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教一本通
31920500000009

第9章 2 不可言说的奥秘:“道”和“德”

本节概要

陈撄宁先生如是说:“凡是一种宗教,必有一种信仰。”那么,作为中国所固有的宗教——道教同样有自己的信仰,即老子所宣说的“道”。同时,这信仰还被诉诸于纸端,形成奥秘无穷尽的教义。从而,使人们能够很好地了解和容易地入门于道教。

(1)道德本一体

具有千年历史的道教,是一个成熟的、内涵极其丰富的古老宗教,自东汉顺帝时,张天师创教之初,道教就开始奉老子为祖师,以其所著的《道德经》为圣经,奉其所宣说的“道”和“德”为最高信仰。

那么,道教为什么要以“道”名教,以“道”作为教义的核心呢?

道教之所以以“道”名教,是因为老子所宣说的“道”之宇宙观的论点,恰恰迎合了道教信仰的需要,并且道教徒对老子之“道”,还有着“一要研究、二要信仰、三要继承、四要发扬”的信念。

关于这一点,《典论》中给予的论断最为精要,它说:道士者,要“以道为事”。

所以,自道教创立以来,便就将“道”视为唯一的理论基础,认为其是以“虚静为宗、虚无为体、柔软为用”,是宇宙的本原,亦是宇宙的主宰者。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为一切的开始,也为万事万物的生化者。所以,道教教义由此有了这样的论断,即道教认为,有了“道”方生成宇宙,并由“宇宙”中的“元气”,构成了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最终而化生了万物。

《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平经》也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在这里,“道”既是指“宇宙”的本体,又是指“自然”的规律。在《老子想尔注》中,张道陵进一步把“道”延伸,将“道”的宣说者老子视为“道”的化身老子,称其为“一者道也”,并以此而衍化出老子即道教中众生信奉的神灵“太上老君”。

由此,“道”和人进入到一个合二为一的极高思想境界,一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般,即,“宇宙”的根源就是“自然”,而由“自然”产生“宇宙”之后,再由“宇宙”产生“万物”。

此外,道教教义中的“道”,又指太空之“空”而言,缘它是无形无象的,故经书中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清净经》中亦如是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而《道德经》中则如是云:“道可道,非常道。”道经中所诉说的这种种,意在说明的是大“道”无形,不可言说。

那么,道家之人若要修真得“道”,抵达人道合一之境界的话,便必要将蕴含于道教教义之中的“道”悟透彻,而非谁可讲授。至于道教教义中的“德”,则是从“道”之概念中分化而来,它蕴含于“道”,亦也从“道”中衍生。

道经中说:万物化生必须有“德”,因为“道”是总体,“德”是个体,德是指万物所含有的特性而言,“道”和“德”有着共性和特性的关系。《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德”、“玄德”、“常德”、“道尊而德贵”的德,都指的就是这个“德”。所谓“上德”,即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所谓“玄德”,即长之蓄之,成之熟之,养之复之,生而不有,为而不侍,长而不宰,是为玄德。所谓“常德”,即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如此种种,皆是在说:道教徒在修道时,一定要重视“修道养德”,并将“道”和“德”作为最根本的信仰和行动的总准则,必须做到既要修道,而又要积德。

此“道”和“德”,便就是道教教理、教义中的基本原则。

《太平经》是这样讲解“道”和“德”的意义的:“‘道’与‘德’的约制,驾御宇宙的一切,天、地、人三个范畴都离不开‘道德’的维系”。唐吴筠《玄纲论》则这样总括“道和德”的含义:“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则道德、天地、帝王一也”。道教始祖老子是如是概括“道”和“德”:“根据‘道’的准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帮,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因此,道教主张修道者,要“积善阴德”,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不自责,不自誉,不嫉妒,不佞谄,如此乃为有德。

另外,道教中主张的以“清净”、“无为”、“柔软”、“不争”、“抱一”、“寡欲”、“自然”、“玄妙”等作为处世与修养之方法,也是从“道”与“德”的基本原则中发挥出来的。

(2)尊道贵德是修道的根本

道教以“道”为信仰主体,同时也强调“德”。因为道教认为,只有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与大道同心,而得道成仙。而“道”又以“德”显,所以,对于修道之人,就是要修“德”,只有按“道”之德去做,方能得道成仙。

这“尊道贵德”的教义,源自《道德经》道生德育的论说。在道教,人们最崇敬的是道和德,说得最多的还是道和德。

道教之所以尊道,因为“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体,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为核心的,道教的一切经典,无不宣称其根本信仰为“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和主宰者,是宇宙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演化者。“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气化为三清,并形象化为太上老君。“道”有最伟大的德行,它以虚无为体、清静为宗、柔弱为用,无为不争。“道”真常永恒,无生无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长存于天地之间。正因为“道”的伟大和神圣,所以道教尊道为最高信仰,并教导人们学道、修道、行道、弘道。

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明可敬也是因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教在“尊道”的同时也“贵德”。道和德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因为道是由德来体现的,在理义中又有差异,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称为道。因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们信道修道,必须以“德”为根基,来证道和成道。“道”是非物质的宇宙本原,取得这种非物质的本原的体性,便是“德”,而这种非物质的宇宙本原,凝聚起来便是最高天神。

对于广大信道和修道之士来说,修道的首要条件就是立德,就是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立德的关键在于提高自我修养,具备良好的品德,在内在的修持上和外在的行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则去做。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贵、不自誉、不妒嫉、不妄语、不溺于音色美食。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不杀生以自娱,济世利人,慈心于物,正信诚实,与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则德累而基立,基立则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3)仙道贵生的生命认识

仙道贵生中的“仙道”,是指成仙得道。道教相信神仙是真实存在的,通过修炼是可以成仙的,神仙生活是逍遥自在的,是长存不亡的,他们都是得道的真人,是学道和修道之人学习和信仰的人格形象。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自我的修行,达到长生久视。所以道教教导人们要贵生、重生、乐生,把生存的质量提高到神仙一样的境界,达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

道教“仙道贵生”的教义,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秦汉时期的方仙信仰。二是老子所著《道德经》中“长生久视”之道的理义。祖天师张道陵立教时,将神仙信仰和常道宗理融合为一体,完整了道教信仰的体系。他认为“生”是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教重生恶死,追求长生成仙,修道的目的就是求得长生。

道教相信人通过修炼,物质生命可以得到延续,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华,最终成仙得道。为此,历代高真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积极探索生命修炼的途径,总结了丰富的修养学说和修炼方法。以“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精神为动力,立志要“度己度人”,反映了道教贵生乐生和胸怀世人的人生态度。

修道以至长生成仙,就是要求人们以积极和超脱的人生态度来生活。人之生命乃由道之天地的灵秀之气而化生,得之不易,应该格外珍惜。修道主要有心性品德的修养和身形生命的修炼两个方面。心性品德的修养和提高,是修炼物质生命的基础,修养心性品德的标准,是学修“道”一样的德行,去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养。同时,还要广行善举,利物济人,积功累德。生命的修炼则是以品德修养为根基,通过服食导引、存想守一、坐忘胎息、精气化炼、静功动功等修炼方法来促进生命的健康和长久。最终达到神形同一而得道成仙。

(4)清静寡欲的修炼心境

道教认为,修道之士应做到没有自己的私自嗜欲,乐好清静,即道教教义之中的“清静寡欲”,如此这样,才符合“道”的本性。因为,只有在清静寡欲的心境下,方能修道成仙,如果只是沉迷于世事的浊动,放纵自我的欲望,则只会离道越来越远。

“道”是用清静的本性来化生和养护万物的,从没有想过回报。相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如果以“清静”的思想来治世修身,世界将会和谐而太平,人们会得到更好的休养和生息,生命也将得到升华。所以,修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学知清静,以常清静为行为标准,才能实现修行而得道的追求。

道教的清静是与浊动相互化和对应,清是浊的源头,动是说明静寂的条件。而修道,就是要通过修炼由浊而返清,由静而生动。使人心清宁明静,静而精生,气足神明,生命的原动力得到宝藏和育养,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这种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关系和表现,也正是“道”之清静的完整表现。人修大道,体行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道理,才符合清静之道意。教条式地理解清静,或把死寂静止看作是清静的意境是不能完全合符“道”意思的。

人来到凡尘世界后,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各种希求、奢望、情感等,这就是欲望。对于修道之人来说,这些都是阻碍修道的绊脚石。所以,要想进入真正的清静境界,最主要的法则就是少私而寡欲。追求物我两忘,摒弃智慧和思绪,淡泊无思,无忧无虑的超越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从忘形、忘利开始,以至于忘心。

“道”的伟大是说不完的,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万物归焉不辞。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无欲”,但高真务小而不务大,而结果却能成其大。“道”的本来面目就是“无欲”,“无欲”的后果是成就了“道”的伟大,所以“少私寡欲”是修真的基础。所谓寡欲,就是要求人们对世俗的名利、声色、财货的企求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用极端的行为去猎取,不要有非分的念头和过分的奢求,嗜欲过重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使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成为社会恶患的根源。要以寡欲为行为准则,最终达到“道常无欲乐清静”的最高境界。

(5)自然无为的处世法则

道,以“自然”为法则,以“无为”处世应物准则,如此便成就了万物,也成就了自我。所以,修道之人应该效法道性的“自然”法则。不过,若要想效法道之“自然”,就必须要行“无为”的处世方法,因为,只有无为才能与自然合一,才能最终抵达“得道成仙”之境界。

而自然和无为是两个既不同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教义名词,“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法则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间,其行为的最高法则也应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则。

自然,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它生化万物,万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长,无欲无待,不存在强加的任何因素,从而保证了自然界的和谐。而人修大道,就当效法道的自然本性,顺应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致力于维护自然界的和谐。对于人世间的一切东西,不要强求,要顺应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要知足、知止、知常,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升华。

要真正进入或达到“自然”的境界,就要践行“无为”的处世方法。“道”就是践行无为的,并通过无为的作用成就万物,体现“道”之伟大的本性。这里的“无为”,并不是消极不为,而是要反对“有为”,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强求或对事物的自然发生和发展强行进行干预,自自然然才是完美的。修道之人,就应该体行自然无为之真道,不要有任何执著。如果修行能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于精神,治国则有益于众人。

人生在世,对尊名荣贵,华衣美食,珍宝广室和音色财货总是有所企求的,企求超出了自然无为的规律就会出现种种有为之弊害,转化为贪欲。而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静寡欲的教义外,还应持守朴素无为的人生态度。消灭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为强求,基本企求不要脱离社会实际,以全身修道为目标,最终达到忘其形骸,无所执著,自然无为的境界。一是远嫌疑,远小人,远敬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二是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在积极通晓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学道修道。

(6)柔弱不争的生存之道

柔弱不争为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道教始祖老子从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及分析中,深刻阐述了此“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道理。因而,“道”以柔弱为用,道教徒信道学道,以柔弱的教义思想规范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柔弱不争的教义源自于老子的《道德经》,柔弱,人们通常的理解是脆弱而没有精神,但在道教教义中却不仅是这个意思,其精神实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柔弱内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精神实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因为有生命才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柔性。反之如果没有了柔性,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修道之人就是要维护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长生久视,应事行事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平和安静,以和弱其气持养身神。

第二,柔弱内含着积极的人生哲理。道教以柔弱为用,主张一切行为都不要太刚强,刚者容易先受摧毁,强者容易先受到屈折。修道应该以静待动,守柔弱而不妄动,学习水柔弱而能攻坚强的精神,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处世应物,健养身神。

道教“不争”的教义,与“柔弱”思想有着相互的联系。所谓“不争”,即天地万物的运行和人的行为都应顺乎自然而不能强求。就是以居后的态度处世,反而可以处在前列,通过无而实现有,通过表面的否定达到事实上的肯定。

老子在《道德经》中,通过对“水”的论说,对“不争”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阐明。水以其自身所特有的柔弱不争的性格,哪里低就流到哪里,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私地浇灌万物,供人们利用,福育人和万物生长。从无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为,可谓至善完美。所以,修道也应如水般,以柔弱不争为准则,为善自赏,完善自我。

在漫长的道教史上,自祖天师张道陵立教起,“不争”的教义就成了道教信徒们所倡导、尊奉的,并把此“不争”作为自身修道的重要修行准则。看后来的历代道教高真,避世间名利,甘于隐在深山中俭朴修行,并济世利人的行径,就可窥到“不争”教义在修道之人身上的实际体现。

因此,对于一个真正学道修道者来说,就应体行柔弱不争的教义,以柔弱不争修养自我,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我,不自矜。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从而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如此这样才能获得一个长生久视的境界。

(7)天道承负的善恶报应观

所谓“天道承负”,就是相信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是用有神信仰来约制、规范人的行为。在道教中,最初认为人道依天道循环,后人要承负前人的善恶,后来改为现世报应,即吉凶祸福乃是个人行为善恶的必然报应。

在道教中,“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说,前人有过失,由后人来承受其过责。前人有负于后人,后人是无辜受过,这叫承负。换句话说,即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如果为善的话,则是前人种树,后人遮荫。另外,天地人三者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奸邪,以至不可复理,直到财物穷尽才知返回虚无之本原。

造成承负的原因,《太平经》中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天道循环,自然有承负,因重复过去,所以便流传后世。这样,个人的祸福便与个人行为之善恶无因果关系,一切听任天道循环,受其承负。二是认为古时并无承负之灾,但到后世,以浮华传学,违背天道之要意,所以产生了承负之灾。

天道的循环承负报应,是因人作恶和嗜欲造成的,并给后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为免人们遭受危害和灾祸,人们应当学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负”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们遵循“道”的行为准则,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

后来,道教认为“承负”之说是反乱天道之辞,为天地所不喜悦,提出应以现世之“善恶报应”为教义,吉凶祸福乃是个人行为善恶的必然报应。认为上有日月照察,身体中有心神与天相接,有诸神疏记人的善恶,无论大小,天皆知道,到了一定时候,天便据其善恶,予以赏罚。对善者赐福、增寿,对恶者则降福、减寿,还要把他的鬼魂下入黄泉,打入地狱。

这种善恶报应的宗教观念,在后世出现的很多道经中,都是被竭力加以宣扬的内容,逐渐成了一般道教徒信仰中最根本、最普遍、最渗透人的意识的教义。在这样的教义的思想基础上,因而出现了宗教道德,出现了戒律和清规,出现了修心、修善、积德、修性等的修持经法。如果不是虔诚地相信天道承负及善恶报应,就是不承认冥冥中有天神照察一切、主宰一切,也就无所谓修持,从而也就不是道教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