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的艺术
31838000000016

第16章 为“能说会道”正名

以往,人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往往把不善言辞、“讷于言”作为一种美德,而瞧不起那些伶牙利齿、能说会道的人。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口语。不但在过去,就是在今天,它仍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论的研究者认为,在通信手段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仍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信息依靠人的口语去传递。口语在语言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比文字出现得更早,而且应用也更为普及。

既然口语是人们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或手段,那么,它就有高低优劣之分。古希腊寓言家伊索年轻当奴隶时,主人曾命他备办几桌酒菜招待客人。开宴时,宾客们看到席上的菜肴全是各种动物的舌头,主人大吃一惊,忙问是怎么回事。伊索答道:“舌头是引领各种学问的关键,不是最好的菜吗?”第二天,主人吩咐再办一次宴会,菜要最坏的。上菜时,伊索端上的依然是各种动物的舌头,使主人暴跳如雷。伊索解释道:“难道一切坏事不是从口出的吗?舌头既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东西。”这个故事,恰好和我国古语“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嘴巴一打开,兴隆或败坏从这里开端)是异曲同工的。因为,只要开口,就会有一定的效果。不是使用准确的、明了的、有效力的语言,就是使用错误的、含糊的、低效甚至无效的语言,二者必居其一。所以,口才决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东西。

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口才家。春秋时期,孔子教学曾开设过口才课。孔子在《论语·泰伯篇》中就提到君子修养的三个方面,其中之一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说话的时候,多考虑言辞和口气,就可以避免粗野和错误)。所以,在孔子的弟子中不乏擅长应对和论辩的人。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原来并不善口才,到秦国游说碰了钉子,回家后苦练论辩本领,终于说服六国合纵抗秦。《战国策》一书,也生动地记载了大量纵横家精辩之才的故事。但在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渐渐出现了“重写轻说”的局面,口才训练日渐疏落,不但士大夫们“钝于言而敏于文”,在一般知识分子阶层中,也把毕生精力用来舞文弄墨,希冀在科举考试中以华章进入仕途。尽管在本世纪“五四”之后,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倡科学民主,大兴演讲之风,对口才的训练有了重视,但那延续二千多年重写轻说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变,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专制的统治思想钳制着人们的言论自由。所以,“祸从口出”、“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言多必失”之类的训喻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总之,人最好不要说话,不要发表意见,以免招致杀身之祸,更毋谈口才了。这样相沿成习,人们便把“不说话”当作美德,当作安身之道,甚至美誉为“老实人”。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陈腐的观念必须彻底革除了。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离群独处”已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信息的千变万化,迫使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更多、更广泛、更及时地与其他领域的人们交流意见、互通情报,演讲、协商、谈判、辩论、推销等都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使别人乐于接受。有时,一个电话就能做成一笔大生意。把时间消耗在无谓的“磨牙”上,是完全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的。

现代社会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在民主与法制日益健全的形势下,人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义务。对社会上的一切利弊,应兴应革都应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那种“少说为佳”、“金人三缄其口”的陈腐作法,既放弃了公民的权利,也难尽到公民的义务。万一遇到自己应得的权利受到侵害,或是自己的行动被人误解时,如果不开口去声辩,去抗争,去解释,那又何“佳”之有呢?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不善辞令绝不是一种美德,而是知识不全面的表现,它与“老实人”风马牛不相及。既然“说”和“写”不过是表现思想的两种用途不同的形式,那么,我们就应当提倡把“能说会道”建立在尊重客观尊重科学规律的基础上,人人都争取做一个能说会道的老实人。

因此,要为“能说会道”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