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科学与科技名家大智慧
31978300000008

第8章 秦汉科学大家

张骞

张骞(?~前114),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地理学家。

汉武帝时,北方的匈奴不时侵犯边境,掳掠人畜,毁坏庄稼,对汉王朝构成一大危害。为了巩固边防,减轻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决定联合西域各族,共击匈奴。建元三年(前138),张骞受汉武帝的派遣,肩负着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的政治使命,带着100多人,踏上漫长的征途,向西进发。这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凿记载的最早一次探险和旅行。张骞一行,从长安出发,走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经河西走廊,被匈奴所获,拘留10余年,直至元朔元年(前128),才乘机逃脱,继续西行,取道于天山南麓的车师(在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从那里穿过沟通天山南北的重要交通孔道,进入焉耆,再从焉耆溯塔里木河西行,经过龟兹(今新疆库车东)、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地,翻越葱岭,到达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然后经康居(在今锡尔河流域),到达大月氏。当时大月氏已吞并了大夏,在那儿安居乐业,无意于进攻匈奴。张骞不得要领,决定回汉。元朔二年(前127),张骞一行踏上归途。为躲避匈奴势力,他们决定改变路线,由来时的“北道”改走“南道”。从大月氏出发,越过葱岭,沿昆仑山北麓向东行进,经过莎车、于阗(今新疆和田)、鄯善(今新疆若羌)等地,在进入羌人居住地时,不幸再次被匈奴骑兵俘虏扣留。一年后,单于死,匈奴发生内乱,张骞乘机逃出,于元朔三年(前126)回到长安。这次出使前后共历13年之久,回来时仅剩二人。

元朔五年(前124),张骞以随军校尉的身份,随大将军卫青出战匈奴。由于他熟悉匈奴的地理情况,知道水草分布和交通路线,使汉军粮食供应充足,兵强马壮,从而保证了这次出击很快取得了胜利。因从军有功,被封为博望侯。

张骞第一次西行时,在大夏曾看到蜀布和邛竹杖,闻知来自身毒(即印度),他根据方向和道里推测,身毒离大夏不会太远,由此他向汉武帝建议通“西南夷”,前往身毒,再取道大夏,以寻求通往西域的途径,避免匈奴袭击的危险。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元狩元年(前122),张骞出使西南夷,从西蜀犍为(今四川宜宾)出发,派使节分成几路,经马龙(今四川茂县)、艹作(今四川汉源)、徙(今四川天全)、邛(今四川西昌)等地,向西南进发,以寻求通往身毒的道路,结果都为各地方的少数部族所阻,终不能通。但是这一次探路,为尔后通“西南夷”奠定了基础。公元前2世纪末,汉武帝毕竟完成通“西南夷”的事业,在今四川西南部及云贵一带设置郡县。《史记·西南夷列传》和《汉书·地理志》等记载了当时西南地区的一些地理知识。

元狩四年(前119),张骞第二次通西域,主要是联络乌孙,夹攻匈奴。这次出使,不仅随员、物质成倍增加,而且还带着许多“持节”副使同行,以便沿途派往各地;同时形势也发生了变化,汉朝已赢得了对匈奴战争的胜利,通往西域的咽喉要地——河西走廊,已经在汉的统治下。所以,张骞一行顺利到达乌孙,并把副使分别派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和身毒、于阗、扦弥等国。元鼎二年(前115),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拜他为大行。第二年,张骞因病去世。但他分遣的副使都圆满地完成任务,和各国所派的使节一道回到汉朝。从此,汉同西域、西亚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张骞通西域的地理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丰富了中国人民的地理知识,开阔了中国人民的地理视野,使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在陆上至少已达到罗马的东缴。《史记·大宛列传》主要是根据张骞的报告写成的,书中对西域各国的地理位置、经济性质、人口、兵力、风俗、物产、贸易等都有所记载,如它记载大宛:“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余城,众可数十万。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扦弥,于阗。”这是我国文献对费尔干纳盆地地理情况的最早记载。书中还对西域水系等自然因素有极粗略的认识,如它记载“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南下,其南则河源出焉”。西海指咸海,盐泽即罗布泊。这种认识对后代影响极大。

张骞通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发展了汉朝与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丝绸、养蚕术、漆器、铁器和冶铁术等相继传到波斯、印度等地。汉朝的先进文化,也对西域各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些优良马种和葡萄、苜蓿等植物则从西域引进中原。

张骞通西域,历经艰难,历时10余年。他刚毅坚强的性格和胸襟开阔、待人诚恳的宝贵品质,深受各族人民爱戴。他去世后,汉朝派出的使者“皆称博望侯”,汉使所到之处备受信任和欢迎。他的封号,成了汉朝使者的美称。

蔡伦

蔡伦(61~121),字敬仲。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人。

蔡伦家乡地处长江以南湘水(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米谷之乡。他出身于普通农民之家,从小随长辈种田。汉章帝刘妲(56~88)即位后,派人至各郡县选聪明伶俐的幼童入宫。永平十八年(75)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宦者,时年约15岁。当时幼年宦者须习字读书礼,蔡伦因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76)任小黄门。此后他作为黄门侍郎而掌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就座等事。蔡伦初入宫时,章帝妃宋贵人所生皇长子刘庆被立为太子。次年梁贵人又生皇子刘肇(79~105)。正宫窦皇后因无子,遂指使蔡伦诬陷宋贵人“挟邪媚道”,逼令她自杀,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梁贵人,强夺刘肇为养子且立为太子,梁贵人忧死。章帝卒(88)后,刘肇10岁登极为和帝,由窦太后临朝(89—97)听政。蔡伦因替窦后尽力办事,即被拔升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刘肇左右,备顾问、掌理文书,凡下达诏命或百官奏章悉由其传递,能出入宫禁。此职权力极大,能参与军国机务,秩俸二千石,与九卿同等。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即始于此。

窦太后无视幼帝,愈益骄横,永平九年(97)卒,和帝亲政,废其太后尊号。永元十四年(102)和帝立邓绥(80~121)为皇后,蔡伦旋即投靠邓皇后。他见邓后喜欢在纸上舞文弄墨,乃自请兼任尚方令。尚方令为少府属官,俸禄600石,主管御用刀剑及诸器物,与中常侍高位本不相称,蔡伦为投邓后所好,甘屈尊兼就此职。元兴元年(105)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两年幼帝再卒,邓后乃立13岁皇侄刘祜(94~125)嗣位,是为安帝。刘祜为清河王刘庆之子,即位初期(105~121)由邓太后柄政,故蔡伦又得重用。他不但是中常侍,且被太后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封侯后不久,约于元初五至六年(118~119)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从此他成为邓太后首席近侍官。他的特殊地位使他不但能随时与皇帝接近,还能与皇后、皇太后接近,受到满朝文武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时,建光元年(121)邓太后卒。安帝亲政后,因蔡伦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其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皇位继承权,乃敕令廷尉审讯蔡伦。他自知死罪,遂自尽而亡。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宦46年,先后因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太后而节节上升,位尊九卿,身居列侯,然以惨死告终。他在这方面本不光彩,但他在兼管尚方时,却因作出推动手工业工艺发展的事而得以留名于后世。

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这段话有近代考古发掘实物为证。当时所造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是精工坚密,堪为后世仿效。说明蔡伦在兼任工官时亦尽心尽职。尚方令这项工作使他对工业技术发生兴趣,他每有空暇即闭门谢绝宾客,亲至现场作技术调查,掌握了有关工业技术知识。他的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方面起到不小的作用。此时制造的钢刀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成百炼钢。但他对工艺技术的最大贡献在造纸方面。先秦时中国书写纪事用的是竹简、木牍及缣帛。但简牍笨重,丝织物昂贵,均不便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需要廉价易得的新型材料取而代之,为此人们作了各种探索。

早在西汉(前206~25)初就已有了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绘有地图的麻纸,年代为文帝、景帝(前179~前141)之时。1957年西安市灞桥也出土不晚于武帝(前141~前87)时的麻纸。另外,在陕西、甘肃其他地方所出土的西汉麻纸,可用于包装和书写,确是简牍、缣帛的理想代用品。东汉定都洛阳后,西汉麻纸技术得以继续发展。邓皇后因喜欢文史及纸墨,曾令各州郡勿贡珍品,“但岁贡纸墨而已”,说明公元102年前各地已生产麻纸进贡。凡帝、后喜欢的,蔡伦都在尚方精制。他掌管宫内文书档案时也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定造出比西汉纸更好的纸。为此,他总结前代及同时代造麻纸的技术经验,组织生产优质麻纸。邓太后嘉其能,从此造麻纸技术在各地进一步推广。蔡伦在主持研制楮皮纸时,完成了以木本韧皮纤维造纸的技术突破,并扩充原料来源、革新造纸工艺。皮纸的出现是一项重大技术创新,蔡伦正是这项创新的倡导者。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对促进世界文明发展有重大作用。关于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当今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他是造纸术发明者,第二种意见认为西汉初已用纸代简,蔡伦只是造纸术革新者。现在看来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的,因早在蔡伦200年前的西汉初即已有用于书写的麻纸。蔡伦的贡献是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发展,但“造意用树肤以为纸”者,倒有可能是蔡伦或其尚方下属。皮纸用树皮纤维制成,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蔡伦的贡献就在于使皮纸生产在东汉发展起来。麻纸及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至晋代(4世纪)时,纸已最终取代帛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蔡伦在促进麻纸及皮纸生产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虽不是造纸术发明者,但作为技术革新者和组织推广者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元初元年(117)邓太后鉴于内廷所藏经传传抄多误,乃诏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等人于东观校订,令蔡伦监典此事。东观是洛阳宫内藏书及著述之所,蔡伦领衔率这批学者校订,是为了向全国提供经书的标准文本。这次校订经书的工作,是朝廷提供钦定经传纸写本的开端。因完成后要将所抄副本颁发各地方官,从而形成大规模用纸抄写儒家经典的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最有力的工具。东汉纸于20世纪时在西北地区也曾出土。中国造纸术起始于西汉,在东汉时期打下坚实基础,至魏晋南北朝(3—6世纪)获得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东汉在造纸史中是承上启下的阶段,蔡伦就是在这个历史阶段成为促进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

贾逵

贾逵,东汉时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人,曾任左中郎将、侍中领骑都尉。他对后汉《四分历》的制定和历法的进步有重要贡献,在《续后汉书·律历志》中专门有贾逵论历一节。

贾逵考察了汉初行用秦之《颛顼历》和太初元年行用《太初历》以后200多年间的朔日天象,发现很多朔日误置在上月末一日,也有误置于二日的。到公元85年行用后汉《四分历》后,朔日误置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从天文学上来看,这一现象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朔望月长度太大,误差积累;另一是月行不均匀,时快时慢。对于第一点,《颛顼历》和后汉《四分历》的朔望月长度是29.53085,《太初历》是29.53086,而实际上只有29.53059.后来,刘洪的《乾象历》改成29.53054就较为接近。这一因素是长期积累的,30年约差2小时,所以当时人们还未认识到此点。贾逵明确地指出了第二个原因,即月行有迟疾。这一因素是周期性的,一个月内最大积累误差可达8.9个小时。他充分肯定了李梵、苏统从实测中发现的这一现象;并且指出了每月运动最快的地方要向前移动3度,这是我国学者第一次指出月亮近地点的运动。由于贾逵的建议,在刘洪《乾象历》里首次考虑了月行迟疾来求朔望时刻和朔望时日月的经度,使我国历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参见本编第四章第一节的历法分期)。

贾逵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建议在浑仪中加黄道环。因为日月循黄道,用赤道浑仪不能很好地测量日月运动。这一建议开创了我国仪器发展的新道路,汉代灵台上首次出现了黄道浑仪,后来因为黄道环与周日运动不协调而被省去,但到唐代李淳风又再次发展起来。