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身体健康枕边书
31447900000019

第19章 少儿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5)

(三)重型又称中毒药,除上述症状明显外,全身中毒症状重。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嗜睡、烦躁或意识障碍,常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肝炎。近年来本型已很少见。

(四)外科型细菌经损伤的皮肤侵入,故无咽炎及草莓舌,而有局部急性化脓性病变,皮疹首先出现在伤口附近皮肤,修后蔓延至全身。

治疗

(一)一般治疗做好呼吸道隔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供给充足水分和营养;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二)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每日3万~5万U/kg,分2次肌注,疗程7~10天;重症病人加大青霉素用量、并于静脉注射,或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如有青霉示过敏,可选用红霉素、头孢霉素等药物。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自动免疫,重在控制传播。患者应隔离至咽拭子细菌培养阴性。对曾有密切接触病人的易感者,可给于复方新诺明,口服3~5天;或青霉素肌注。

(第六节)儿童贫血症

数据:30%以上儿童贫血

贫血,一直是危害儿童健康的几大问题之一。儿童贫血主要是由于缺铁所致。如今的孩子不缺吃不缺喝,什么有营养吃什么,但是医生们却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虽然这些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因贫血前来就诊的孩子并未减少,儿童贫血发病率的总体水平并没有下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卫生研究所最近对5岁以下儿童的调查发现,儿童贫血的患病率相当高,目前我国儿童的贫血率至少在3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为缺铁性贫血。

专家们还发现一个新情况,孩子除了因为营养不良、铁摄入量不足,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外,大部分儿童患这种病,则是吃出来的。有些孩子平时因为营养过剩,偏食,喜欢吃油腻以及味道厚重的食品,结果使脾胃超负荷承受,造成肠胃道疾病,因此发生铁吸收障碍。

医生们提醒,儿童贫血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不但会导致儿童脸色苍白、睡眠不宁、面色发黄、毛甲干涩、容易感冒等,还会使儿童产生头晕、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而且,铁缺乏会导致孩子发育和学习能力下降,智商降低,阻碍孩子智力的正常发展,并能使铅的吸收增高。因此,贫血一直困扰着许多孩子的健康。

如何防治贫血,保证孩子的健康发展,是医生和家长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专家建议不应该单纯为补血而补血,提倡常规补充。防胜于治,预防儿童贫血还要靠合理饮食,家长要帮助孩子把好嘴这一关。

儿童贫血的食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孩子贫血主要是因脾胃虚弱、营养不良导致造血功能发生障碍。因此,在治疗上应以益气养血、增补脾胃为基本法则。除了药物治疗外,食疗也能补血、健脾胃。

民间有传说:“菠菜能补血。”其实菠菜的含铁量并不高,每100克仅含铁25毫克,而同等量芹菜则含铁85毫克;而且菠菜含有大量草酸,草酸与铁结合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利用。

铁锅被誉为“天然补血剂”,铁锅在烧煮时落下来的铁粉与食物结合,增加了铁的摄入;若在炒菜时适当加些醋,则更可促进铁的吸收。

在动物性食品中,含铁量较丰富的有瘦肉、肝、腰子、鱼、虾、蟹、猪血等。在植物性食品中,含铁量较多的有黑木耳、海带、紫菜、银耳、香菇、芝麻、大豆、桂圆、发菜等;新鲜蔬菜中,荠菜、油菜、苋菜、蚕豆、豇豆含铁也较多。一般动物性食品的铁吸收率较高,应注意荤素搭配。

[方一]以下是一些食疗方,供家长们参考:

[方二]鸡肉200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隔水炖1小时,除去黄芪、当归,加盐调味后,食肉饮汤。

[方三]大枣、水各50克,同煮,加适量红糖服。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

[方四]桂圆20克,大枣10枚(去核),洗净后加水适量,共煮20分钟,取汤服用。

[方五]胡萝卜、苹果各500克,芹菜100克,洗净切碎绞汁,饮用时加适量牛奶,每次15毫升,每日2次。

[方六]南瓜子仁、花生仁、核桃仁各50克,共研细末。每日2次,每次20克,用开水送服。

[方七]红豆、绿豆、花生仁各30克,红糖、白糖、冰糖各10克,先加水适量,将三豆煮成粥状,再加入三种糖,待糖溶化饮用。

[方八]鸡蛋2个,盐少许,将鸡蛋取黄去白,待水开后放入盐,将鸡蛋打散,倒入锅中煮熟。每日饮用2次。

当然,对于缺铁性贫血而言,食疗只是一种有效的预防、辅助治疗手段。如发现小儿贫血,应去医院做贫血原因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如果贫血严重,还是应该坚持药物治疗。另外,如因慢性失血、消化道疾病而影响铁的吸收利用,则更应查明原因,尽快治疗原发病。

预防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虽然对儿童危害不浅,但它是可以预防的。正常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约为225毫克,这大约可供出生后4至5个月生长之用。如果是不足月婴儿,则从母体获得的铁将大大减少。因此,足月儿在出生后4个月,不足月儿在出生后2个月就应该注意补充铁元素。

儿童贫血特别是缺铁性贫血预防的关键在于饮食。我们知道,胎儿时期的营养完全来自母体,尤其孕期最后几周,随着胎儿自身造血活动的增强,同时需要储存足够的铁供出生后造血之用,因而需要由母体供应的铁更多。所以,保证孕妇有足够的铁摄入,注意选用含铁多的食物是预防小儿贫血的主要方法之一。

婴儿出生后,铁的补充就要依靠食物。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对于1岁以下婴儿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奶。如果母乳充足,在4个月以内尽量不添加牛奶或其他代乳品,以减少其他食品对母乳中铁吸收的干扰。维持母乳喂养至少要4个月,最好6至9个月。自第2个月起,可于哺乳后加喂鲜桔汁等。对于足月婴儿最迟应从4个月后开始按每公斤体重每天1毫克补铁。对于2至3岁幼儿,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动物性和豆类食物,如鸡、鸭、猪血、荠菜、紫菜、海带等,并多食新鲜水果,帮助铁的吸收。

为更加有效地防治儿童贫血,最好采用铁与维生素C合配的营养液剂。建议选择专业儿童营养生产企业生产的专用儿童营养品,这类营养品质量好、牌子硬,无副作用、安全性好。

(第七节)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及表现

肺炎是小儿主要的常见病之一,尤多见于婴幼儿。婴幼儿肺炎不管什么病因引起,统称支气管肺炎。起病可缓可急,一般多大上呼吸道感染数天至1周后发病。最先见到的症状是发热、咳嗽;身体较弱婴儿可不发热,有咳嗽、呛奶、食欲不好、精神差等症状;重病孩子表现有鼻扇,口周发青,呼吸次数较正常增加,胸部凹陷,也有的孩子表现为腹胀、腹泻、便血等消化系统症状。

小儿肺炎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如果发现孩子呼吸增快、胸部凹陷、喉鸣、鼻扇、口周青紫,可能是患了肺炎。父母可用数呼吸次数及查看有无胸凹陷来判断小儿是否有肺炎及肺炎轻重程度。

如为轻度肺炎,无胸凹陷而呼吸增快,2~12个月的患儿呼吸次数在每分钟50次以上,1~4岁呼吸次数在每分钟40次以上。

如果为重度肺炎,有胸凹陷或喉喘鸣现象出现,不应在家中治疗,应立即送医院。医生则根据肺炎的病因选用抗菌素消炎,并给予止喘、退热、镇静等治疗。

若小儿是轻度肺炎,在家按医嘱用药治疗2天以后,发热减退,进食好转,呼吸次数减慢为病情好转。若小儿不能喝水,仍有胸凹陷、惊厥、嗜唾或不易唤醒,小儿安静时有喉喘鸣,表示病情恶化,也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小儿肺炎的护理和预防方法

小儿肺炎的护理和预防应做到:

(1)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室温最好保持18℃~20℃,每日通风两次,家长不要在室内吸烟。保持室内一定湿度。

(2)小儿安静时可平卧于床上,如有气喘可将枕头把背部垫高,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每日晚可用棉花棍蘸温开水清洁鼻腔。

(3)小婴儿的饮食可选用糕干奶或将牛奶加些糕干粉呈糊状,使小儿不易呛奶。1岁以上病儿则可食清淡半流食,易消化、高营养食物及含维生素多的蔬菜及水果。

(4)高热时可选用物理降温法或按医生嘱咐服退热药。

(5)如小儿喘憋加重,可将小儿衣服穿暖、包好,将窗户打开,抱小儿坐在窗口,采用冷空气序法可以使喘憋减轻,每次15~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