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生要快读的中外地理
31878700000007

第7章 黑龙江省(黑)

【行政简介】黑龙江省简称“黑”,由省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省会哈尔滨市,面积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689万。下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65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45个县,1个自治县。其中13个地级市(地区)包括: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鹤岗市、双鸭山市、鸡西市、大庆市、伊春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黑河市、绥化市、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

【地理概况】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东起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西至大兴安岭北部的大林河源头,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南至东宁县南端,是全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黑龙江地域辽阔,地形可以分为四部分: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东南山地、北部山地(包括小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等)。境内河流有黑龙江(中俄界河)、松花江及其北源嫩江,牡丹江(松花江支流),乌苏里江(中俄界河)。主要湖泊有兴凯湖(中俄界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等。

【气候特点】黑龙江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年平均降水量589.6毫米。年平均气温1.3℃,年温差高达38-48℃。全省气候呈现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这种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理纬度、地形地貌、距海远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日照、气温、降水、温度、风等气候要素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色。全省从南向北,依温度指标可分为中温带和寒温带;从东向西,依干燥度指标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交通运输】黑龙江省目前公路运营里程达6万多公里,其中铺装公路4.5万公里,各市县和90%以上的乡镇通公路。交通运输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了20多条通往满洲里、绥芬河、黑河、同江、梦北等地及嫩江至漠河等干线公路。此外,有9条国道,其中有从同起经上海至三亚的纵向国道干线、绥芬河-满洲里的横向国道干线,以及北京-哈尔滨的102国道、黑河-大连的202国道等。哈尔滨至大庆已建成高速公路。

黑龙江全省铁路26条,干支线以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4个经济中心城市为轴心向四周辐射,并通过国际干线和国内干线外接俄罗斯、朝鲜,内联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其中,滨绥和滨洲铁路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牡(丹江)图(们)铁路与朝鲜相通。

黑龙江现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四个民用机场,哈尔滨国际机场有定期航班飞往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青岛、厦门、广州、深圳、大连、西安等30多个城市。此外,还有飞往俄罗斯远东的布拉格维斯申科、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韩国的汉城和日本新泻的航班。

【重要城市】

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地处松嫩平原东部,松花江右岸,地势从东南缓缓向西北倾斜,松花江像一条彩带蜿蜒流经城区北部。哈尔滨属于中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6℃。每年的冰雪期长达4个月之久。“哈尔滨冰雪节”是世界闻名的冬季旅游项目。哈尔滨总面积5657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637平方公里),人口935.32万,其中市区人口323.53万。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源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哈尔滨开始兴起。开放的意识和胸怀使她最早具有国际化特征。当时,俄国人在这里修建中东铁路,有30多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因此有“东方莫斯科”之称。

哈尔滨自然风光秀美,四季分明,有太阳岛、东北虎林园、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松峰山、二龙山、玉泉狩猎场和亚布力等著名旅游胜地。此外,这里还是世界冰雪文化发源地之一,其中亚布力高山滑雪、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松花江上冬泳、雪雕、冰雪游乐等享誉海内外。

大庆市大庆市地处中国东北松嫩平原中部,黑龙江省西部。下辖4个县、5个区,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62.2万。全市耕地面积46.8万公顷,草原68.9万公顷,水面26.9万公顷,湿地120万公顷,地热183平方公里。

大庆地区原来是一片草原,从1955年国家开始对这里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石油地质勘察。1959年9月26日,市内大同镇附近的“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由于正值建国十周年大庆,所以被命名为“大庆油田”。1979年12月14日,大庆市批准成立,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大庆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也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畜产品、水产品生产基地。这里丰富的石油、石化资源使大庆油田成为世界上累计产油超过10亿吨的11个特大油田之一。全市现有大庆石油化工总厂、林源炼油厂、黑龙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大庆炼化公司、大庆联谊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几个大、中型石化企业。

大庆市交通便捷,滨洲、让通铁路于此交汇,形成铁路枢纽,客货列车直达北京上海等地。市区内8200公里公路纵横交错,48公里公交营运线路环城。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如中国最大的石油科技博物馆、著名的英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等。

【文化习俗】黑龙江省是多民族省份,这块黑土地上生活着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等40多个民族的人民。各个民族呈现出浓郁的文化特色。

黑龙江流域是鄂伦春族的发祥地。历史上,鄂伦春人靠“一匹猎马一杆枪”过着单一的游猎生活,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相信万物有灵,保持着浓厚的原始社会的痕迹。而满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崇尚骑射的传统至今保留;满族妇女的旗袍,充分显现了东方女子窈窕的身材和优美的曲线,已经风靡全国各地。

【主要名胜】黑龙江自然旅游资源有独特的古火山地貌和林海雪原景观,有宁安镜泊湖和五大连池两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以及边境旅游城绥芬河、黑河、漠河等。

亚布力滑雪旅游亚布力滑雪场始建于1980年,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滑雪训练和比赛基地及南极训练基地。她位于尚志市东南部亚布力镇大锅盔山北麓,属于张广才岭的支脉,西面距离哈尔滨市200公里,东面距离牡丹江市120公里,大部份处于原始森林之中。

亚布力滑雪场由具有国际标准的高山竞技滑雪区和旅游滑雪区两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2.55平方公里。其中,高山竞技滑雪场有9条高山滑雪道、7条越野滑雪道、6条滑雪缆车和花样跳台、90米级高山跳台、冬季两项靶场及室内体育馆、运动员村等设施;旅游滑雪场有ll条高、中、初级滑雪道,总长度30公里,其中有长5公里的5号雪道,l条5公里长的环形越野滑道,2公里长的全垫升气垫船、雪地草地摩托及雪橇专用道,3条双人吊椅式旅游缆车索道和3条拖牵式旅游索道。

此外,这里还集中了网球场、迷你高尔夫球场、跑马场,水上游乐项目和乘人热气球、滑翔伞等游乐项目。1994年,哈亚高等级公路开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前来旅游。

哈尔滨冰雕与冰灯哈尔滨的冬季有独特的“冰灯‘与“冰雕”景观。传说从前哈尔滨冬夜漆黑而漫长,赶马车的人用饮水桶冻一个冰灯用以照明,这就是“冰灯”的由来。后来,人们把冰灯作为一种标志,放在大院门口,显得很有情趣。而一些商家、客栈和饭馆,也使用冰灯照明,借以招徕顾客。

为了丰富生活趣味,人们把冰灯、冰雕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飞禽走兽、楼台亭阁等,供游人欣赏。随着时代的发展,“冰灯”和“冰雕”作为一个地方节日固定下来。而且,这时的冰灯和冰雕成为政府行为,邀请专门的艺术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师傅来制做。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到这个城市来观光。

【地理档案】黑龙江省的森林面积约占全省面积三分之一,木材蓄积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鱼鳞松、桦树等。这里还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盛产玉米、谷子、春小麦、高梁、水稻、大豆(产量常居全国首位)、甜菜(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亚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向日葵。人参、貂皮、鹿茸角被誉为“东北三宝”;灰鼠、貂、水獭等珍贵毛皮,以及虎骨、鹿茸、麝香、蜂蜜、人参、党参、黄芪等药材也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