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譬喻经》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在离一个城市不远的森林里,有一位禅师证得了“六神通”,他的弟子是一个8岁的小沙弥。
禅师因为有宿命通,证得小沙弥的寿命只剩七天了,他就想:如果小沙弥在这里死了,他的父母一定认为是我照顾不周,我恐怕也会有麻烦了。因此,禅师就告诉小沙弥:“你的父母很想念你了,你可以回去探望你的父母,你过了八天以后再回来。”小沙弥很高兴地辞别了禅师,踏上了回家的路。
小沙弥走到半路,天就开始下大雨。他看到雨水快要流进一个蚂蚁窝了,就急忙用土把雨水挡住,使雨水没有淹到蚂蚁窝里去。
小沙弥回家后,家里一切都很好,没有发生任何事。到了第八天,他又回到禅师那里。
禅师看到小沙弥平安回来,心里感到很奇怪。他入定观察,才知道小沙弥因为救了蚂蚁而延长了寿命。禅师对小沙弥说:“你做了大功德,你自己不知道吗?”
小沙弥说:“我七天都在家里,哪里做了什么功德?”
禅师又说:“你的寿命本来只能活到昨天,因为你救了那么多蚂蚁,所以寿命可以延长到80多岁。”
小沙弥听了师父的这番话,更加相信“善有善报”的道理了,心中很是欢喜。于是他就努力用功修行,后来也证得了“六神通”。
佛教大约在汉代传入我国后,我国传统儒学的基本思维模式“天人合一”,极大地影响了佛教而使其不断地得以丰富。那些经过佛教长久涵濡的人们,如上述故事中的禅师等人,他们的思想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讲究“报应”之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这是佛家在教世人向善,充分地体现了佛家大慈大悲的菩萨情怀。
为什么会有“报应”呢?就是因为“天道”在发挥着作用。佛家认为,人德不载天道,违背规律,道与德就不合,规律就要惩罚人。佛家的这种“人道合天道”,恰恰就是我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精神实质。
在佛教中,宇宙世间的最高实体是“天”,也就是“佛”。佛具有最高智慧,是世间万物生存与活动的根据。人们皈依佛教的目的是想成佛,成佛才能与佛合为一体,从而超越生死轮回,摆托人生苦恼,获得解脱。
佛教经典《金刚经》里讲到“般若波罗密”,中文意思是大智慧到彼岸,般若就是智慧,彼岸就是梦想和目标。这里的天是梦想,人是行动,天是智慧,人则是追求、发现智慧的思考者。借助一种智慧实现梦想,这就是一种“天人合一”。
《金刚经》中说:
世间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意思是说,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的,好像梦幻泡影,好像露水闪电一样,应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这段话的主旨是不著于世,不离于心,最后才能达到成佛的境界。
成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称之为“涅槃”。涅槃也即佛教“天人合一”的境界。正如当代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在《中国佛教史》中所说:
佛教涅槃的基本含义是指消灭了一切烦恼所达到的神秘境界。
涅槃境界的实际情况如何,各派有自己不同的解释。小乘佛教把涅槃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大乘佛教则分涅槃为实相涅槃和无住涅槃。然而它们实质上指的都是一种与苦难的现实人生相反的理想的境界。在这一理想境界中,没有任何烦恼、痛苦存在,充满了欢乐、幸福。
大乘佛教又提出“净土”的概念。净土即为佛所居住之所,又称为“西方极乐世界”。据佛典《无量寿经》的描述:
彼极乐世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名;亦无四时寒暑、雨寅之异,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惟以自然四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意思是说,那个极乐世界,由无量功德所成就,国土庄严清净,具足一切胜妙。永离种种苦难、三恶趣与魔恼的名字,众苦诸难恶趣魔恼等连名字都听不到,更不用说有实际的苦难恶趣了;国中没有春夏秋冬、寒冷暑热、阴雨的现象,也没有海洋、河流、山陵、坑坎不平、荆棘、沙漠、铁围山、须弥山、土石所成的种种山。只是一片平坦整齐,广大无边,以自然七宝和黄金所成的大地。国土是微妙中的微妙,奇丽中的奇丽,其清净与庄严,超过了十方一切世界。
由此可见,佛教所向往和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净土世界,即涅槃之境,一切皆是美好如意。
佛教的“天人合一”,为人们展现了一个超越现实痛苦、一切皆美好如画的涅槃世界。那么,如何才能进入这一境界呢?
佛教认为,首先要有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佛家常说“心诚则灵”。将“诚”解作虔诚,将“灵”解作显灵,是它原本的意思。也可以把“诚”作广义理解为真诚、忠诚、坦诚、诚心诚意、以诚相待等,把“灵”看作是一个值得期待,值得向往的美好结果来理解。
其次,光心诚不行,还要落实到实践中去,做到笃诚践行。笃诚践行的根本功夫在于“戒、定、慧”三学。
佛家认为人生是苦的。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宇宙万物的虚妄不实,不确定性造成的。因此,佛家认为修行者在践行活动中首要的是“戒”,即遵守佛法,守持戒律,通过繁多的戒律来约束自身的行为,逐渐断除恶念、贪欲,“妨非止非,从是作善”,达到对佛的体悟。由此而达到“定”的阶段。
定,是指息缘静虑,在身、口、意三业清静的基础上修习禅定。定当以戒为先,戒自生定,达到诸欲了断,心趋平静,神志清明之境。由定而生“空”,由此洞达了“诸法因缘和合而生灭”的宇宙真理,从而一悟成佛,而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涅槃之境。
慧,与任何种心皆有相连属之作用。此外,慧与智为相对之通名,达于有为的智者称为“智”,达于无为的空者则称“慧”。
此外,《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阿毗达磨俱舍论》第26卷,以及“天台宗”等佛教经典和佛教流派,也有各种不同的慧之说。
佛家的“天人合一”理论是建立在缘起论的基础上的。缘起论是整个佛教思想的基础。佛家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缘聚则生,缘散则灭,透过这一法则,可以发现世间诸法,包括各种生命现象,都是虚幻不实,不能久驻长留的。
由缘起论,佛家提出了以整体论与无我论为主要特征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从佛教整体论方面看,原始佛教认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里的“此”与“彼”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独在,他们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正是在整体论的基础上,佛教发展出大慈大悲、天下一体的菩萨情怀。
再从佛教无我论方面看,从缘起论出发,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没有不变的本质,只有相对的存在,称为“空”。空,包括我空、法空,即要破人我执、法我执。这样的话,人们在看待自然时便不会以人类为中心了,而是立足于宇宙整体。
在整体论与无我论的基础上,佛教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然产生“无情有性,真爱自然”的观点。佛教将一切法都看做是佛性的显现。万法皆有佛性。“天台宗”大师湛然,将此明确定义为“无情有信”,即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瓦石都具有佛性。禅宗更是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体现,皆有其存在的价值。
[旁注]
六神通 佛教指6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又作“六通”,包括神变、天耳界智、他心智、宿住随念智、有情死生智、漏尽通。其中前五通为世间神通,少数人天生具有一两项;第六通为出世神通,意即贪嗔痴烦恼的断灭。现代科学认为,二、三、四、五通并未违反自然规律,第六通烦恼的断灭是心理、心灵层次的,也与现代心理科学相符。
《金刚经》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由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于402年译出1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
小乘佛教 也叫做“小乘教”,"小乘教法",略称“小乘”。小乘法门以自我完善与解脱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是同时传入我国的。我国汉传佛教的13个大宗派中,也有专门的多个小乘宗派,如毗昙宗、成实宗、俱舍宗等。
大乘佛教 略称“大乘”。我国佛教的大乘佛教专指汉传佛教,并与南传佛教、藏传密乘佛教组成三大语系。大乘佛教发挥佛陀众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觉觉他,利益救度一切众生为目的之本怀,即菩萨道的菩提心。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是大乘佛教最著名的四大菩萨。
戒律 宗教禁止教徒某些不当行为的法规。如佛教有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类。道教亦有五戒、十戒、一百八十戒等类。戒,防非去恶;律,也就是发。清规戒律,指佛门弟子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佛门弟子的修行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其中“戒”为基本修行方式。
天台宗 我国佛教宗派之一。实际创始人是陈隋之际的高僧智顗。因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主张一切事物都是法性真如的显现,以中、假、空三谛圆融的观点解释世界。智顗注有《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被奉为天台三大部。
[阅读链接]
我国史籍中记载了很多佛教丛林中度化世人的故事。明代有一个云谷禅师,出家的法名“****”,又号“云谷”,祖籍浙江嘉善胥山镇,俗姓怀。幼年便看破红尘,立志出家,投在本乡大云寺一个老和尚座下,剃度为僧。后经法舟禅师点化,彻悟佛经与佛法真义,然后便隐遁到佛教大丛林里,做一些煮饭挑水出劳力的仆役工作,来磨炼自己。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曾参访云谷禅师,他们相对静坐三天三夜,云谷禅师把“一切唯心造”的生命奥义指示给袁了凡。相会云谷是袁了凡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对他“心性”修养影响最深最大,彻底改变其宇宙观。袁了凡的《了凡四训》融会禅学与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行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