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她丈夫对我说:“学妹,我想跟你谈谈,我不知道真正的地狱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我觉得过去的七八年,我简直就像生活在地狱里!我跟她当年是非常相爱的,但这些年,我不知道是我变了,还是她变了,我们之间一点信任都没有了。有时候,隔壁的邻居,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跟我说句话,她也要问个清楚,跟那个老太太说了什么,每一句话都要我重复一遍,否则她就很不高兴。邻居有一个女孩,十七八岁,开车经过时停下来和我说几句话,被她看见,也要追问我们到底说了什么,好像所有女人都和我有说不清的关系一样。她把我当贼防着,每天当我上床准备休息,她就开始数落,抱怨种种对我的不满,我觉得自己似乎睡在一个债主的身边,天天被讨债……所以,求你不要再劝我们和好了吧!”
听了他这句话,我放弃了帮助他们。一个事业成功的女性,却在婚姻中完全丧失自信,最终逼得丈夫与自己离婚,不能不说是人生的悲剧。信任是简单的事情,没有特别深刻的道理可讲,但真正建立起对他人的信任确实非常困难。不自信的人很难相信人,因为他们连自己都怀疑,更难相信他人对自己的爱。失去了信任的基石,夫妻关系又能坚持多久呢?
做好“期望管理”
感受是一种情绪,而情绪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在婚姻生活中,我们会对对方有许多期待。当期待得到满足时,我们会兴奋、快乐,但当期待落空时,我们会失望、难过,同时也会对对方不满。因为不满,就会产生负面的情绪,这情绪或累积或扩散,都会影响到夫妻的关系,进而影响到婚姻的品质。所以,如何做好期望管理,在女性的自我修养上是重要的课题。
经常有这种情况:妻子在家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一边准备饭菜,一边在想着丈夫回来看到饭菜会有多么开心。或是妻子买了一件漂亮裙子,穿在身上等着丈夫夸赞。然而很可能丈夫正被工作弄得焦头烂额,一进家门就坐在沙发上懒得理人,对满桌饭菜或新裙子无动于衷。妻子没有在预期中得到一句赞美的话。
碰到丈夫的情绪不好,只有等他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才能注意到妻子的用心。他会因为内疚而生出更多的爱、更高的赞扬,以感谢妻子的贤惠和理解。
但如果是对方忽视自己,这是女人最受不了的。尤其是期望值非常高的时候,巨大的落差使她们无法承受,她们率先发起攻势,心烦意乱的丈夫看到妻子剑拔弩张,一场狂风暴雨在所难免。争吵既伤感情又伤身体。如果想避免争吵、避免失落,就要做好期望管理的内修课。因此,我不建议妻子完全迁就另一半,而没有自己。成熟的女子有颗淡定从容的心,在得失之间自然会拿捏分寸。
还有一种期望是不合理的,不切实际的。那就是:“如果他爱我,不用我说,他也会知道我的想法。”自己不说,让别人猜;别人不愿意猜或者猜不到,自己独自烦恼。这恐怕就是一些自怨自艾的女人的可悲之处。但事实上,一个人不会自觉地体验到别人的想法,尤其是男女两性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成熟的女性多会通过直接表达或者暗示的方法进行沟通。
期望值的落空,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常以自己的方式去爱别人,而不能从别人的角度,用他(她)想要的那种方式去爱。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篇值得深思的短文:
幸福的路径——做对方要的
我的母亲是个非常好的人,自小我就看到她努力地维持一个家。
她总是在清晨五时起床,煮一锅热腾腾的稀饭给父亲吃,因为父亲胃不好,然后,还要煮一锅干饭给孩子吃,因为孩子正在发育。母亲总是经常弯着腰,刷锅子,我们家的锅子每一个都可以当镜子用。她也常常蹲在地上擦地板,家里的地板比别人家的床头还干净。我母亲是个认真辛劳的好女人。
然而,在我父亲的眼中,她却不是一个好伴侣。我成长过程中,父亲不止一次地表示他在婚姻中的孤单,不被了解。
我的父亲是个负责的男人。他不抽烟、不喝酒,工作认真,每天准时上下班,暑假还安排功课表,安排孩子们的作息,他是个尽责的父亲。他喜欢下棋、写书法,沉浸在古书的世界。我的父亲是个好男人。
只是,在我母亲的眼中,他也不是一个好伴侣,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经常看到母亲在院子的角落中,暗暗无声地掉泪。父亲用语言,母亲用行动,表达了他们在婚姻中所面对的痛苦。
成长的过程中,我看到、听到父亲与母亲在婚姻中的无奈,也看到、感受到他们是如此好的男人与女人,他们值得成就一桩好婚姻。我也一直在困惑中成长,我问自己:两个好人为什么没有好的婚姻?
我长大后,进入婚姻,渐渐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婚姻的初期,我就像母亲一样,努力持家,努力地刷锅子、擦地板,认真地为自己的婚姻而努力。奇怪的是,我不快乐;看看我的先生,似乎他也不快乐。我心中想,大概是地板不够干净,饭菜烧得不够好,于是,我更努力擦地板,用心做饭。但是,我们两个人还是不快乐。
直到有一天,我正忙着擦地板时,先生说:“老婆,来陪我听一下音乐!”
我不悦地说:“没看到还有一大半的地方还没有擦!”这话一出口,我呆住了,好熟悉的一句话,在我父母的婚姻中,母亲也经常这样对父亲说。
我正在重演父母亲的婚姻,也重复他们在婚姻中的不快乐。有一些领悟出现在我的心中。
“你要的是?”我停下手边的工作,看着先生,想到我父亲……他一直在婚姻中得不到他要的陪伴,母亲刷锅子的时间比陪他的时间长。她给父亲一个干净的家,却从未陪伴他,她用她的方法在爱父亲,这个方法是“做家事”。而我,也用我的方法在爱着我的先生。
于是,停下手边的工作,坐到先生的身边陪他听音乐,远远地看着地上擦地板的抹布,像是看着母亲的命运。
我问先生:“你需要什么?”
“我需要你陪我听听音乐,家里脏一点没关系呀!”先生说。
“我以为你需要家里干净,有人煮饭给你吃,有人为你洗衣服……”我说了一大串应该是他需要的事。
“那些都是次要的呀!”先生说,“我最希望你陪陪我。”
这个结果实在令我大吃一惊。我们继续分享彼此的需要,才发现他也做了不少无用功。
我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爱对方,而不是对方的方式。
自此以后,我们相互列了一张对方的需要表,把它放在各自的书桌前。洋洋洒洒十几项的需求,像是有空陪对方听音乐,有机会抱抱对方,听我说话,不要给建议……我们在彼此需求的满足中,婚姻也愈来愈有活力。
问对方“你要什么”,这句话开启了婚姻另一个幸福之路。两个好人终于走上幸福之路。现在,我也知道父母亲的婚姻为何无法幸福,他们都太执着于用自己的方法爱对方。
只要方法用对,做对方要的,而非自己想给的,好婚姻,绝对是可预期的。
确实,在婚姻生活中,我们常常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在爱对方,而这方式却不尽然是对方在意的,以至于陷自己在忙碌中打转,在婚姻中迷失。
问对方“你要什么”是开启幸福婚姻的锁匙,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幸福婚姻中的一大助力。
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爱的错位。父母坚持用自己的意思爱子女,不管子女能否接受;夫妻之间也用自己的方式爱对方,造成矛盾如此普遍,因期望的落空,导致许多不平与不满,甚或酿成悲剧。
人的一生由不同阶段组成,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对女人来说,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脚本。切记,不要以完美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也不要以完美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大家都放宽心,宽容地接纳自己和他人,欣赏对方的优点,包容对方的缺点。爱一个人,不是改变他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而是接受他本来的模样。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这样管理自己,那么婚姻中就能多些宽容、多些笑声;少些争吵,少些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