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古代楹联
31941000000039

第39章 李元阳绕口出对

云南大理文人李元阳,曾在明嘉靖年间出任御史、巡按等高官,在文坛上颇有名气。他青年时代有一次同几个秀才游观山景,忽见山庙前一群和尚整修香炉塔,一个名叫法正的小和尚,提一篮汤饭,送上塔坛去祭炉。只怪他毛手毛脚,一个不小心,竟将汤莱摔泼了,李元阳目睹此景,忽得一句:

和尚法正,提汤上坛,大意失手,汤淌烫坛;

出句联尾四字,是四部音调“汤淌烫坛”,读起来绕口,这是运用“同韵”、“绕口”的手法成联的,吟哦时显得明快有趣。

秀才们听后,都缄口无对,李元阳自己也续不出下联。他们一行因续不成对,没精打采地掉头而回。进入街口小巷时,看见熟人徐裁缝正和妻子下象棋,见李元阳一行走来,徐夫人为避男客,起身对丈夫说:“看你下漏眼棋,我不下了。”边说边抹平了棋局。

其中有个秀才,看到这情景,触发灵感,对出下联:

裁缝老徐,与妻下棋,不觉漏眼,妻起弃棋。

秀才的对句,联尾的“妻起弃棋”,也是用的四部调的绕口同韵字,竟把这个难对巧配成双,岂不是天生的情景助人成联吗?若没有徐裁缝下棋之举,试问到何处去觅句来配对呢?真是天下事无独有偶,奇遇天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