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旬阳县城沿汉江边的公路下行53公里,是蜀河古镇。
蜀河古镇的老街在靠山那边,其外围有一条公路及新街。钻过低矮的城门,但见千余米长的蜀河镇老街上,铺着一色的厚重的青石板。石板的边角已经磨损,显出历史的悠长。两边的木板门面带阁楼的房子,苍黑倾斜,透出远古的气息。有老人在门里吸着水烟袋,有孩童在街上踢着鸡毛毽。一头黄牛卧在街边嚼干草,一只公鸡跳在房顶的墙头上啼叫。两边还有一道道横伸开去的小巷,一级级石板台阶铺向窄长的远处。
古镇位于蜀河与汉江的交汇处,过去规模很大,围着蜀河口分东、西两部分,中间一道木桥相连,人称“小汉口”。这儿上通巴蜀、下达荆楚,北去关中,明清时非常繁华,是汉水中游的货仓和大码头,号称古金州第二大重镇。那时各地的商客聚集此地,将本土的漆、麻、耳、桐油、丝绸通过汉水入长江,送到南京、上海,再把大都市的最新商品运回山区。
古镇西侧有一个石堡,创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史料上是这样记载的:“堡周四百余丈,土筑石砌,插地四尺,外高一丈八尺,基厚盈寻。顶厚减寻之二,女墙半寻,疏为五门,楼橹备具。”今遗迹尚存,西门安在。西门用青砖券顶,其他部分仍砌以石。因其处于要冲,至今仍通行人。
古镇上最有文化价值的,我觉得是三座古建筑。
南头江边悬崖上的,叫杨泗庙。高大的庙门两侧写着一副联语:“福德庇洵州看庙宇巍峨云飞雨卷,威灵昭汉水喜梯航顺利浪平××。”最后二字已斑驳不清,分析应该是“风静”吧。进入庙内,门后就是一座戏楼,戏楼前是一个小院,院里侧面是神殿,但殿内的神像已经被砸毁。在黑暗的墙角下,我发现了一块石碑,从摄影包里掏出小电筒一照,原来是蜀河口税局于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二十日立的碑示,意思是说有埠头不按规定向过往船只勒索,多收税款,今后大家可以举报,当局定会重处。嗬,原来是一个反贪告示。看来敲诈勒索贪污早在清代就引起重视了。
站在杨泗庙的墙头上,发现脚下就是滔滔的江水。打问得知,庙下是汉江航道上的一个险处,叫洪龙滩。由于常出事,于是水手们就集资建起了这个庙堂,盼望得到神的佑护。过去没有公路,交通全靠水运,船工们经过杨泗庙时都要上来烧香磕头,兴旺时,杨泗庙有“夜照万盏明灯,日受千人叩首”之称。后来公路修筑,水运衰败,杨泗庙先后做了区公所、铁路指挥部、文化站、电影院、派出所、地毯厂,近年刚因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而被清空。
镇街的中段,有一个黄州馆,是当年湖北商人建的会馆。我请一个小孩子带路来到馆前。老远就见长砖彻起的厚墙高高耸起,近前细看,墙体上还钉着铁制的蝙蝠、鱼、鸟。石门墩上雕刻着鹿与桐树、鹤与椿树。门洞顶上刻有狮子绣球、太极图。正值春节放假,大门紧锁,费了一番周折才找来守门人,进去一看,里面是个四合院,厚墙高房,十分结实。房檐上挂着的一对飞龙游凤木刻精致,造型优美。
镇尾的北头半山上,还有一个清真寺,为明代古迹,现做了翻新维护。沿着一段长长的高高的百步坎径爬上去,就到了树木葱茏、古朴典雅的寺院。院内有礼拜堂、大殿、抱厦、天井,还有对亭厢房、厨房等30余间。此寺建筑风格独特,兼具南北之长,曾驰名于汉江上下。站在寺前,可以瞭望古镇远景,山水入眼,爽气呼出。
除了老街上的三座古建筑,河东那边本来还有个关中人建的三义庙,据说规模更大,有民谣说:“杨泗庙矮铺榻,黄州馆一枝花,三义庙胜过它。”可惜三义庙已毁,现在是学校,老房子只剩下了一面墙。
但河东那边还有一些零散的老庄户,依旧散发着古朴的乡村气息。
我遇到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大娘,闲聊中得知,他们家过去是船工,靠水运生活,她的三个孩子,有两个出生在船上。
这样的故事,在蜀河古镇应该很多。
走遍汉江流域,现在古风最浓厚的,恐怕只有这里了。
它是汉江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