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坦荡大度容人
“一个人犯了错误,只要他真正愿意改正,只要他确实有了自我批评,我们仍要表示欢迎。”******总是以人民领袖特有的宽容大度来看干部在成长过程出现的错误,充分尊重、热情激励,把教育指导放在首位。而对自己,则常常主动作自我批评,寻找自身原因,敢于承担责任。
意见的人是蠢人
喜读史书的******总是善于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营养,总结他人成败得失的经验,为我所用。******在一次与吴冷西的谈话中,评论了他对刘邦领导才能的一些看法。他称赞刘邦会用人。他说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据《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初,曾问群臣:何以他得天下而项羽失天下?群臣应对不一,刘邦均不以为然。据吴冷西介绍:******这时背诵了《史记》中刘邦说的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其实,刘邦能成功“取天下”,除自身具备有求贤若渴、知人善任、惟才是举的领导才能之外,他还善于使麾下集聚的“人杰”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就充分体现了刘邦在对待人才时不嫉妒部下才干,虚心纳谏,胸襟坦荡的领导素质,刘邦能以众人之才而抵项羽一人之勇,其胜负结果自然明了。
******充分吸收了刘邦在识才用人上的优点,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观点、政治立场,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辩证法的观点提出了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理念。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也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名具有高超领导艺术才能的领导者在用人上特有的充分尊重下级意见,处处为公,虚心纳言,从谏如流的崇高品质和素养。他在谈到要在党内强调实行民主时也说:“不愿听取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粟裕将军虽没有在专门的军事院校接受过军事指挥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但通过在井冈山时期与朱德、******一起作战的经历,从他们那里形成了他自身战争思想和指挥艺术的基础。在其后的战争实践中,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逐步提高和显露,并得到******的赏识。
粟裕不但有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杰出军事才能。同时,在实际的战斗中,粟裕总是能以大局为重,对战术安排和作战指挥深思熟虑,敢于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也十分欢迎这样考虑成熟且见解独到的谏言。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表面上是一派和平景象,但实际上是战争阴云翻滚,内战有随时爆发的可能。国共双方虽已在1946年签定了停战协定,但这没有对******产生任何效力。在此后的4个月内,国民党仅在苏中二分区就对我军发动了上百次军事进攻。4月9日,******公然宣布:“我已下决心消灭共产党!”并且还设计了“一年内消灭共产党”的“进度表”,其中主要的一项便是“在7月中用两个星期夷平苏北解放区”。
1946年7月,在苏中大地上正式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战争开始后不久的一天,粟裕收到新四军军部来电,命华中野战军主力西移,集中到六合、天长之间整训,然后待机向南出击。粟裕觉得这种部署与实际情况有些出入,考虑再三,决定发报给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建议部队先留在苏中,打一仗再西移。这是粟裕在华东战场上第一次力谏中央改变战略布署。
中央军委和******对粟裕的建议极为重视,第三天就复电粟裕,指示暂缓西进,听候安排。
虽然在苏中战场上,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是4:1,******也妄言“三个星期足以收复苏北,再三个星期结束苏皖会战”。但粟裕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在华中野战军指挥部的领导下,发扬“打得,跑得,饿得”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及时调整战略布署,集中兵力,灵活多变,待机出击,最终只用了一个半月便完成了“苏中七战七捷”,彻底打破了敌人迅速解决苏中的美梦。朱德总司令后来回忆起苏中战役时感慨地说道:“粟裕是学习******军事思想的楷模。他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要多。”如果不是粟裕在关键时刻力谏中央改变战略,当时的苏中战局或许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听到苏中七战七捷的消息后极其兴奋,并亲自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报,向各战略区首长介绍这一“辉煌成果”的经验:“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告所属一体注意。
苏中战役之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粟裕又先后参与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等战役,战果显著。这一连串的重大胜利,充分显示了粟裕卓越的军事才能。
莱芜大捷后,陈毅就对新华社记者说道:“我军副司令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常胜记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当时在解放区也广为流传一句歌谣:“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1948年1月初,******、中央军委电召陈毅到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共同商讨派遣粟裕率部到江南实行第二个跃进的问题,并于1月底发电报给粟裕。电文说:自刘邓、太岳、华东三路大军深入中原国统区腹地,完成了战略展开,在战略上使蒋军陷入了被动的地位后,蒋军也改变了战略,以优势兵力迫使解放军进行长期的无后方依托的连续作战,使三路大军都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为迫使敌人改变战略部署,吸引敌人20-30个旅回防江南,决定粟裕率华野第1、4、6纵队,渡长江南进,在南方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渡江的时间,可以1948年2月,或5月,或秋季。
电文最后让粟裕“熟筹见复”。
粟裕意识到中央作出的是一项决定整个解放战争进程的重大决策。对电文的内容,他一面进行缜密的思考,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贯彻中央的战略意图,另一方面根据中央指示积极进行渡江的各项准备工作。
1948年1月31日,粟裕从渡江的时间、理由及路线方法几方面谈了自己对中原战局的一些认识,并报告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他写道:
职……认为我军以原有的政治优势,又在反攻中取得了战略优势,但在数量上及技术上并非优势,加以土改为反攻中最主要政治内容,故进展较慢。在军事上如能于最初按照打几个歼灭战,敌情当有变化。因为于最近时期将三个野战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辗转寻机歼敌,华野除叶王陶外(指叶飞、王必成、陶勇三同志为司令员的一、四、六纵队),可以三到四个纵队作战是可能于短期内取得较大胜利的,如是则使敌人机动兵力大为减少,而我军则在机动兵力的数量上将逐渐走向优势。同时也可因战役的胜利取得较多的休整与提高技术的时间。如果我军再能在数量上及技术上取得优势,则战局的发展可能急转直下,也将推动政治局势的迅速变化。
******和中央军委对粟裕有关夺取中原军事胜利的步骤和道路的设想十分重视。******立即拟书电文,以军委名义于2月1日回复粟裕,肯定其意见:
(一)完全同意第一方案,叶、王、陶三纵队即开陇海线附近再休整一个半月,下旬出动,三万新兵中以两万补充叶王陶三纵,渡江路线争取走湖口、当涂间及南京、江阴之间,渡江方法采取宽正面分路及分梯队偷渡。望加紧布置水上及两岸工作。(二)三、八、十、十一等四纵集中配合刘邓、陈谢两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忽集忽分战法机动歼敌。
但在再次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考虑之后,粟裕越来越认为渡江南进难以达成改变敌人战略部署,“吸引20-30个旅回防江南”并“在南方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的预期目标,而暂时在中原作战对我军将更加有利。粟裕想将这一看法汇报中央,但这将意味着要更改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前期战略设想,况且对于原来方案中的安排华东局的领导同志也是积极拥护的。陈毅从中央回来后就写下了“弯弓盘马故不发,只缘擒贼先擒王”,“五羊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杰郎”的诗句。提不提这个意见呢?粟裕思考了很久。最终,他还是凭着一名共产党员对集体负责任的大公无私的态度,于4月18日把自己的看法报告了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这是粟裕的第二次力谏,正是这次力谏,使我军与蒋军决战的战场放在了黄淮地区。他建议:
(1)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
(2)向淮河以南和长江以北派出几个以旅或团为单位的游击部队,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3)向长江以南敌深远后方派出多路游击队,每路五六百人,消灭敌人地方武装,摧毁其基层反动政权,破坏敌人兵源、粮源和其他战争资源,宣传发动群众。
对粟裕的报告,******顿时感到有些棘手。因为按照中央去年“十二月会议”的精神,按照五年打败国民党的计划,****南下,粟裕过江都是必要的重大行动,是军委的既定方针。可现在“****不南下,粟裕不过江”,******开始重新思考最初的战略设想。同时,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前方的情况,详细听取粟裕有关不渡江的具体细节和计划,粟裕被电召来到中央,并与******见面。粟裕详细汇报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他说:“现在既然中原有战机可寻,又需要打大仗,那么此时一、四、六纵队是南进有利呢,还是参加中原歼敌一个时期再奋进有利呢?我的看法是在中原歼敌。分兵南渡长江,可以调动一批敌军南进,但敌人不会把他在中原有比较先进的重装备的主力部队如第五军、整十一师等开到江南去同我们打游击;为怕‘放虎归山’,更不会把有战斗力的桂系、第七军和整四十八师调往江南。如果只能调走一些二、三等部队,中原我军所受到的压力并未减轻多少;而我们却因从中原调走了几个坚强的主力纵队,削弱了自己的突击力量,显然是不合算的;更何况这三个有重装备的纵队过江以后,完全是无后方作战,没有弹药供应,重装备不仅不能发挥战斗威力,反而会成为累赘。”
接着粟裕又谈了如何在不抽调主力部队南下的情况下,战略布署的看法。他向******谈到了一个三线配备的筹划:集中主力在黄淮之间以老解放区为依托打大歼灭战;抽出部分主力以团或旅为单位在淮河以南和江南地区以游击战争打击敌人;在更远的地区派若干游击队,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游击区,开展武装斗争。这三线随着战局的发展逐步向前推移。
对粟裕在精心考虑后对战略安排上的看法,******当即表示了认同,说道:“好,我是被说服了,你再在**********会上详细谈谈你的设想,由**********最后决定。”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在城南庄主持召开了****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认真听取了粟裕关于三个纵队暂不过江,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的汇报,并同意了粟裕的方案。
其后的实践证明,这一决策对整个解放战争的发展进程起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在城南庄粟裕被任命为华野的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他领导华东野战军取得了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的胜利。在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后,粟裕又率领华野大败黄百韬兵团,仅用了4昼夜的激战,便干净、彻底地歼灭了杜聿明的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和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残部近20万人,生擒杜聿明,击毙邱清泉。至此,淮海战役以歼灭国民党55.5万余人的空前大胜而告结束。
当******得到胜利的捷报,高兴地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
粟裕的两次力谏及所得到的积极回复,不但说明了粟裕敢于直陈己见,凡事以大局为重的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的高尚品格,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及以他为首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能够虚心纳言,从谏如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其实,从古至今,部下直言进谏,领导虚心纳言的故事不胜枚举,这样的人物形象也往往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同。进言与纳谏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种上下级关系融洽,上下通力合作,领导者与干部之间相互信任的良好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往往也都具有宽阔的胸襟,虚怀若谷的品格,以及对人才的充分尊重。干部的积极性在这样的领导关系中得到充分激励,才干得以充分展示,创造性得以很大提高,也使得整个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除此之外,在现代领导关系中,要使上下级之间能够做到彼此直言纳谏,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套完善、有效和切实可行的干部任用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这是促成直言纳谏之风的“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