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古代楹联
31941000000002

第2章 历史第一联

楹联产生的时代,传统的认识是依据《宋史·蜀世家》的记载:后蜀广政二十七年(964)除夕,学士辛寅逊奉孟昶之命,题联于寝门,孟昶以辛联欠工,遂自题一联云: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后来便认为这是从桃符演化而来的最早出现的第一副春联。

但另有人据《谭嗣同全集·石菊影庐笔记》中的记载,否定了上说。认为我国最早出现的楹联,应当是公元500年左右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自题的门联:

闭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

其三妹刘令娴接着续之曰:

落花扫仍合

丛兰摘复生

刘孝绰兄妹合作的这副门联,早孟昶联400多年,可见我国楹联这一独特艺术形式,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初露头角了。随着格律诗的产生与发展,到盛唐之际,再经宋元,楹联艺术获得较快发展而定型,对联已较普遍地镌刻在宫庭、宦门、寺庙的楹柱上了。同时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产生了类别不同的寿联、挽联、题赠联等。楹联名家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诸人,创作了高水平的名联,促进这朵艺苑香葩,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