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教一本通
31920500000015

第15章 4 自由人生的象征:给予众生以指引的地仙

本节概要

在道教的诸多神仙中,有些神仙不仅是来自民间,而且还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中。他们以其神仙精神的纯粹自由,带给世间众生以吉祥、以安全、以富贵、以保护……

他们就是些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地仙了。而在地仙中,最为有名的则要数八仙了。八仙,从外形上而言,最能代表人世间的各个阶层的众生,事实上,在他们身上体现着的和承载着的,亦是道家人修道和修善的象征。

(1)抛却臭皮囊的铁拐李

道教的神仙一般都是仪表堂堂,让人一看顿生敬畏之心。但是在这些仪表非凡的神仙行列中,却也有几个容貌丑陋、一副鬼怪嘴脸的神祇。魁星大概算得上一个,还有就是位居八仙之首的李铁拐了。

李铁拐不仅容貌猥琐,还瘸了一条腿。他为什么以这样一副容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呢?

若追溯缘由,就要从他的传说中开始探索了。

李铁拐又称铁拐李、铁拐先生,为八仙中资格最老的一位。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名号亦如此,比如有人称他为李玄,也有称他李凝阳、李孔目、李洪水等。

在上古神农氏之时,李铁拐就曾现于世间。据典籍记载:长淮有位神人,善于修炼,出行时的坐驾为六头飞羊(头上长一只弯角,肋上有六只翅膀,来去如电)拉的车。巡视天下,百姓皆服从他的教化。他治理天下三百年后,突然消失不见。

神农时,雨师赤松子曾经向一位仙人提起他,说他善于使用导出元神的法术,并改名更姓为李凝阳,可惜没有得到真道。他以李凝阳的面目出现之后,便跟随老子学道成仙,而成为李铁拐。

随后,李铁拐又以一个叫李孔目的瘸子之面目现身于世。据说,李孔目被西王母点化成仙,并授给他铁拐。李孔目遂拄着铁拐前去度大将军钟离权。

到了隋朝时,李铁拐再次出现。这次他名字叫洪水,小名拐儿,也叫铁拐,常常在街上乞讨,谁都认为他很卑贱。有一天,拐儿将铁杖掷入空中,铁拐瞬时化为龙,于是拐儿乘龙而去。

李铁拐的仙号,其实来源于他的形象:黑脸蓬头,金箍束乱发,卷须巨眼,跛右足,拄铁拐。正是在他的这副容貌里,有着一个很为人知的故事。

在李铁拐还是李先生的时候,其相貌可谓气派堂堂,身材魁伟,隐居于砀山的山洞中修行。一日,李先生想拜太上老君为师,并准备运用元神出窍之术前去,于是,临行前便交代弟子道:“我准备跟随太上老君游华山,如果我的元神七天不回来,你就把我这副臭皮囊烧了吧!”交代完毕,李先生双腿一盘,元神便前往华山去找太上老君去了。

他的弟子便日夜看守着师父躯壳。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第六天时,弟子的家里突然传来老母病危的消息,弟子心急如焚,急着想要回家探望,但又不敢违背师傅之命。弟子好不容易熬过漫漫长夜,等到第二天中午,见师父的元神仍没回来,便只好将李先生的身躯烧化,回家尽孝道去了。

待到李先生的元神赶回砀山洞中时,见到躯壳已经被烧化,那堆火尚未熄灭,尚余袅袅轻烟。李先生顿足不已,无奈烟灰渐冷,回天无力。他的元神因失去了身躯和魄,便只好四处飘荡,在一处人迹罕至的密林,发现有一具饿殍刚死去不久。李先生大喜,顾不得细看,便将元神从饿殍的头顶钻进去,那具饿殍摇身一变,成了隐修之士李先生。只是,当他晃晃悠悠站起身来时,猛觉脚下不太平整,急忙高一脚低—脚晃到一条小河边。低头对着清澈的河水一看,只见水中映出一个鬼怪般的人形:脸许久没洗,灰黑不堪,头发乱蓬蓬的,一嘴脏兮兮的卷胡子,怪眼圆睁,袒胸露腹,瘸着一条腿。李先生大惊之下,想起老君临行所赠的仙丹,急忙吞下,再往水里一看,还是那副尊容。正在他对着河水出神时,猛然瞥见水里多了一张仙凤道骨的面孔,回身一看,却是太上老君。老君笑呵呵地拿他的“新居”打趣:“此屋子太简陋了,屋顶露稻草,苇秆为屋檐,窗坏柱折,此屋如何居住?”李先生听了此话,更觉尊容不堪入目,便打算抛弃掉这副躯壳。太上老君急忙制止道:“道形岂在外表,汝此相貌甚奸。待吾赠你金箍,以束乱发,铁拐拄你跛足。修成功夫圆满,自是异相真仙。”

李先生一听,依老君之言,用手摸摸铜铃般的双眼,守住魂魄,并自号为李孔目,即李大眼之意。

明朝时,民间又传说李铁拐为吕洞宾的弟子,这一点从岳百川所著《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中就可窥知,此外,《铁拐李度金童玉女》中也有所记载。

铁拐李的形象:常背一药葫芦,浪迹江湖,行医治病,后功行圆满,被玉皇大帝封为上仙。

在民间,他的影响颇大。大概是因为传说他身背的大葫芦里,有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所以,在过去民间特别是医药行常把他视为狗皮膏药的发明者和祖师爷。卖狗皮膏药的游方郎中所敬的药仙即为铁拐李。

(2)兵败巧成仙人的钟离权

话说,大将钟离权兵败沦落荒野,却获仙缘,并屡屡遇见仙人点化,终成上仙。关于他的这段传说,在民间也流传最广。

在八仙中,他的资格相对来说比较老。根据较通行的说法: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宇寂道,道号和谷子,号云房先生,汉京兆咸阳人。

据说,汉钟离出生的时候就显示了其不凡的来历:他诞生时,卧室里便发出异样的光芒,有数丈之长,犹如烈火一般,这让大家都惊奇不已,而认为他奇异非凡。另外,他的长相也十分殊异:圆头广额,厚耳长眉,目深鼻赤,口方颊大,唇脸如丹。更令人惊诧的是,他自出生起昼夜不声不响、且不哭不吃,到第七天时他却忽然开口说了一句话,且话惊四座:“身游紫府,名书玉京。”要知道“紫府”和“玉京”都是玉帝的宫殿。可见他的仙缘颇为深厚。

钟离权自幼就知轻重,心里好似有杆秤一般,因此,他的父亲为他起名权,古时权就是秤砣。成年之后,他的相貌过人,胡须飘洒过腹,目有神光,文武皆通。又因钟离家世代为将,所以钟离权理所当然地也成为了一员朝中大将。

有一年,番兵入侵,边境告急,钟离权便奉命带领大军出征。当时,铁拐李正好偶遇于他,因觉得他学仙的根基很好,便借机点化了他。但是,钟离大将虽打了几个胜仗,但最终被敌军乘夜劫营而全军覆没。

无奈,钟离权只好独自逃命,后因慌不择路而迷失在一个山谷里。这时,忽然来了一位胡僧,把他带到一个小山村,并告诉他:“这是东华先生的住处。”说完便飘然而去。

钟离权见这个山庄格外清幽寂静,与凡尘迥然不同,而且到处都是异草奇花,桂馥兰芬,一派流泉,两行松柏,宛如仙境。正陶然自得于其时,忽然听见有人说:“这必定是那碧眼的胡人多嘴的缘故。”钟离权循声一看,只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向他走来。

只见,那老人披着白色的鹿裘,拄着一根青色的藜杖,朗声问:“来者可是汉大将军钟离权?为何不宿于胡僧之所呢?”钟离权一听老人在说自己,大吃一惊,知自己遇上仙道之人了。想他虽身居高位,但却是一向诚心学道的,于是,他赶忙行礼询问,请求老者把救世之道教给自己。该东华先生是位上仙,名叫壬玄甫。他见钟离权仙缘深厚,便将长生真诀、金丹火候及青龙剑法传授于他。

后来,钟离权又遇见了华阳真人,并从其那儿学得太极刀法及火符内丹。自此后,钟离权开始潜心学道,独自云游四方。话说,一日他来到崆峒山紫金四皓峰,正在歇息之际,猛听见石壁哗啦一声

巨响,豁然洞开,进去一看,只见里面有一个洁白无瑕的玉匣。于是,他将那玉匣打开,一看正是神仙秘诀,遂将秘诀放入怀中。神奇的是,当他走出山洞,石壁又复合如初。

这之后,钟离权便按照神仙秘诀之法,勤加修行。一天,忽见五色祥云于霎时间将他的屋子布满,只听得仙乐阵阵,飞来一只仙鹤对他说:“玉帝有命,我来迎你到天宫。”

至此,钟离权终修成真仙。玉帝封其为“太极保生左宫真人”。

从此以后,钟离权或隐或现。据说,在魏到晋间,他又做了边关大将,改名为“金重见”。金重者,钟也,意为我钟离权又重来。话说,这位三军统帅外表极其古怪:头梳两只大丫髻,袒胸露腹,手摇棕扇,神色自若,脸色通红,身材伟岸,龙睛虬髯。着实这样一位浪荡将军委实不是当统帅的料,所以在战事中又被敌人打得大败。这回他算是死了心,跑到终南山隐居去了,再也不当什么将军了。直到唐朝,他才又出来,度化了吕洞宾。

在《全唐诗》中,收录了唐朝时期钟离权的几首诗,名为《题长安酒肆绝句》,诗写得颇具“仙味”:

坐臣详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

乾坤许大毛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

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

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

莫厌追欢笑语颜,寻思离乱好伤神。

闲来屈指从头数,得到清平有几人。

由此可见,唐代时的钟离权是个酒不离口、放浪形骸的狂道人,而且还自称是“天下都散汉”,意即天下闲散汉子之首。

另,传说钟离权是被太姥娘娘点化升天的,其升天后留下的肉身化作“钟离权”。所以,至今在闽东太姥山上的太姥摹边还留着钟离权的雕像,人们可以看到:钟离权梳有双髻,—只蛤蟆咬住了他的袖子,好像在请求非要把它带着上天不可。

一般认为,钟离权为汉朝的大将,所以他才有了“汉钟离”的称号。现在常见的八仙画像里,汉钟离梳着双髻,手摇扇子,袒胸露乳,一派散淡之风。

(3)倒骑毛驴的张果老

八仙中,形象最年长者为张果老。在关于他的一些造像作品中,我们会发现他经常以一个倒骑毛驴的姿态出现。他的这种形象,意在说明的是:看清来时路,前事不忘,告诫世人不要忘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举世之人,皆要以后世之师的张果老为榜样,学会万事回头看。

据史料记载,张果老系唐代道士,叫张果。“老”是对他的尊称。他时常骑着一匹白驴出门,日行数万里。到达目的地之后,这匹白驴就被他折叠起来,只有一张纸厚,收到衣箱中。准备骑乘时,取出来喷一口水,就又神奇地变成真驴。

另在《新唐书》中记载:张果自称是尧帝的大臣,初唐时,隐居在中条山,得到宛丘、铁拐李等仙人传授道法,往来十汾水与晋阳山之间,修炼成长生不老之身。

在民间,关于他的传说更为广泛,其间流传最广的是他和唐天子们的故事。据说,当时的张果老名声愈来愈大,并传到天子那里。唐太宗、唐高宗都曾经下旨宣召,他都避而不见。武则天时,亦曾下旨召他,不得已他才出山,然而,在进京的途中却以装死躲了过去。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继位后再次派使臣到中条山请他进京。使臣见张果是个糟老头,牙齿掉光了,头发也白了,心里很是瞧不起他,对他也很傲慢。张果老不动声色,在使臣摆上香案、准备宣旨时突然气绝身亡。这一下,吓得那使臣赶忙焚香诵念天子求道的诚意。折腾了半天后,张果老这才渐渐苏醒过来。如此一来,使臣便不敢相逼于他,只得空手回奏。

不过,这样一来唐玄宗更觉其神奇无比,而认为这个使臣不会办事。于是,重又命令两名重臣再次亲自到中条山迎请张果老进京。

这次张果老总算进了宫。唐玄宗在看到这位名声很大的神仙竟是如此衰朽,不免心中起了疑惑地问,先生即是得道之人,为何齿发衰朽于此?张果老回答说,得道之时已是这个样子了,今陛下见问,不如把残齿稀发除掉吧。说着竟当面拔去那些稀松的鬓发,击落寥寥无几的牙齿,当场嘴里就鲜血横流。

玄宗当即大惊失色,忙命大臣们扶他歇息去。可只一片刻的时间,张果老就大摇大摆地回到金殿上,面貌虽然没有改变,却是青丝皓齿,貌似壮年。玄宗见后大喜,对其的道术深信不疑,并赐酒于内殿。饮过数杯,张果老便推辞说自己酒量尚浅,饮不过二升。并说自己有一弟子可饮一斗!

玄宗大悦,忙令其召之。张果老念念有词,猝然间从宫殿的檐上飞下一个十六七岁的小道士。玄宗命人赐酒于他,饮一斗,尚酣饮不休。这时,张果老说道不可再赐,过必有失。可玄宗不听,仍赐酒,但见小道士再饮后酒就从头上涌出,道冠落地。于瞬间的工夫小道士便化为金酒具。玄宗及众臣皆惊。这时,张果老才解释说小道士原是集贤院的金酒具,只能盛酒一斗。

听后,玄宗大喜,马上下旨封张果老为银青光禄大夫官职,赐号通元先生。

时年,玄宗之妹名玉真公主,性颇好道,玄宗欲将公主下嫁张果老,结为神仙眷侣,讣公主师从张果老修道,以期双修成仙。

张果老听后入宫辞去,玄宗见其主张失措,忙像他诚心道歉,后张果老感其诚意,仍留京中。直到后来有方土罗公远新晋成为玄宗宠幸,张果老遂请辞回山。

(4)放浪形骸的吕洞宾

在八仙中,吕洞宾因其独断的行迹成为人们最熟悉的一位神仙。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比如,“黄粱梦”、“三戏白牡丹”等。比如,人们常用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谚语的由来。

吕洞宾,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千”、“妙通真人”,被道教尊为“北五祖”之一,亦被全真派尊为“吕祖”。

关于吕洞宾的降生至为传奇,据说,那日天上突然传来阵阵乐音,有一只状似白鹤的鸿雁,飞入其母吕夫人的怀中,吕洞宾因此而降生。不过,关于他的身世历来众说纷呈。例如,《吕仙自叙传》云:“吕仙本是唐宗室,避武后之祸,与妻同遁,易吕姓,因居山间,故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

另外,有人认为吕洞宾是唐末的进士,为避战乱而遁隐江湖。有人说他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之孙,海州刺史吕让之子,因仕途坎坷,转而学道。有人说他是唐朝宗室,武则天大举杀害李唐子孙时,携妻隐居于山间。改姓吕,因居于崖石之下,故名岩。常栖于洞中,故号洞宾。

而在《宋史?陈抟传》中则如是云:吕洞宾为关西逸人,有剑术,年百余岁。步履轻捷,数里之遥,顷刻即到,数次至陈抟斋中。

在吕洞宾众多传说中,流传最广的,也最被大家所熟知的一则故事是他和八仙之一汉钟离之间那“十试”之趣事。

话说,吕洞宾在得道成仙之前,于仕途上郁郁不得志。一日,当他正在长安酒肆借酒消愁时,偶遇一仙骨飘逸的道士,吕洞宾见其状貌奇古,便忍不住向其诉说胸中之志。那道士便跟他说自己是汉钟离,并让吕洞宾题诗一首,从中禅悟其志向。

吕洞宾提笔于壁上题诗一首:

生在儒家遇大干,

悬缨垂帝布衣轻。

谁能世上争名利,

臣事玉皇归上清。

读后,汉钟离觉其有仙根,遂准备用仙术点化他。于是,二人一同宿于酒肆。汉钟离下厨煮黄粱米饭时,吕洞宾则卧于床榻之上,一会儿工夫竟睡着了,还做了一个美梦。在梦中,他赴京赶考,状元及第,遂登仕途,娶朝中高官之女,步步高升。为相十年,权倾朝野,子孙皆列侯,忽然获罪,投没家产,举家流放岭南。流放途中,他孑然一身,于风雪中渭然长叹。他忽然醒来,见黄粱米饭尚未熟。这时,汉钟离对他说道:黄梁末熟,一梦到华胥(华胥乃古之梦国)。吕洞宾听了这句诗后,心中猛然一惊,顿时开悟,并心悦诚服地拜汉钟离为师,开始修习道术。

不过,汉钟离却在心里想着要考验吕洞宾是否真心学道,于是,就有了“汉钟离十试洞宾”的故事。

一试:吕洞宾回到家一看,全家人都病死了,心中却丝毫不感到悲伤。他买回棺材,泰然地为家人料理丧事。就在这时,他家人却又在一转眼间复活了。然,吕洞宾仍是淡然处之,并不感到奇怪。

二试:一天吕洞宾到市场去卖东西,有个人就过来和他讨价还价一番,但在说好了价格后,又旋即反悔,只想出一半的价钱。就是这样,吕洞宾也不去争论。

三试:元旦那天,吕洞宾正要出门,在家门口遇见一乞丐,吕洞宾便给他东西。但乞丐却不满足,而且边辱骂边吐唾沫到他脸上。吕洞宾也不恼火,只是再三笑着解释。

四试:吕洞宾在山中牧羊,忽然跑来一只饿虎追赶他的羊群。吕洞宾却不慌不忙地赶着羊群下山,而且自己还挺身走在前面。老虎舍弃了羊群,窜进树林。

五试:吕洞宾正在山中道场读书,忽然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美丽女子,长得非常美,风韵卓绝,自称要回娘家,走到此处天黑了,没地方可安身,只好借住一宿。谁知那女子住下之后,竟百般调戏吕洞宾,夜里更是逼迫吕洞宾和她同床。然吕洞宾硬是不为其所动。结果这女子在折腾了三天后,才愤愤地离开。

六试:一天,吕洞宾回到家中,发现家中被盗一空,连早晚饭都没得吃了,他却一点也不恼怒,而是亲自到自家菜园子里挖果蔬。就在他用锄头挖菜时,忽然挖出几十锭金元宝,然吕洞宾却不慌不忙地用锄头把金元宝重新埋进土里去了。

七试:一天,吕洞宾在市场上看到有人在卖铜器。于是,他上前买了一些。等回家一看,却发现那些铜器全都变成金质的了,便立即赶到市场把那东西退还给了卖主。

八试:一个疯道士在田间地头卖药,声称吃了他的药马上就会死掉,不过转世之后却可以马上得道。一个多月里都没有人问津,只有吕洞宾买了。结果,吕洞宾吃了之后却安然无恙。

九试:一天,吕洞宾和众人一起乘船渡河,刚到河中央,大风骤起,波涛汹涌,众人皆非常恐慌,唯有吕洞宾端坐不动。

十试:吕洞宾正在一间屋子里静坐,忽然看见无数奇形怪状的鬼魅,并拿刀要砍吕洞宾,然吕洞宾却能端坐不动,毫无惧色。接着又出现了数十个夜叉,押着一个死囚,浑身血淋淋的,甚是恐怖。没想到的是,那个死囚突然对着他大声哭诉说,你数世之前杀了我,现在该偿命了。吕洞宾想,“杀人就应该偿命”,于是要过刀想自杀偿命。这时,空中突然传来—声大喝,死囚顿时消失不见,一个人鼓着掌大笑着从空中飘然而下,原来是汉钟离。

他笑着对吕洞宾说,我试了你十次,而十次中你的信心都坚定无比,不为所动,日后必能得道。不过,你的修行尚未圆满,现在我把点铁成金之术传给你,以助你济世。等你行了三千功德、八百善行,到时我再来度你。

吕洞宾因为好奇就问汉钟离,“铁真的能变成黄金吗?”汉钟离告诉他,三千年后又会回复原形。吕洞宾听了不高兴了,说,“三千年之后害人,这种事我不愿意干。”汉钟离见其真有此心,足以抵得上那二十八日功德善行。于是,立马带着他修习仙术去了。

至此,吕洞宾尽得汉钟离真传,后来又遇见多位仙人,传授其道术,因此,吕洞宾拥有极高的法力。就他的剑术而言,可谓闻名天卜,不仅可以断贪嗔,还可以断爱欲,断烦恼。他也常常持剑在人间除恶扶养,度化有缘之人。

吕洞宾之所以能在民间被大众广为熟知,除他久在人间度化众生外,还因其是一个放荡形骸的风流神仙。在民间就广泛流传着他三戏白牡丹的传说。

传说,白牡丹是洛阳第—名妓,国色天香,媚态十足,摄人魂魄。一日,吕洞宾游历洛阳,在听闻了白牡丹的艳名后,便立马前往青楼观看。—看之下,顿为其所倾倒,心中暗想:此女果真不俗,身上还有几分仙气,这下可以釆其阴气了。房中术向来是道家看重的修炼方术,算起来吕洞宾此举也不算太出格。

于是,他便化身为一位翩翩秀才,到青楼亲点白牡丹侍候。才子佳人,相谈甚欢,十足颠鸾倒凤,整个晚上都在行云雨之事。之后,一连数日二人都夜夜笙歌。很快,吕洞宾眠花宿柳的事情,被铁拐李、何仙姑和张果老知道,三位神仙也不好点破,于是,他们暗中教了那白牡丹一招。次日,吕洞宾又来和白牡丹翻云覆雨,酣畅之时,白牡丹忽然用手指挠吕洞宾的两肋,猝不及防之下,吕洞宾阳精尽泄,吃了个大大的哑巴亏。

但是,这个风流神仙对自己的风流韵事自有一番说辞。他对汉钟离说,嗜欲之心,人皆有之。遇到美色,皆都难禁。弟子虽已脱胎换骨,今遇此绝世佳人,亦不能自持,故不免迷恋。汉钟离便苦口婆心道,“食,色,性也。”和佛教不同,道教不主张完全禁欲,而且还有专门的房中术以男女交合为修炼方法。所以,吕洞宾便如是声称“分明不是贪花,只是采刚补阳之术。也是无可厚非的”。

此外,据传说吕洞宾不仅好色,还是个酒鬼,常常在酒楼上畅饮。另外,他还喜欢赋诗,他的诗作大多和道术有关。有表现出世情操的,亦有充满崇侠之气的。

在八仙中,吕洞宾完全是一副浪子的形象。集酒仙、剑仙、诗仙、风流仙于一身。不过,在他的身上完全没有禁欲的陈腐气息,而是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道教的人世情怀。

供奉吕洞宾的宫观,被称为吕祖庙或吕祖祠,它们遍布全国各地,时时香火缭绕。农历四月十四为其诞辰之日,人们更是用各种活动祭祀于他。

(5)出水芙蓉般的何仙姑

在道教神仙谱系中,八仙大概是最贴近世俗的神仙了。八位神仙一点神仙的模样都没有不说,而且还经常胖张瘦李、乞丐富翁般在一起亮相,真是如同世俗之人一般无异。

不过,在这八位神仙中竟有一位美丽妙曼的仙姑,这不得不让人叹服道教的人世情怀精神无所不在,作为八仙中唯一的女神仙,何仙姑不仅风姿绰约,而且还拥有出水芙蓉般的纯净,十足一个标准的女仙模样,在其他几个丑俊老少各异的男仙衬托下,更显得愈发美丽无常得很。

“仙姑”是一种称谓,既有仙女之意,也可用来称呼道姑。据说,何仙姑,名何琼,又名何秀姑,生于武则天当政年间,父亲是个做豆腐的。她的出生至为传奇,在她诞生之时,有祥瑞紫云缭绕何家,而在她的小脑袋上还现出了六道毫光。

何仙姑十三岁那年,一天去八山采药,遇见一个人给她一个桃子说,吃下去,以后可以白日飞升。小何仙姑对这个骤然出现的人丝毫不疑,几口就把桃子吃了下去。给他桃子的人就是吕洞宾,那桃子是个仙桃,吕洞宾因见其颇有仙缘,才特意前来点化她。这也是以后何仙姑不饥不渴、洞知世事的前因后果。老百姓见其如此,均尊她为神仙。

上面是民间版本,在道教典籍中,何仙姑被认为是和吕洞宾等几位神仙共度的。

民间关于这位美丽仙子的传说很多,其间在大别山一带尤为是。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别山的山脚下坐落着一个小村庄。在这个村庄中生活着一个心狠手辣的老太婆,她家的童养媳就是何秀姑。何秀姑聪明善良,不仅每日忙着做家务,还要帮忙干地里的活。何秀姑虽很勤快,但只要稍微不合老太婆的心意,就要遭到一番打骂,真的是过得苦不堪言。

一天,老太婆要出门,临走时吩咐她看好家,还威胁她说,要是有什么闪失的话,决不会轻饶了她。

老太婆走后,何秀姑就坐在门槛上埋头做针线活,这时远远地走来七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们恳求她发发善心给点吃的。秀姑左右为难,要是给他们被老太婆发现,自己就要挨打,但是不给的话,又看着几个乞丐真是可怜,心里实在不忍。乞丐们眼巴巴地看着何秀姑,一狠心,她就煮了一锅面条给七个乞丐吃了。乞丐们吃完就走掉了,也不感谢她。

老太婆回来后,发现了家里的面条少了,就一边殴打秀姑,一边逼问。秀姑没办法只好如实说,昧心的老太婆居然逼着她把乞丐给追回来,不然就要她的小命。

没办法,秀姑只好去追那七个乞丐,竟是给追到了,然后她给他们把事情一说,乞丐们听了就跟着秀姑回去了。可那歹毒的老太婆竟然变本加厉,要让乞丐们把吃的面条给吐出来。那些乞丐们就真的把那些面条给吐了出来。可是,这个丧心病狂的老太婆,竟又逼着秀姑把吐在地上的面条给吃下去。秀姑忍气吞声,正俯身准备去吃时,地上的面条忽然不见了。何秀姑只觉得此时身体变得异常轻盈,飘飘忽忽地就飞离了地面。这一下,把老太婆看得目瞪口呆,呆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那七位乞丐都是神仙变的,特地前来度化善良的秀姑的。至此,何秀姑成为何仙姑。

农历三月初七是何仙姑的诞辰,所以,在那个大别山的脚下人们都要唱大戏,请道士打醮诵经,做水陆道场。场面甚是热闹非凡。

(6)诗意盎然的韩湘子

八仙的出身各异,其中颇具文化气息的要数韩湘子了,而究其权祖的话,会发现其叔祖韩愈赫然居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湘子,本名韩湘,字清夫。传说,他是由一只白鹤投生而来,年轻的时候放荡不羁,一次遇到吕洞宾后,才跟随他学道。

韩愈见这个侄孙整天东游西逛,不从事一般人认为正当的职业,于是,就训诫了他一番。告诉他要好好读书,像韩家的其他子弟一样,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谁知韩湘子竟然反驳了他,说自己志在学道,无心仕途。当时,唐代朝野上下都很尊崇道教,韩愈虽然很不高兴,但也不好直接说什么,便出了个题目,让韩湘子做诗以明志。韩湘子提笔一挥而就,当即就抒发了其学仙之志。

韩愈问他,你既然如此喜欢道术,是否能通变化?听后,韩湘子什么都没说,而是手一挥变出一个琉璃盏。在琉璃盏中,开出一株碧玉牡丹花,花上还有金宇写着的两句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见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但看了半天却不知其所指。当他投给韩湘子以询问的眼光时,韩湘子神秘地说,此乃天机,不可泄露。

不久之后,韩愈因上表反对迎佛舍利子入宫,而招致唐宪宗大为震怒,于是,将他贬到偏远的潮州。至此,韩愈踏上了荒凉的流放之路,而这一路东去离故土就是万里之遥。

当时,正值隆冬时节,一行人翻越秦岭时,阴沉沉的天上突然就飘起了鹅毛大雪,韩愈他们因此被困在山中无法前行。一天,韩愈正在寄居的山民家中拥裘饮酒,惆怅不已,突然看见雪地上走过来一个人。只见此人虽是步行,却走得飞快,转眼就到了自己的跟前,原来,此人正是那个学仙的侄子韩湘子。

祖孙在此处见面,各自嗟叹不已。

韩湘子问韩愈,还记得花盏上的诗句吗?韩愈想了想,若有所悟。忙问山民此处的地名,原来此处就是蓝关。此情此景果然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没想到,今时今日的一切都应了韩湘子当年的预言。韩愈不由感叹不已,遂用这两句诗做成一首名为《左迁毛蓝关示侄孙湘》的七律: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眨朝阳路八十。

本勾圣朝除弊政,

敢将衰朽惜践午。

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柬应有意,

好收吾骨库江边。

在此首诗中,韩愈感叹自己年老体衰之身,还被贬出京城,现今又被大雪困在山中,因此,心生悲观之情,遂对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失望,欲将后事托付给侄孙。

韩湘子见其如此悲观,便安慰他说,不久其就可回京,还会升官晋爵。

翌日雪霁,韩湘子便与韩愈从行,一路上,韩湘子对韩愈是拜起问劳,扶镫接髻,意甚殷勤,此行之路竟显得不那么辛苦了。行至郑州时,韩湘子对韩愈告辞说,他的师傅就在此炼丹,故不再远送。韩愈很是羡慕他,故问他仙如何可致。韩湘子如是回答他,“得之在心,失之也在心,学道中的功过、善恶,皆像帝王的法度一般,只要于心无悔即可。”

韩愈问韩湘子何时再能相见,韩湘子说自己早脱凡俗,已登仙界,仙凡异途,日后便再难相见了。说完,就行入谷林。

据说,后来韩愈受到启发后,也得月华度世之道。

(7)游戏人间的浪子蓝采和

人不可貌相,一个游戏人间的浪子竟然是神仙,而他的职责竟然是劝化市井中执迷不悟的人。

他,就是八仙中的蓝采和。

据典籍记载:蓝采和原是唐朝的一个流浪汉,人们都不知道其是从哪里来的,成天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蓝衣服,腰上系着三寸宽的黑布腰带,且还一脚穿鞋,另一只脚赤着。更为神奇的是,他夏天时,在衣服里塞满棉絮;冬天时,则躺在雪地上,呼气如雾。

蓝采和常常在城里手持三尺大板,喝得醉醺醺地唱歌,因此身后常有很多人跟着围观。他见人多,便开始滔滔不绝地和人们进行诙谐的对话,把众人逗得大笑不止。

似狂非狂的蓝采和,作歌很多,且大都有仙意。当他疯癫癫地唱歌时,人家给他钱,他就用长绳穿起来,把钱拖在身后,掉了也不管。看见穷人还顺手给人家几枚。另外,他有钱就去买酒喝,常给花得分文不剩,但是就这样却能周游天下。谁都不知道他到底多大,因为有许多人在初见他时还是个顽童,再见他时已成了鹤发老翁,而他则仍是那副样子,一丁点都没有改变。

在民间,关于他的传说流传亦颇广,最被大家所熟知的是下面这则:

一次,蓝采和来到汴梁城,在一座酒楼喝至大醉,突听到云端有鹤鸣和笙箫之声。他忽然纵身一跃,就飞升到云层,扔下鞋子、衣服、腰带、板拍,慢慢地没入了天际中。

蓝采和的行状,颇有点布袋和尚、济公的味道。而他最有名的那首“踏歌”,更于济公的“鞋儿破”如出一辙。不信,你看:

踏歌蓝采和,

世界能几何?

红颜一春树,

流年一掷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

今人纷纷来更多,

朝骑鸾凤到碧落,

暮见桑田生白波。

长景明晖在空际。

金银宫阙高嵯峨?

此外,蓝采和给皇帝祝寿的故事也很是被大家津津乐道。

传说,蓝采和在终南山修道,一天他掐指一算,唐天子六十寿辰到了,就决定下山一趟。当他手提花篮,来到京都长安时,皇帝已在金銮殿接受群臣的朝贺了。那蓝采和也不紧不慢地来到金銮殿,给皇帝献上了一个西瓜。

唐天子起初觉得很奇怪,寒冬腊月怎么会有西瓜?这时,蓝采和不慌不忙地从篮子里拿出一粒西瓜籽,揭开殿上一块砖埋下。一会儿,瓜杆长出了芽,开了花,最后结成一颗大西瓜。蓝采和摘下西瓜,用刀切开,满朝文武在看到鲜嫩的西瓜时,个个都垂涎三尺。丞相张士贵首先尝了西瓜,结果门牙“咯嘣”一声掉了。惹得满朝文武和唐天子哄笑不止,尽兴下唐天子让蓝采和再亮一手“好把戏”。

蓝采和正好想试试唐天子是否好色,于是,就从篮子里拿出了十八个诱人的桃子。不一会儿,那十八个桃子突然变成了十八个美女,且个个美若天仙。这可把唐天子看得馋涎欲滴,便命蓝采和将美女进献,并赐万两黄金。可蓝采和却让其把自己的篮子装满,唐天子一看大悦,心想区区一个小篮子哪能难倒拥有雄厚财力的自己呢。谁知,那篮子却永远也装不满。唐天子不免感到奇怪,正欲问时,蓝采和便收起了篮子,瞬时间黄金变成了万种风景,蓝采和乘风而去。而那风情万千的十八个美女也消失了。

不过,在有的道教书籍中说他是赤脚大仙降生,形象是一位看破红尘的青年隐士。然,孰是孰非也不过都是传说罢了。

(8)宋朝天子的小舅子曹国舅

究其八仙身世的话,不难看出其集合了人世间的三教九流,他们中有乞丐,有流浪汉,亦还有大将军、皇亲国戚。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道教赋予这些神仙以生命,意在蕴含的是道教的平等之精神。

八仙中,最为尊贵的身份就是顶着皇亲国戚头衔的曹国舅了。他身为贵胄,财不可恃,曾贵为宋朝天子的小舅子。后来因目睹了兄弟咎由自取、处以极刑的教训,而看透了生死福祸,急流勇退,并开始修仙学道。

相传,曹国舅系宋初名将曹彬之孙、曹太后之弟,名曹佾。自幼天姿聪颖,且非常善良,虽生在富贵之家,却视金钱如粪土。并且他还一心向道,不理家事。不过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他的弟弟则生性顽劣。一副纨绔子弟的做派,不仅不守国法,还横行于乡里,堪称当时的一霸。曹国舅屡次劝说皆无效,因而深以其为耻。

后来,曹国舅的弟弟终因恶贯满盈,而激起广大的民愤,得到了应有的惩处,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至此后,曹国舅明白了一个道理,即“富贵乃过眼烟云”。也因此而变得郁郁寡欢。

一天,曹国舅的姐姐——贵妃娘娘将他召进宫中,姐弟俩说了一些互为关心的话。末了,贵妃对他说,若缺什么尽管向她开口,怎么着也就他这一个弟弟了,不能叫他受委屈。

曹国舅沉吟半晌,说自从姐姐进宫后,自己就没有高兴过一天,而且夜里一睡觉就做噩梦,真不知财帛是祸不是福!曹贵妃听了后非常吃惊,曹国舅便解释说:前天我做了一个梦,一个一瘸一拐的老道对我唱,“我是长乐老,不爱金银宝。我是长乐老,不爱美人娇。我是长乐老,家财散得了。”唱完后,又在我的额头上点了一点。我一下子醒了,想了想,觉得还是弃家修道来得好。常言说“财去人安乐”,弟弟我如果能成仙的话,那也是姐姐的福气呀!出了宫,回到家曹国舅就把家财给散尽,并遣散了几房妻妾,披着一身道袍果真出家修行去了。

最初,他隐居于山林,一心修炼道术。话说,有一天,曹国舅正在静修,眼前突然出现了汉钟离和吕洞宾这两位仙人。他们问曹国舅修行修得到底是什么,曹国舅回答说自己修的是道。两人又问他“道”在何处,曹国舅就不说话了,只是用手指了指天。二仙又问他天在何处,曹国舅便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心。二仙听后大笑着对他说:“心就是天,天就是道。你得到道三昧了。”

于是,二仙便将还真秘术传给了曹国舅,并度他入了仙班。

如何通往道教之门、踏上“人道合一”的修行之路呢?这就要从道教科仪、炼养方术及法术方面着手。道教科仪内容复杂,小到日常称谓,大到出入行走,皆有一定仪范,是为道士修行生活的标准。道教炼养方技,作为道的意义的象征性表现,是为道家修行之人“羽化登仙”的捷径。道教法术,在巫术基础上产生,为道士幻想以道的能量来帮助人们趋吉辟凶、得道成仙的功法,是道家按神的意旨修行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