。后来,这些人也都成为刘秀对之推心置腹的部下,为刘秀缔造东汉做出了贡献。

为什么刘秀在这样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还有人要归顺他呢?当时天下虽为更始帝所有,但刘玄不懂得如何治理政事,只知掠夺,使长安、洛阳附近的人民不得安宁,怨声四起,更始政权的名声也就一落千丈。而相比之下,刘秀除了有正宗的汉室血统及他在昆阳之战中卓越的表现外,其谦虚的胸怀和宽大的度量,也是吸引豪杰志士齐来归顺的原因。

刘秀到达邯郸时,赵王刘彭祖的曾孙刘林前来献计说:“如今黄河东边有赤眉军在活动,你只要掘开河堤让水灌过去,纵然他们有百万军队,也只能化为鱼鳖。”但刘秀处事的态度一向很温和,他暂时还不急于消灭赤眉军,更不忍心淹死无辜百姓,便拒绝了。

刘林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转而拥立了一个名叫王郎的方士当了皇帝,并谎称是汉成帝刘骜的儿子刘子舆。此时的刘秀已经去了真定(今河北正定),刘林和王郎便在邯郸建都,派出使者去周边郡国招降。

由于打出了汉成帝之子的旗号,周边郡国一时真假莫辨,不少势力起兵响应。于是刘林和王郎的势力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第二年初,他们发出了檄文,重金悬赏捉拿正在蓟城(今天津蓟县)附近的刘秀。而蓟城的宗室刘接又准备起兵响应王郎,一时间城中震动,人心惶惶,刘秀的境况也变得十分危急,他不敢入城,只能向南逃去,一路饥寒交迫来到饶阳。他们看到路边有一个传舍(驿站,相当现在的旅社),再也顾不得危险,自称是王郎从邯郸派来的使者,大摇大摆地进了驿站。但他们很快露出了马脚:当传吏送上食物时,这些官兵饥不择食、狼吞虎咽的样子引起了传吏的怀疑。为了辨别这些人的身份,传吏在舍外击鼓,大声喊着:“邯郸的军队来了!”在传舍中的刘秀和手下官兵们一听,皆大惊失色,大家准备起身逃跑。刘秀却显得异常冷静,拦住众人,让他们坐回原处,煞有介事地吩咐传吏道:“太好了,那就把邯郸的将军请进来见我吧!”但他们等了很久也没能等来传说中的邯郸将军,刘秀放下心来,让大家大快朵颐了一餐之后,方才大摇大摆地出了驿馆,平安地离开了饶阳城。刘秀以他的智慧与镇定,躲过了这次危难。

此后刘秀的脱险经历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北方的寒风霜雪中,一行人昼夜兼行,手脚、脸部都被冻裂,凛冽的北风夹杂着沙粒打在脸上,更是如刀割一般。在饥寒交迫中,众人的体力不断下降,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天黑时一行人赶到滹沱河边,刘秀让众人下马歇息,派探马到渡口找船。探马找了半天,但见星月闪烁、波光粼粼,片帆只舟皆无踪影。探马恐众人怪罪,回来欺骗大家说道:“不用坐船,河水都结冰了。”

众人信以为真,上马准备过河。此时,天公作美,寒风呼啸,气温骤降,河面上果然结了厚厚的冰,大家驱马在冰上缓行,渡过河去,回头再望,坚冰又开始融化,气温又回升了。刘秀率众人来到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进了废弃的空房睡下。破晓时开始降雪,众人被冻醒,发现冯异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把麦子,熬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稀粥。大家喝罢,又上马冒雪继续赶路。寒风夹着雪花漫天飞舞,打得人睁不开眼,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没有道路,众人迷失了方向。忽然,一位白衣长者出现在刘秀面前,用手指示方向,说道:“从这里往南八十里就是信都郡(今河北冀县),太守任光反对王郎,大司马找他去吧。”

刘秀又惊又喜,正要下马感谢,一阵暴风雪袭来,吹得战马在地上转圈儿,待到暴风雪过后,老汉已踪迹皆无。刘秀按老汉指示的方向,策马赶到信都,这时,刘秀终于时来运转了。

原来,这里的太守任光曾是刘秀的部下,任光见到刘秀,大喜过望,赶紧请来和戎郡(今河北晋县)守邳彤,聚集一堂,共商对策。接着他们协助刘秀收服了附近的几个县,又有一些周边势力前来归附,终于聚集起了数万人。此后平定河北的路更加顺利,在攻下了几座城池、形势有所好转之后,更始帝派来讨伐王郎的尚书仆射谢躬也到了。两路大军联合作战,四月间围住邯郸,五月间就攻破城池,诛杀了王郎。

刘秀在河北势力的发展,引起更始帝的不安,他遂派使节赶到河北,封刘秀为萧王,并命令刘秀停止一切军政活动,与有功的将领一起到长安去受封。这表明刘玄已经对刘秀不放心,要削弱他的力量,夺回他的权力。刘秀自然明白这一意图,而且,此时他羽翼已丰,决心脱离更始政权的控制,便以“河北未平”为理由,拒绝应诏去长安,坚持留在当地。从此开始,刘秀与更始政权分道扬镳,在河北独立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并进行了一系列建立政权的活动。

河北称帝,众望所归

公元24年秋,刘秀调集各郡兵力,先后在馆陶等地击败并收编了铜马、高湖、重连等地的农民起义军,大大加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

走在坦途上的刘秀依然遵循着宽仁平和的处事原则。新投降的军队中有许多人忧心忡忡,担心刘秀总有一天会除掉自己。久经沙场的刘秀当然了解他们的心思,让降军各自回营,依然归他们原来的将官管辖,而自己轻骑简从,坦然地去各营看望他们。这让归降的将士们非常感动,他们纷纷说:“萧王这样推心置腹地对待我们,倘若再不拼死效力,真是不应该了。”在确认了降兵们已经真心归顺后,刘秀把他们重新编组,分配到各部将领手下,集合起来一支几十万人的军队。当地的人们只知道铜马的名声最响亮,看到刘秀成了他们的首领,就称呼刘秀为“铜马帝”。

此时,河北的形势已逐渐明朗,而更始政权也已经走到了覆灭的边缘。在山东一带活动的赤眉军原本想要和更始帝合作,但刘玄对他们存有戒心,只是把他们封为列侯,却没有给他们提供领土和经济支援。失望之余,赤眉军在首领樊崇、逢安、徐宣等人的领导下脱离了更始政权,西进关中,更始、赤眉两大军事集团的火并在所难免。而一旦赤眉攻下长安,刘玄败逃,就会出现一个夺取关中的良好时机。刘秀感到争夺天下的时机即将到来,争夺天下的架势应当拉开了。于是,他开始了新的战略部署:任命足智多谋的邓禹为前将军,率精兵两万由晋南向关中挺进,伺机进取长安。选定北据太行山、南临黄河,地势险要、财物富实的河内郡作为进取中原的立足点;拜文武兼备的良将寇恂为河内太守,冠以“行大将军事”的御号,为自己把守后方,保证军需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