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之道
31889000000005

第5章 舜执其两端不行偏执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处世之道,它要求人们追求“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的境界,力图使封建社会等级秩序恒常不变,“居上不骄,为下不倍”,以免出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小人而无忌惮”的“反中庸”的现象。

众多的历史事实证明,顺应时势,顺应潮流,不违天命,自然就会全面把握现实,赢得先机,占据主动,也才能进入道的境界。相反,逆时势而动,违背天命,违背道义,自然就会失去人心,失去民意,最后只能落得悲惨的下场。

那是在上古“五帝”时代,华夏族有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叫尧,姓伊祁,名放勋。尧16岁的时候就担任了部落的首领,他才华横溢,治世有方。在他的管理下,社会安定,人们生活幸福。

尧晚年的时候,开始选拔接班人,以代替他管理百姓。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让大家推荐有贤能的候选人。大家都推举了舜,说他是个德才兼备、很能干的人物。

舜姓姚,名重华。他的父亲瞽双目失明。舜幼年丧母,瞽又娶了一个刁蛮歹妇为妻。后母生下一子一女,特别是在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出生以后,舜更被父亲、后母以及弟弟象视为异己,他们经常对舜棍棒相加,百般虐待。

舜虽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皮肉之伤新旧复加,但却依然是逆来顺受,孝悌为先,呵护弟弟妹妹,而且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的懈怠。

舜的父母和胞弟相看上了舜的财产,他们起了坏心,想害死舜夺得财产。一天,瞽让舜去修粮仓屋顶。等舜上去后,他的父亲瞽却在下面放起火来,大火瞬时间蔓延到屋顶。浓烟滚滚,熏得舜睁不开眼睛。

危急之际,舜想到屋顶上的两顶大斗笠。舜一手抓起一个大斗笠,张开双臂跳了下去。两个大斗笠像一对翅膀,使舜安全地降落到地面。

舜虽然知道这是父母和弟弟有意加害,却依然用仁德之心善待继母、胞弟,用宽广胸怀包容糊涂的父亲。而且当看到家人稍有悔意,就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他们生活上的照顾。

舜在历山耕种,前往雷泽捕鱼,在河滨制陶,所到之处无不以品德聚拢四方百姓,以才智创造丰收富庶。

在舜来历山前,这些地方的人们为了争夺土地,常常打得头破血流,舜都能够以美好的品德感化人们。他以身作则,谦逊恭让,在他的影响下,当地的人们也变得互相谦让起来。

舜到雷泽捕鱼,把最好的房屋和渔场让给别人,使那里的渔民深深感动,他们也争着效仿舜的做法。

舜在黄河边烧制陶器,把先进的技艺带到那里,当地的陶工深受启发,做出了更加精美的陶器。

舜每到一个地方,大家都追随他,一年工夫,那里就会成为村落,两年后就会变成镇子,三年后便成为城市。舜的美名被四方传颂。

在苦难的生活中,舜磨炼出了非凡的品德和才能,他善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掌握了“执其两端守其中”的处世策略,不走极端,不任性使气,并且善于听取旁人的意见,成为一个大智慧的人。

尧听了人们对舜的谈论之后,对其行为十分赞赏,有意让舜做自己的接班人,就决定先对舜进行考验。

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做妻子,考察他协调家庭关系的能力;让尧办理很多事务,考察他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舜使自己的妻子娥皇和女英与其他人和睦相处,并把尧安排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品德。

经过3年的综合考察,尧认为舜宽宏大量,并且能够很好地处理复杂的事情,把治理天下的大权交给这样的人,是最明智的选择。于是,尧把王位让给了舜。

尧帝传位给舜时,在帝位交接的那一天,举行了庄严而隆重的禅让大典。尧对舜说道:

咨!尔舜!天之厉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意思是说,舜啊!上天安排的使命落在你的身上。你要真诚地把握正确的原则。如果天下政治混乱、百姓贫困,上天给你的禄位就永远完结了。

舜接替尧成为首领后,更加勤勤恳恳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办事,大大小小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舜奉行中庸之道,不偏激,在非常险恶的情势下也不失去理智,妥善处理与家庭的关系,而不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地报复或者激化家庭矛盾,也不对外人宣扬父母家人的恶行。

舜的理智出于他的“道”,他顺道而行,他执其两端,不行偏执,最终使得他推行的“道”大行于天下。

舜为什么能够成为“大知”者呢?首先,舜好问,正所谓集思广益,听取大家的意见,集体智慧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善于分析浅而平凡,但却寓意深远的话语;再次就是隐恶扬善。明辨是非是最重要的一点,只有看清了好坏,才能很好地处理事情。

《中庸》第六章中记录孔子的话说: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意思是说,虞舜可算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聪明人吧!舜喜欢向别人请教,而又善于考察分析浅近平凡的言论;他能够包涵别人的短处,而宣扬人们的善行;他能够把握认识上的过和不及这两个方面,而采用最合理的适中办法治理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为舜的原因!

这段话虽然说舜是如何的“大知”者,实际上也是在说中庸之道的基本实施方法,那就是“执两而用中”。

孔子赞扬舜的大智大勇,有虚心接受臣下的劝谏的胸怀和勇气,并且积极主动地询问周围的人,了解下情,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个程度,一般地位高的人能够这样谦卑的人不多。

孔子把虞舜的治国方法概括总结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就把“执两”与“用中”对立统一起来,既丰富了中道的内容,也提升了它的理论高度。

【旁注】

五帝 我国上古传说中5位圣明君主,最为流行的说法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源于《大戴礼记》和《史记》。此外还有其他说法。五帝所处的时期是公元前27世纪至公元前23世纪,约五百年,这段时间或称“五帝时代”、“传说时代”。神话时代结束,传说时代开始。

部落联盟 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通常由若干近亲或近邻部落组成,结成联盟的主要目的在于共同合作出征或自卫等军事行动。我国古代曾出现过这样的部落及部落联合组织。部落联盟可以是血缘或近亲关系部落之间的联盟,也可以是不同部落之间的联盟。这为后来国家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陶器 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简单粗糙的陶器。我国最早的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大约在距今1.5万年左右,首先在我国南方可能已经开始制陶的试验,到距今9000年左右大致完成了陶器的发明和探索。

娥皇 又称娥肓、倪皇、后育、娥盲,姓伊祁氏,是上古时部落酋长唐尧伊祁放勋的女儿。她和妹妹女英同时嫁给了虞舜姚重华。舜的父母和胞弟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但因娥皇、女英的帮助而脱险。战国诗人屈原在、西晋政治家张华、唐代诗人李贺都曾高度赞扬娥皇,可见其影响。

【阅读链接】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

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正是由于儒家大力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我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