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古代楹联
31941000000043

第43章 乾隆联艺驭群臣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居帝位60年,年号乾隆。他精通诗词,也爱好对联,经常同大臣品对,在弘扬楹联艺术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国历史上,他是继朱元璋之后,第二个爱好对联的皇帝,也有“对联天子”之称。

贫家春联震乾隆

一年春节,乾隆微服私访,走出北京皇城,来到市郊农村,只见家家户户门悬彩灯,楹贴春联,大都是歌颂承平,庆贸丰收,祝愿吉祥,唯独看到一家门联写道:

数一数二门第

惊天动地人家

横额:先斩后奏

乾隆吃了一惊,看其房屋简陋,可以肯定是贫寒之家,但这春联却是皇家贵族口气,未免过于狂妄,难道有什么造反之谋?于是遍访邻舍村民,才知此联出自10岁孩童之手,便将那村童叫来,进行讯问。

乾隆模仿地方官的口吻问道:“你一个贫家村童,为何口出狂言?”那村童不知审问的就是当今皇帝,从容回话说:“我这春联是职业招牌,有甚狂言?”乾隆追问操何职业,村童一五一十地述说道:

“上联是介绍我大哥王斗的职业,他在集镇油粮店,代人量斗过秤,是要数一数二的;下联是介绍我二哥王升的职业,他专给婚丧之事鸣炮,当炮引点燃,轰隆一声,岂不是惊天动地?横批则是我三哥的屠宰职业,当他尖刀一拿,不就是‘先斩后奏’吗?请问有何不当?”

乾隆听完解释,变震惊为喜悦,问他叫什么名字,答曰:“担”。皇帝当即赐王担进京求学,后来他长大中了进士,做了高官,真的成了该地区数一数二的门第。

乾隆出联考群臣

一日,乾隆召集群臣到御花园饮酒赏花,酒酣之际,乾隆提出要与群臣品酒对句,以助雅兴。他带着酒意,出口吟道:

玉帝行兵,风刀雨箭,云旗雷鼓,天为阵;

吟罢,得意地扫视群臣,然后把目光停在纪昀脸上,看他如何对答,纪昀见群臣默不作声,只得躬身谢过,答道:

龙王设宴,日灯月烛,山肴海酒,地作盘。

下联不仅对得妥帖工整,甚至气势也相敌,乾隆听了,刚才脸上的喜悦忽然消逝。

纪昀熟知乾隆好为人师,爱在人前卖弄才华,自悔不该在帝前平分秋色。但话又得说回来,如果对不上或对得不工,说不定皇上又会当着群臣的面奚落或加罪。看来“伴君如伴虎”,为臣者是左右为难。纪昀处在这种情势下,不得不见风使舵,随机应变,自解联意道:“皇上是天子,故风雨云雷,任从驱遣,威慑天下。而臣乃酒囊饭袋,故视日月山海都在筵席之中。皇上是天纵神威,为臣的不过有个大肚子罢了。”

纪昀自我解嘲的一席话,说得乾隆喜笑颜开,对纪昀说道:“爱卿饭量虽好,如非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肚子哟!”

乾隆再试探花郎

某年开科取士,江西萍乡的刘凤诰得中探花。但刘凤诰其貌不扬,且是独眼。在以貌取人的封建社会里,丑陋的人,尽管才高,也往往会受到压抑或排斥。

乾隆当初只凭试卷御点三元,末见其人。当三元面君时,看到点中的探花却是一副难看的模样,意欲革除,便特旨在晚间单独召见刘凤诰。

届时,刘凤诰进宫待旨,乾隆在御苑召见,并以君王身份,开门见山地考刘道: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是摘星人;

乾隆以“东南西北”和四方星斗命题入联,完全讲的是符合身份的“天子天象”,出句奇妙,气势逼人。

待皇上吟完,具有实学真才的刘凤诰马上以四季与花卉为题组联相对: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

刘凤诰切合身份的工对,尤其尾句“探花郎”语意双关,使得帝心大悦,接着又提出实质性的问题:

独眼岂可登金榜

刘凤诰当着帝面,宠辱不惊,轩昂陈词:

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点头称是,遂打消以貌取才的念头,终于录取了独眼的刘凤诰。

在中国历史上,从唐代开科取士以来的九百多年间,刘凤诰是以残疾人夺得探花的第一人。

乾隆巧联戏阮元

乾隆四游江南,一日到达江苏仪征,在路上见一单耳儿童,问其姓名,答曰:“阮元”。乾隆即出一联戏之曰:

阮元何故无双耳

阮元不知戏他的是当今皇上,避而不答提问,却别开生面,选取商代贤相伊尹之名巧答上联:

伊尹从来只一人

乾隆闻对,惊为奇童。后来阮元中了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阮元也是被乾隆重用的第二个残疾人。

状元巧对答乾隆

乾隆在最后一次游江南时,一天来到杏花村。这里是以酿杏花酒出名的,当时都是个体私酿,依靠祖祖辈辈单传的绝技,酿出的杏花酒,他人无法假冒。

进得村来,一股酒香味便随风飘来,惹得乾隆酒兴联兴齐至,不假思索,吟出一句:

沽酒欲饮风已醉

当时新科状元秦涧泉在侧。乾隆以目视秦,秦正思索间,忽一卖花姑娘走来。乾隆选购几朵火红月季和刺玫瑰之后,姑娘擦身从秦涧泉身旁走过,身后仍然花香如缕,秦忽得联:

卖花人去路还香

上联言酒之醇,未饮闻风即醉,果然杏花酒名不虚传。下联道花之香,“卖花人去”而“路还香”,归根到底上下联都言酒,因酒名杏花,花香即酒香,倒是一副最好的酒招联。

乾隆连连点头称善,益发看重秦涧泉。

说起秦涧泉,他正是杀害民族英雄岳飞的奸相秦桧的后裔。乾隆壬申年(1752)举行会试时,出的考题是“松柏有心赋”。当主考阅到秦涧泉文卷时,全篇自头至尾,竟没有押“心”字韵,认为失格,再联系到他是秦桧后裔,故有意压制。后来乾隆看到这份卷子,肯定其有状元之才,并御笔亲批道:

状元有“无心”之赋

试官无“有眼”之人

秦涧泉这才交上好运。

之后,乾隆君臣一行到了杭州西湖,游岳坟时见到坟前铁铸的秦桧夫妇跪像,皇帝遂以目视涧泉,秦机灵地脱口吟出: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既表白了心迹,又显示了他的机敏。乾隆游罢杭州,为了考验新科状元,即将秦涧泉放任杭州知府。

七十自寿矜古稀

乾隆四十五年(1780),皇帝70寿辰,举国庆贺,他踌躇满志,自撰寿联曰:

七旬天子古六帝

五代孙曾予一人

乾隆皇帝70诞辰,自己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撰联之前,一定考查了典籍。中国历代帝王淫逸骄奢,活到70岁的包括他本人在内,的确只有“六帝”:汉武帝刘彻、梁武帝萧衍、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清圣祖玄烨。而他撰此自寿联时,已在位45年,有了四代孙曾。从以上五位长寿帝君来说,都没有看到五代同堂,所以下联突出地点明“予一人”,算得上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福寿双全、盛况空前的帝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