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求人就这几手
31870600000020

第20章 宴席上不可厚此薄彼

有这样一场家宴:宴席上坐着男主人、科长以及男主人的几位同事,圆桌上的酒菜已经摆得满满的了,可是,围着花布裙的主妇还是一个劲地上菜,嘴上直说:

“没有什么好吃的,请对付着用点!”

男主人则站起来,把科长面前吃得半空的菜盘撤掉,接过热菜放在科长面前,热情有余地给科长夹菜、添酒,而对其他同事只是敷衍地说声“请”。

面对这样“尊卑有别”的款待,试想男主人的几位同事将作何感想?他们很难堪,其中两位竟愤然起来,未等宴席告终,就“有事”告辞了。

像这样的宴席,男主人眼里只有科长,而慢待他人,使同事们的自尊心和面子受到损伤,非但不能增进主客间的友谊,反而会造成隔阂。

尽管人们在社交中需要分清主次,有轻有重,不可能平均,但聪明的人在保证“重点”的时候,绝不忽略“一般”。比如,迎面来了3个人,好久未见了,其中一位正是自己急于寻找求助办事的,你怎么对待呢?是抓住一人,不计其余,还是逐个关照,热情寒暄一番,然后和其他人说明情况,保证重点?这就是一个技巧。

再如单位的同事、领导到你家聚会,你是眼睛只盯着领导呢?还是在不得不首先给领导倒茶、斟酒之后,在给同事们“服务”时能表示出热情的态度,说一两句亲切的话?这里,除了技巧是必须的之外,根本问题是要一视同仁,“下眼皮不能肿”。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当客人怀着欢欣的心情坐到你的宴席上来的时候,他们倒不是为了吃点喝点什么,而是为了通过这种社交形式互诉衷肠、互诉友情。只要主人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客人,那么,宴桌上的“皆大欢喜”是不难做到的。而如果“热”此“冷”彼,那样,“冷”者当然不高兴,而“热”者心中也不会好受,因为实际上那少数的“热”者,有意无意地被人推向了“冷”者的对立面,心里也会“为之不欢”。据说,圆桌的发明,正是为了使入席者既无南面之尊,又无北面之卑,其中本身就隐含着“平等”二字。坐在象征平等的圆桌边进餐,而偏要人为地造出种种不平等的举动来,岂不可笑?

求人时请客吃饭,要处理好多角关系,做到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勿以尊卑定冷热

所谓“首长”,指的是工作职务,当“官”的与一般平民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也是平等的。在一般的家宴桌上,只要不是什么特殊需要,尽可以随意一点,那样可以调节“官”“民”关系。而如果把“官”和“民”的关系延伸到宴会桌上来,那不仅不会使上司提高威信,让上司脸上有光,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2)勿以亲疏定冷热

在家宴席上,来的客人之中会有与主人关系比较亲密的,也有与主人关系一般的人,在这种场合,特别要注意不能亲亲疏疏、冷冷热热。

在待人的态度问题上,孔子说过要“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就是说在与人交往时,要既不谄媚讨好位尊者,也不歧视冷落位卑者,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饰造作,充分显示出你的诚挚内心。

我们常常会听到周围有这样的评价:某某人做事真周到。这样的话肯定就是对那些在日常应酬中做得圆满者的赞赏,同时也说明了被赞赏者是日常应酬的成功者。

(3)让“次要者”感到他的存在

在应酬场合中,如果有三个人,那么其中一个人可能会是本次应酬的“次要者”。如果在应酬过程中,这位“次要者”受到了冷落,在心里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那他的心里将会是非常尴尬的,而且以后他便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出现在这样的场合。这样,你就有可能因此而失去一个可以在某个方面向你提供帮助的伙伴。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你在重视他的存在,你的事业便成功了一半。

适当地让“次要者”参与到你们的谈话中,不仅可以打消“次要者”的尴尬,同时还可以为你赢得朋友的心。

让“次要者”感到他的存在,可以有以下四种形式。

①常常向“次要者”微笑。

②不时地向“次要者”询问一些平常的问题。

③常常示意“次要者”喝茶或吃点心。

④让“次要者”参与到你们的谈话之中。

人和人的关系,往往不是简单的我和你的关系,常常是我和他,三角、四角,甚至五角、六角的关系。

在请客吃饭的宴席上,要对所有客人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以免大家尴尬。而且,对某人太过热情,会显得你别有用心,这对你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