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31688900000003

第3章 陕西帝王陵墓概览(2)

第4节、发现帝王陵的意义

历代修建帝王陵墓,是按照“事死如事生”礼制进行的,是当时政治牛活、社会牛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具体表现。不仅要保持原有状况,而且要保持原有政治地位和权威。西汉11位帝王巾的9位,把自己的陵墓选择在咸阳原上,而这9座陵墓中,又有5座设有陵邑,因此咸阳原也称为五陵原。陵邑的设置就是要让帝土在入十之后依然有领地可供统治,实际是将在世的统治延长了。5座陵邑的住户都是天下富豪或有地位的人,从全罔各地迁到关中,大学者司马迁就是随父亲一道从故乡韩城龙门迁到茂陵邑的。这5座陵邑都有相当规模,如茂陵县人口就多达275万人。囚为五陵邑多官宦富户,所以其子弟往往游于好闲、惹是牛非,后来的成语“五陵少年”就由此而生,成为纨绔子弟的代称。实质上,当时长安城周边的陵邑就是汉长安城的卫星城,对宏大的汉长安城起着烘托的作用,也减少了长安城的人的压力,这也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借鉴。

昭陵、乾陵附近大量陪葬墓都出十有壁画。

由于墓主人身份很高,故作画者多为专业画家甚至著名艺术家。就曰前所见,唐墓壁画中的优秀作品比之传世的唐代文人面,其水平丝毫不逊色乃至有所超越。甚至有海内外学者把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一位捧杯仕女评价为“中国占代第一美人”。乾陵陪葬墓壁画巾,有5组被评定为巾国最高等级的国宝。这些都是对这种独特绘画艺术价值的充分肯定。

如今,帝陵旅游成为陕西旅游发展的丰力军。秦始皇陵是目前陕西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其雄伟的气势,深邃的内涵,卓越的陪葬品,吸引了世界上数千万人来此参观,更曾有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元首来这里考察观光,使之成为陕西旅游业的龙头,极大地提高了陕西在世界上的影响和知名度。汉景帝阳陵已经成为另一个重要的人文景点,地下陈列形式将占代实物与现代科学技术良好结合,为陕西帝陵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也以其雄伟的气势征服了海内外的人们。随着帝王陵考古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带动陕西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更进一步地发展。

第5节、人文初祖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巾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

《史记》中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总面积约57平方公里,生长柏树86000余株,多数树龄在千年以上,是我国最大的柏树群。黄帝陵位于桥山之巅,占约1087平方公里。

黄帝陵古称桥陵。因为沮河水由西向东绕此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也有河,就像水从桥下穿过,故此山名日“桥山”。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

升天时,人们从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宝剑等埋葬此处,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怀念。故此陵墓也被称为衣冠冢。

黄帝是中同远古时期的民族部落首领,是原始社会父系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以其文治武功统一当时的各个氏族部落,成为中华民族最早的一位领袖人物。他开创了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新篇章,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先河,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黄帝为少典之了居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囚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具有很杰出的才智,他当时带领人们改变了单纯的游猎生活,教大家驯养家畜,建筑房屋,种植五谷,裁缝衣裳,制造棺椁、器皿等。他还重用了一批有才华的人,如命仓颉造文字,以代替结绳记事;命雍父制杵臼,以供舂米;命人挠作干支,以利农时;命伶伦发明乐器,制定音律;命共鼓、货狄做舟楫,以利河中航行;命挥、牟做弓矢,以提高射猎和攻伐能力。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人养蚕,织绸制衣,后人尊称她为“先蚕娘娘”。从此天下大治、人民安乐,开始过上较为文明的生活。后人把黄帝当作我们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赞誉他“能成命百物”,尊奉他为“人文初祖”。史籍传说中将很多发明都归于黄帝一人身上,其实那些都是当时人们共同创造的文明结晶。

在桥山脚下有一座轩辕庙。轩辕庙面积约6700多平方米。院内有古柏14棵,其中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叶子四季不哀,层层密密。相传它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占老的柏树。当地有民谚:七搂八揸半,圪里圪士达不上算。意谓七人合抱犹不围,充分反映轩辕庙的历史悠久。

轩辕庙位于桥山山腰,依山傍水修建,巾轩辕庙和祭祀大殿两部分组成,为1993年以后新修缮的建筑,占地约800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全麻石结构,气势恢宏。

1942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崇高地位,加之为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别,遂改桥陵为黄帝陵。此年冬天,国民党**********委员长******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白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

通往陵区的石道边树有“下马石”,上书“义武官员至此下马”。南而立明代“桥…龙驭”石碑一通。陵区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陵区西侧立有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

“人文初祖大殿”是供奉黄帝的止殿,“人文初祖”匾额为爱罔将领程潜所题。内有墨玉刻制的黄帝浮雕像,设有神龛,神龛四周饰以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灵。纪念亭内陈列有中国近现代领袖人物孙中山、******、******、******的题词。

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坐北面南,高36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冢为土冢,扁球状,直径为16米。土冢下部筑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圣感。方台与圆冢相结合,上圆下方,具有“天圆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征意义。黄帝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大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

汉武仙台位于陵前正南、陵园围墙以外。

此台始建于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勒兵十余万,北征朔方,凯旋后,为夸耀武功,祭告祖先,便于归途经黄帝陵时停兵祭祀。同时为使自己长寿成仙,令兵上于此起十筑台,后人凶此称此台为祈仙台。这是一座高24米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强了对黄帝陵的保护工作。陕西省政府于1992年4月4日(清明节)在黄帝陵举行了“陕西省各界公祭轩辕黄帝陵暨整修黄帝陵工程奠基仪式”,正式拉开整修黄帝陵工程的序幕。

整修黄帝陵工程的范围包容了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及其周罔山水、城镇,面积达324平方公里。一期工程1992年开工,1998年12月竣工。

2001年二期工程建设开始,2004年完工。经过整修,黄帝陵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现在走进黄帝陵,青山掩映,碧水泛波,古柏森森,香烟氤氲。宽阔的广场,古朴浓厚的轩辕桥,倒映青山的印池水,气势高拔的龙尾道,桥山之巅的龙驭阁,雄伟壮观的轩辕殿,能容纳5000余人举行祭祀活动的祭祀大院,已初步展现出黄帝陵宏大、庄严的气势。

为了表达对黄帝功绩的怀念与感戴,黄帝子孙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祭祀了。后世诸代祭祀也日渐完善,无论是蒙占人当权的元朝,还是满族人执政的清朝,都沿袭了祭祀黄帝的传统,而且祭祀规模、祭祀次数、祭祀规格也空前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关注,祭祀规模更大,仪式也更隆重。祭祀黄帝已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华夏儿女、共谋祖同统一、开创美好生活的一项币人活动。目前可分为官(公)祭、民祭两种形式。公祭活动在每年的清明节隆重举行。

第6节、正在寻找的西周天子陵

西周是在陕西立都的第一个土朝,但其王陵尚未被发现。据文献记载,工陵分布在丰京、镐京的附近(今西安沣河两岸)。一般认为西周13位工巾的7位,即文、武、成、康、穆、共、幽土应葬在陕西,其中前六位葬在“毕原”。

按照“陵随都移”的规律,西周王朝发源并长期将都城放在丰镐,囚此其下陵必然在丰镐附近,然而几十年的寻找仍无结果。

过去提起周朝开国君丰周文王、武王陵,人们想到的就是咸阳市渭城区的周陵。翻开开一些介绍帝王陵的书,也将周武王陵定位为周陵。实质上这是千古讹传。

经过对文献和考古调查的梳理比对,周陵乡的周陵不是真正的周王陵,而是秦王陵。战国之前,君主埋葬时都是“不封不树”,其意就是墓地不封土堆,不种树木。而所谓的周陵有高大的坟丘,与当时的制度背道而驰,这在实行礼乐义明的周代是不可思议的。

其实,位于咸阳周陵乡的两座工陵是战国时期的工陵。其巾一为秦惠文下的公陵,一为秦悼武王的永陵。公陵在永陵之南,两座封土相距约180米,均在周陵乡周陵中学北侧。

公陵、永陵封上均为覆斗形。公陵高118米,底边长78米,顶边长48米;永陵高123米,底边长71米,顶边长41米。仅就封土规模而言,公陵和永陵均可被视为大型陵墓。在唐代,对两陵的认识无误。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日:“秦惠文王陵在雍州成阳县西北一十四里……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北五里。可惜后人不察,失之漠然,遂以‘文王’为‘周文工’,‘武工’为‘周武工’。”

自宋代以来,公陵和永陵被毫无怀疑地认为是西周文王陵和武下陵。清乾隆年问,担任陕西巡抚而博学多闻的著名学者毕沅,在考察陕西古迹中亲笔书写周文王陵和周武王陵两碑,树于陵前,后人更确信此二陵为西周文王和武王陵无疑,这种错误的认识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

据《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记载:“文(周文土)、武(周武土)、周公葬于毕……皆无丘垄之处。”咸阳市考古研究所2001年通过钻探,探明了传说的周文王和周武王陵、周共王陵墓道的数量和形制。初步判断其为战国时期。考古工作者在周陵西边发现了一道南北向壕沟,实质上是所谓的周陵的西围沟。而这种围沟墓是春秋战国时期秦王陵的一个典型特征和流行做法。后来,咸阳市考占所和省考古研究院在周陵围沟内钻探出200多个小的陪葬墓,钻孔罩还带出一个铜镦,即兵器柄套,是错银的,这种工艺也是流行于战国晚期。

那么,真正的两周王陵在哪里呢?文献中对西周王陵最权威的说法是《史记》中的“文、武、周公葬于毕”,那么“毕”的位置究竟在那里?

多年来考占工作者对“毕”的位置有多种认识:第一,近丰镐说;第二,京兆长安说;第三,雍州万年说;第四,咸阳北原说;第五,岐周(周原说)等等。但是相信第一种观点的人较多。通过对长安区博物馆收藏的吴虎鼎铭文的识读,增强了人们的信念。此鼎1997年发现于长安县(区)南2公里的徐家寨,在西安市修建黑河引水工程时被推上机推出,底有刻铭。吴虎鼎在除锈之后拓印铭文得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牛识读,遂知器主吴虎的封地南界与“毕人”接壤,这是迄今所知“毕”地最为准确的位置了。而近年米长安县出土的多方唐代墓志也证明“毕”应在这一地区。

既然《史记》明明记述“文、武、昭公葬于毕”,而“毕”地在长安区无疑,那么,西周王陵作为有着相当规模的陵墓,为什么这么多年就毫无踪影呢?很显然,西周工陵的“不树小封”大大增加了考古探测寻找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