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一书中说到女人化妆有三层。其中第三层的化妆是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培养自己美好的气质和修养,充实心灵,陶冶性情……的确,读书为女人带来了最美妙的时光,当女人沉浸于书海中冥想或会心一笑时,可以称得上是人间最可爱的天使。
曾一度登上英格兰王位的简·格蕾女士,在年轻时,有一天坐在家中窗下沉迷地读着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美丽描述。她的父母亲都在庄园里狩猎,猎狗的狂吠之声从开着的窗子里清晰地传进来。
一位来访者看到不为狩猎所动、安心读书的格蕾女士,十分惊异地问她为什么不去参加有趣的游戏。在来访者看来,少女时代正是喜爱欢闹的时候,没想到简·格蕾女士平静地说:“我认为,他们在花园里的快乐不过是我在柏拉图那里所获得的快乐的影子罢了。”
原来,简·格蕾女士自有自己的快乐,她认为读柏拉图的书就是自己的快乐。
着名作家毕淑敏在年轻时就去高原当兵,长期寂寞的环境里让她心生感悟:不能虚度生命,要用知识充实自己。于是她开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读书,大量的阅读充实了她的心灵。终于,她把对生活的感悟写成文字,成为一名风格独特的作家,读书使她的精神得到升华。在她的作品里,充满了对崇高生命的神圣敬畏和对困境坚强不屈的挑战精神,这些都深深地感动了读者。
女人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平常的时光转换成了巨大的享受;读书带来思索,可以明志,可以察己,因此,有魅力的女人时刻不会忘记坐拥书城铸内秀。内秀的女人才能每临大事有静气,活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多彩人生。
书可以改变女人的气质,也可以培养女人的气质。
一位朋友有两个女儿。姐姐身材高挑,脸蛋美,如花似玉,但街坊邻居都觉得她有些轻浮。妹妹个子矮,鼻子塌,邻居都叫她“丑小鸭”。姐妹两人长相有很大差距,个性也大相径庭,唯一相像的地方就是两人脸上都长有雀斑。
姐姐经常去做美容,每月的工资几乎都花在了美容上。她觉得脸上的雀斑是个缺憾,想尽办法遮盖着。然而美容却遮盖不住她心中的俗气,与其交往的人不久就会厌倦,因为她眼中除了美容就是钱。
妹妹则喜欢读书,每逢假日必去书店。她的工资除了生活中必要的花销外,几乎都用在了买书上。她读了很多书,她从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书中品尝出人生的深奥,眉宇间增添了思考的睿智;从海伦·凯勒的书中咀嚼出战胜自我的力量,从自卑的困扰中走了出来;从中国古典名着中学会了做人的谦恭,使她多了一些书卷气……
时间久了,妹妹的言谈举止中自然流露着一种脱俗的魅力,连她脸蛋上的雀斑也显得很俏皮,很多人都愿意与她交往,有一些疑难问题也都爱找她沟通帮助,慢慢地,她的朋友多了起来,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个女人要有清醒的认识,到美容院去只能进行外观的美容,而认真地读书,才是心灵的美容。一个女人的外貌是天生的,再高明的美容师也无法将容颜留住。而心灵的美容,能使人风度高雅,气宇轩昂,远胜过胭脂口红的艳丽和服饰的高贵奢华。
生活中热爱读书的女人也大都生活情趣高尚,很少去叹息忧郁或无望地孤独惆怅。因为她们懂得与其停在那忧郁的事情里,不如使自己从忧郁的境遇中解脱出来。能与书共同守候一份独有的真诚,是好女人的品性。这品性可以使男人沉醉、着迷,也可以使女人自己充实、美丽,这种书香带来的柔静,是上天赐给女人的皇冠。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女人的心灵会在哲思中一天比一天愉快年轻。女人离开书本就会失去活力,失去风采。因为,书能够让女人变得更加美丽,更具吸引力,更具有内涵。有人说:书就像微波炉,从里到外都在为人们的心灵加温。随着温度的升高,人的思想越活跃,越能体现出独有的内涵,展现超凡的魅力。
爱读书的女人,心有梦想,即使平凡如叶,仍能创造叶的美丽和生活的花园,把自己引向有花鸟树木、有蓝天白云、有繁星明月的地方。那永不失去的梦想更是她们生活中的一首诗、一幅画、一段遐想、一片心境、一点安慰、一些希望。
女人离开书本就会失去活力,失去风采。因为,书能够让女人变得更加美丽,更具有吸引力,更具有内涵。
精致生活离不开品位
美国总统林肯的一位朋友,一次向林肯推荐一个人做阁员,林肯却没有用他。朋友问原因,林肯回答:“我不喜欢他那副长相。”朋友不理解,说:“这是不是太严厉了?他不能为自己天生的面孔负责呀!”林肯说:“不,一个人到一定年龄就该对自己的脸孔负责。”林肯的意思是说,人的脸孔固然是天生的,但表情、神态却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在气质。精于一艺或是完成某种事业之时,他们的容貌自然具有平庸之士所没有的某种气质与风格。而要具有这种气质、风格或品位,就要注意在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学习的同时,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保持仪态大方,服装整洁,说话文明,趣味高尚。
德国作家施瓦布说:“一个人的品格,犹如一朵花的芳香。”女人要细心地呵护和培养自己高雅的品位,让它散发出芬芳。而这绝不是穿金戴银,啜几口上好咖啡,或开一辆跑车,出入几趟五星级酒店就能变得品位十足的。一位智者说过:“人格无法在市场上买到,必须孜孜不倦地塑造。”一个人品位的形成,如同吃中药,是慢慢调理出来的。我们看古今中外那些有着高尚人格和不俗品位的人,都是十分注意这一“塑造”和“调理”功夫的。
有品位的人一定有优美的风度,但是,风度的优美没有固定的模式。
各种各样的风度,有各种各样的优美。有的热情,有的文静;有的果断,有的谨慎;有的敏捷,有的庄重;有的温文尔雅,有的秀丽端庄;有的脉脉含情,有的含蕴深沉。
一身名牌并不是品位,品位蕴涵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精致中,而生活中的精致无处不在。
读大学的时候,朋友的寝室里有一位从遥远的山区来的青年小辉。据说,他要是回一次家,得先坐火车,再坐汽车,之后是马车,之后是背包步行……他的家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僻远。
彼此都很熟了以后,他给我们讲他母亲的故事。透过他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困窘环境中生活着的瘦削美丽的母亲。她经常说的话是:“生活可以简陋,却不可以粗糙。”她给孩子做白衬衫、白边儿鞋,让穿着粗布衣服的孩子们在艰辛中明白什么是整洁有序。他说,母亲的言行让他和他的兄妹们知道,粗劣的土地上一样可以长出美丽的花。受母亲这种思想的影响,他的生活虽贫穷但很精致。
和小辉同一寝室的一位朋友,是在富裕家庭里长大的,他的父母生了5个孩子,只有他一个男孩。他来上大学,他的母亲一下子给他买了10套衣服,可是,没有一件给他穿出点儿模样来。他总是随随便便地一扔,想穿了就皱巴巴地套上,头发总是在早晨起来时变得“张牙舞爪”,怎么梳都梳不顺。“一切都乱了套”是他最习惯说的一句话。他总也弄不明白,住对床的室友,怎么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他的床上,横看竖看都是乱,而对面那张床,洗得发白的床单总是铺得整整齐齐。
这种点点滴滴生活中的精致,融入一个人的血液、生命、言行中,就形成高洁的品位,就显出非凡的教养,就透出慑人的高贵。这种精致的生活只在于我们的心灵和习惯,而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这种精致的生活越是出自粗劣的环境,它所培养出的一个人的天生风骨就越震慑人,这个人也更是有了脱离粗劣环境的力量。因为一切都表明:他虽出身这样的环境,可他超越了这个环境,这个环境已配不上他了,他已属于更好的环境,他的一切已显示他该拥有更好的一切。
生活的品位无处不在。整洁的书桌、干净的床铺、聆听一段音乐或鉴赏一件美术作品,均能让我们获得心灵的滋养,并提升自己的品位。
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每一份精致,在融入一个人的血液、生命、言行之中后,就形成高洁的品位,就显出非凡的教养,就透出慑人的高贵。这种精致的生活只在于我们的心灵和习惯,而不在于环境的优劣。
女人因为幽默而可爱
一位年轻的厨师给他喜欢的姑娘写了一封情书。他这样写道:“亲爱的,无论是择菜时,还是炒菜时,我都会想到你,你就像盐一样不可缺少。我看见鸡蛋就想起你的眼睛,看见西红柿就想起你柔软的脸颊,看见大葱就想起你的纤纤玉指,看见香菜就想起你苗条的身材。你犹如我的围裙,我始终离不开你。嫁给我吧,我会把你当做熊掌一样去珍惜。”
不久,姑娘给他回了一封信,她是这样回复的:“我也想过你那像鹅掌的眉毛,像西红柿的眼睛,像大蒜头一样的鼻子,像土豆似的嘴巴,还想起过你那像冬瓜的身材。顺便说一下,我不打算要个像熊掌的丈夫,因为,我和你就像水和油一样不能彼此融合,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拒绝别人是一种艺术。幽默地拒绝别人,既不会让人难堪,还可以表达自己所要表述的意思。这就是幽默的力量。幽默,是社交场合里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可以使人们的交往更顺利,更自然,更融洽。
幽默是健康生活的调味品。在公众场合和家庭里,当存在一种不协调的或对一方不利的现象时,超然洒脱的幽默态度往往可以使窘迫尴尬的场面在笑语欢声中消失。夫妻间的幽默还有特殊的功能:在一方心情恶劣或双方发生冲突时,刺激性的语言无疑是火上加油。即使是喋喋不休的规劝,也会事倍功半。而此时一个得体的小幽默,却常常能使其转怒为喜、破涕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