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时每刻,我们的头顶上都有数颗人造地球卫星悄然无声地快速掠过。
人造地球卫星是指能够环绕地球飞行的无人航天器。早在1945年,英国人克拉克就曾发表科幻小说,提出人造卫星可以用来作为通信中继站,使无线电信号跨越大陆和海洋,将电视节目转播给全世界的观众。这个在当时看来很荒唐的提议,仅仅十几年就变成了现实。
1957年10月,前苏联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地球飞行,近地点距地面250km,远地点900km,运行周期96.2分钟。这颗卫星呈圆球形,直径为58cm,重83.6kg,星内装有无线电发射机以及少量测试温度与压力的传感器、磁强计和辐射计数器等,功能非常有限。但它的升空标志着航天时代的开始,人类的探测疆域已经从陆地、海洋、大气层扩大到了宇宙空间。
不到4个月,美国也发射了它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所携带的摄像机使人们有史以来第一次完整地看见自己所居住的星球。不久,美国又发射了第一颗气象观测卫星,在两个月内发送回2万幅广袤的地球表面以及云层的照片,气象学家第一次看到了完整的热带气旋形成和正在产生龙卷风的云层,比用常规的方法早两天确定出飓风的位置。此后,人造卫星所发送的数据开始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的日常工作中。
美国在1962年7月发射了第一颗通讯卫星,能够接收地面发射的无线电波,把信号放大后再转发出去。通过卫星转播,电视节目第一次能够越过大洋。1963年美国又首次发射了两颗地球静止轨道通讯卫星,它们位于距地球3.6万km的轨道,运行周期刚好是24小时,从地面上看恰似静止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空,与地球作同步运转。1964年10月,这两颗卫星曾把在日本东京举办的奥运会实况转播到世界各地。1960年4月,美国还发射了第一颗专门用于测定全球地理位置方位的测地卫星。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卫星直径约1m,重173kg,沿近地点439km、远地点2384km的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以后陆续研制发射了上百颗各种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
目前人类已发射了数千颗人造卫星,其中90%以上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的卫星,称为应用卫星,包括空间探测卫星、通讯卫星、天文观测卫星、气象观测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等。此外,美国等还在秘密研制携带太空武器的技术试验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