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生要快读的中外地理
31878700000009

第9章 辽宁省(辽)

【行政简介】辽宁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简称“辽”,省会沈阳市,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人口4238万。下辖14个地级市,56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19个县,8个自治县;其中14个地级市包括: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葫芦岛市、营口市、盘锦市、阜新市、辽阳市、铁岭市、朝阳市。

【地理概况】辽宁省南临渤海、黄海,隔鸭绿江与朝鲜为邻,东南隔海与日本相望,东、北、西三面与吉林、内蒙古、河北等省区接壤,靠近俄罗斯,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要地。

辽宁省陆地面积占中国领土的1.5%。其中,平地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33.4%;山地面积8.72万平方公里,占59.8%;水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占6.8%。全省大致可以划分为辽河平原、辽东丘陵(包括长白山延续部分及其余脉千山)、辽西丘陵(包括医巫闾山、努鲁儿虎山等)三个地带。境内有辽河、鸭绿江(中朝界河)、大凌河、太子河、浑河、绕阳河等河流,还有海拔708米的千山(全称千朵莲花山)。

辽宁省海域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岸线全长2178公里,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4.4%。近海分布大小岛屿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

【气候特点】辽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因此气候类型仍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但由于地形较为复杂,所以省内各地气候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寒冷期长、平原风大、东湿西干、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全年平均气温多在5~10℃之间,自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南北年平均温差可达5℃左右。辽东半岛及沿海各地年平均气温均在9℃以上,而西丰至新宾一带以东地区在5℃以下。最低气温≤0℃日数,全省大部地区在170~210天。

年降水量一般在500~1000毫米之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辽东山区多达800~1200毫米,西北风沙区少至500毫米左右。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5%。

【交通运输】辽宁省现有公路里程5万多公里,以沈阳、铁岭、法库、锦州、朝阳、阜新等地为中心,联系全省各市县乡镇。国道有10条,包括有从同江起经本省沈阳至海南三亚的纵向国道干线和丹东-北京-拉萨的横向国道干线,以及北京-沈阳-哈尔滨102国道、庄河-营口-林西(内蒙古)间的305国道等。铁路里程约4100多公里,铁路运输量占货运总量的70%以上。

此外,辽宁内河航运里程750公里,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葫芦岛港等五个港口与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其中大连港吞吐量居全国第二位。航空方面,沈阳、大连、鞍山、锦州、丹东、朝阳等六个机场与日本、俄罗斯、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

【重要城市】

沈阳市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省的中部。她背倚长白山麓,面向渤海之滨,是辽东半岛的腹地。沈阳市国土总面积为1298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85平方公里。沈阳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米左右,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向西缓缓倾斜。

沈阳属于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降水分布由南向东北和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一年四季分明。沈阳市辖9区1市3县:有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5个城区;东陵、于洪、苏家屯、新城子4个郊区;新民1个县级市和辽中、康平、法库3个县。有多个民族聚居,除汉族外,还有满、朝鲜、回、锡伯、蒙古等32个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

沈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浑河(古称沈水)之北而得名。她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迁都于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清初皇宫所在地——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个完整皇宫建筑群之一。

建国后,沈阳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化城市,为全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它凭借自身的工业基础,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大连市大连始建于1899年,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她地处辽东半岛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腹地,素有“东北之窗”和“北方明珠”之称。

大连海域辽阔,海岸线绵长,海域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906公里,其中陆地海岸线1288公里,海岛岸线618公里。大连港湾和岛屿众多,主要港湾有大连湾、大窑湾、普兰店湾、金州湾和复州湾等,总面积超过10万公顷;主要岛屿有长山岛中的大、小长山岛、广鹿岛、獐子岛等,总面积超过3万公顷。

作为沿海城市,大连市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生活与居住环境十分优越,是我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目前,大连市区总人口580万,市区人口174万。土地面积12573.83平方公里,其中市内6区为2414.96平方公里,市辖3市(县级)、1县为10158.89平方公里。

大连是中国第六大港和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有原油、成品油、煤炭、钢材、木材、粮食、集装箱和干杂货泊位6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5个,年吞吐能力1亿多万吨。大连港同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运输往来。

【文化习俗】辽宁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4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55万,占全省的16%,其中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5个民族,其次还有壮、苗、土家、达斡尔、彝族等人数居多。由于各民族在地区上聚居的情况不同,形成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地域上的大杂居和少数民族的小聚居的特点。

【主要名胜】辽宁既有风景名胜、宜人海滨,又有众多的辽金、前清古迹。全省拥有鞍山千山、大连海滨-旅顺口、金石滩、丹东鸭绿江、凤凰山、兴城海滨、本溪水洞七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沈阳故宫、北陵,北镇医巫闾山也都是重要旅游名胜。

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和新宾永陵(埋葬着努尔哈赤的先祖)、沈阳福陵(埋葬着努尔哈赤)、沈阳昭陵(埋葬着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被称为“一宫三陵”,是清朝发祥地的见证。这座古建筑群占地6万平方米,始建于1625年,建成于1636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它以崇政殿为核心,大清门——清宁宫为中轴线,大政殿、文溯阁为东、西两翼,因此故宫可以分为东、中、西三路。

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时先后修建沈阳故宫,清世祖福临则在此即位称帝。来到这里,你会看到金龙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万字炕口袋房的清宁宫,古朴典雅的文朔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以其浓郁的满族特色而迥异于北京故宫。

辽阳壁画墓群辽阳壁画墓群是我国东汉和魏晋时代的墓室壁画群,主要分布于今辽宁省辽阳市北郊的太子河两岸。20世纪初至1945年,日本学者先后在当地的北园等地发掘了多座壁画墓;此后,东北博物馆及辽阳市博物馆又陆续在棒台子、北园、三道壕发掘了多座,1961年******将这些壁画墓定名为“辽阳汉壁画墓群”。

辽阳墓室壁画以表现墓主人生活为主,突出家居宴乐和车马出行等场面。壁画多以墨线勾勒,再采用青、黄、赭、朱、白等矿物质颜料平涂施色,有时还出现了近似写意的画法,色彩经久未变,发现时一般都很鲜艳。构图比较严谨,形象颇为生动,还注意到了比例和透视关系。这些汉墓壁画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汉代墓室壁画,它通过反映当时地方政权显贵的生活,展现了当时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面貌。

【地理档案】辽宁省自然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藏10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64种,其中铁、硼、菱镁石、金刚石、滑石、玉石、溶剂灰岩等矿的储量均居中国首位。辽河油田是中国第三大油气田,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中国的15%和10%。辽宁省除盛产水稻、玉米、苹果、白梨、花生等粮食、油料和水果外,还是中国主要的海盐、芦苇、柞蚕产区。

辽宁省具有近百年的工业历史。特别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体,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基础比较雄厚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主要的工业和原材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